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苏步青的日本妻子在家洗碗时,日军闯入要她去吃日本菜,她说:已是中国人,不爱吃日本菜

文摘   2024-12-22 18:05   浙江  

1937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他的日本妻子苏米子正在家里洗碗,一个日军突然闯入他们的家里,要米子跟自己一起去吃日本菜。

此时苏步青不在家,他是故意挑苏步青不在的时候来的。

那时他们条件困难,生活拮据,苏米子知道,吃日本菜是假,其实是想用些条件收买她。

于是米子义正言辞地说“我曾经是日本人,现在已经是中国人,不喜欢吃日本菜!”

苏步青在1902年10月24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小时候家徒四壁,念不起学,苏步青便会去蹭听。

父亲认为苏步青是个念书的好苗子,不想他的才华被浪费,于是省吃俭用送他去上了学。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在中学校长的资助下,前往日本留学。

1923年毕业,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那一年数学系只收9个学生,就他一个中国人。

1925年,苏步青经舍友介绍,认识了松本教授的女儿松本米子。

米子生得极其漂亮,那时正值樱花绽放,花瓣簌簌飘落下来,苏步青看着她,有一瞬间的晃神。

一段时间的接触过后,苏步青发现松本米子不仅生得漂亮,还擅长茶道、花道,甚至会弹古筝。

他们越聊越投缘,从华夏文化聊到人生理想……渐渐地,他们恋爱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松本米子的父亲松本教授耳朵里,因为苏步青的国籍原因,他并不同意两人恋爱。

但时间长了,松本教授发现苏步青为了踏实可靠,也就没那么反对了。

1928年5月8日,苏步青和松本米子在仙台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按照传统,她跟着丈夫姓,从此叫苏米子了。

这时的苏步青爱情事业双丰收,在日本和欧美顶级期刊上发表了41篇论文,一时间声名鹊起。

随着战争的爆发,苏步青想要回国报效国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又很痛苦,他不知道妻子是否愿意离开故乡和父母随他回去。

没想到米子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的决定,表示愿意随他一起回到中国。

最开始,米子的父母自然是不太支持的,他们认为留在日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更安全,更何况他们也舍不得女儿。

但他们终究还是拗不过两人的意志坚定。

1931年秋初,苏步青领着妻子搭乘上海号回到国内,在浙江大学任教。

在中国,米子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媳妇”。她精心经营着小家庭,照顾孩子和丈夫的饮食起居。同时,她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邻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西迁,苏步青一家也过得越发清贫。

有一次,因为学校经费短缺,身为副教授的苏步青却连续四个月未发工资,一时间竟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

米子因为日本身份的原因更是遭遇了不少困扰。

日本领事馆曾试图通过松本米子来游说苏步青为他们效力,但米子坚定地拒绝了,她们绝不可能因为生活的一时清贫牺牲国家的利益。

时局越发动荡了。

然而,他们在这时收到了岳父重病的电报,岳父希望他们回日本见他最后一面。

但他们明白,如果他这时候去了日本,或许就无法回国了。

最终,他们没有去,苏子在战乱中失去了父亲。

那时的他们遭受着环境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条件十分辛苦。

但苏步青始终记得:他的愿望是报效祖国。

所以纵使山河动荡,条件艰苦,他依旧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

他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发现了四次代数锥面,这一成果在国际数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他还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微分几何学的发展;

他编著了中国第一本《计算几何》专著,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执教半个多世纪,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他的学生中包括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形成了“三代六院士”的佳话。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直到2003 年3月17日,苏步青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101 岁,他身上还带着一张日本女人的照片——

那是他的妻子松本米子。

苏步青老师这一生不求名利,舍小家为大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数学成果和数学人才。

唯一带走的,便是那年樱花树下的心动,一心动,就是一生。

苏老师的故事,让人感动又敬佩,让我们向苏老师致敬!

法语者言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法语者言,研理析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