人各有命,命在努力
文/邓树栋
去年夏末,我回乡参加侄子的婚礼,在老家住了一晚。黎明破晓,我漫步于乡间小路,不经意间邂逅一座气派的新居。整座院落,无论是北房、东房、西房,还是大门,均展现出别样的新气象。大门宽敞明亮,红砖铺地,与一辆停在大门口的本田汽车交相辉映,流露出浓郁的农村富裕气息。
在惊异中,我自语道:“真是令人羡慕的小康社会新农村。”正当我对这新气象的主人家心生好奇时,一个穿着运动服的人从门口走出。尽管衣物显得有点陈旧,但那股子精气神却是扑面而来。这精神头,明显就是此家之主。
当两人相视一笑时,他惊呼道:“树栋!你回来了。”我满面喜色地回应道:“没想到这是你的家,日子过得不错啊!”他说:“近些年还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们老师月月有个麦子黄,还是好啊!”交流后得知他近几年平稳前行,能够安于其命、有福而不浮夸、务实且安宁。他邀请:“进家坐坐”,我说:“大清早的我就不进去了”。
人的记忆真是奇特,五十年过去了,我俩一块念书的所有细节末梢还能一见面就一五一十地翻腾出来,连放学排队我走在他后面一不小心踏到鞋后跟“刺啦”鞋底与鞋帮分家,他光着脚拎着鞋底和鞋帮走回去都记得那样清晣。一切是那么的珍贵而弥久。他叫邓树轶,比我大一岁,是我堂哥。上初中时,他比我个头高身体结实,暑假时放驴、犁地样样都行,大人每天挣10分工分,他挣8分,我常羡慕。我小时常有病身体很单薄,一看都扛不住事,给个放驴活吧,胆小又不敢骑驴,给个其它活又没力气干,索性队长不让我干活,也就连半个工也挣不了。
好在,我们这个年龄是上学的年龄;好在,我们五营村的村民们都非常重视孩子念书。我干不了农活,但念书算是一把好手。我在小学、初中班里学习成绩一般在前五名,尤其数学很好。我这个老哥学习不咋样,我有时帮他抄作业忽悠老师,我爱玩但水平不咋样,他有时帮我赢其他同学的纸牌牌、蜜枣核。初二时,我老哥的爸,我叔不想让他念书了,让他回家挣工分。我去做我叔工作,才勉强同意让他念完初中。1978年初中毕业,我那位老同学没念高中回家干活了,我考入了固原一中农村择优班。上下学总在一起的我俩,从此就分开各奔前程了。1980年我考入宁夏大学,1984年7月毕业分配到固原二中工作,拿着政府固定工资,吃上了商品粮。
我俩从初中毕业到去年,期间家族红白事上见过几面,聊过各自情况,但都不够深入。这次亲眼看到他生活的不错,心里很是欣慰。散步回到家里,兄弟们一起吃早饭时,我又详细地询问这位老同学的情况。大家介绍说,他回农村干活的前些年,生活虽不算穷,但也不富裕,再后来外出打工能挣点小钱,生活好了一些,盖了新院子,但院子盖的很一般。近十多年,他不出去打工了,就在家把别人进城不想种的地租下来,有100来亩地,种玉米、枸杞、红梅杏等,年净收入近20万。前三年,他把原院子全部拆了,重新盖了,就是你看到的这一院子,是咱村最漂亮的。
我在想这样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如果我老哥同学继续上高中,再补习,也许也考出去吃商品粮了,而我不上高中回农村劳动,结果只能是饿不死,也得穷死。
“人各有路,路各不同”。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各有各的幸福。不管是念书还是农村干活,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当农民,上帝都能把每个人安排的妥妥当当,而且给勤奋努力之人不断加分安排得更好。
翌日回城,我开车特意走了村子能看到老哥同学家的另一条路,默默祈祷“老哥同学生活越过越好,小康社会新农村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邓树栋,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