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经济特区商业论坛
2024.12.9
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Airlangga Hartarto)在12月9日的印尼经济特区商业论坛上表示,“经济特区是提升印尼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经济特区有望成为实现8%年增长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印尼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不仅具有政策优势,也是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的一个战略机遇之地。
此次商业论坛汇聚了包括大使馆代表、相关政府机构、企业界人士、行业协会、以及全球商业顾问在内的多方力量,向国际投资者展示了印尼经济特区在工业、服务和旅游领域的巨大潜力。
以下是对本次经济特区商业论坛的深入解析。
印尼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与挑战
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Airlangga Hartarto)指出,总统普拉博沃已指示对印尼所有经济特区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今年前三个季度,印尼24个经济特区共吸引394家企业入驻,新增投资242.5万亿印尼盾(约152.9亿美元),并创造了15.1万个就业岗位。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国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特区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印尼计划未来4年新增7至9个经济特区,力争在东盟国家中提升其竞争力。
为了吸引投资,印尼政府将为企业提供一系列财政激励,包括增值税、奢侈品消费税、关税等税收豁免和地方税减免。同时,政府也将继续推动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政策的落实。然而,旅游经济特区的投资吸引力较低,印尼需要加大力度推动经济特区在旅游业中的发展。
此外,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为印尼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韩国的政治不稳定和叙利亚政权的垮台,可能使投资者更加看重东盟和印尼稳定的政治环境。
印尼经济特区Gresik经济特区在推动铜下游产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印尼采矿业的新里程碑。该区通过铜冶炼每年回收60吨黄金。印尼典当公司(PT Pegadaian)目前拥有70吨黄金库存,政府计划设立黄金银行,记录黄金库存并将其纳入财务余额,这一做法参考了新加坡的经验。
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印尼经济特区委员会代理秘书长里扎尔·埃德温(Rizal Edwin)表明政府致力于优化经济特区的功能,鼓励吸引对国家经济有积极影响的投资。经济特区被视为刺激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外汇收入的关键工具。
在24个经济特区中,8个主要经济特区(如Kendal、Sei Mangkei、Mandalika、Nongsa、Sanur、Singhasari、Kura Kura Bali和Lido)已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了超过75%的投资目标。同时,巴淡航空技术经济特区、Sanur和Kura Kura Bali等区在创造就业方面表现出色。
这些经济特区预计将推动经济增长、吸引更多投资,并促进进出口贸易。在部分经济特区,工业下游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商品附加值。例如,Gresik经济特区的自由港公司铜冶炼厂的首个铜生产一体化项目,标志着该公司致力于增强矿产行业下游领域的战略决心,并充分利用经济特区提供的便利设施。
此外,政府还提供针对特定行业的经济特区,以促进下游投资,如Galang Batang的铝土矿工业、Sorong的镍加工、Kendal的汽车产业、Semangke的橡胶和棕榈油加工及椰子加工等。
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还专注于推动绿色经济特区的发展,确保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随着全球绿色产业的发展,印尼经济特区需提升竞争力,以保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和鼓励创新,经济特区能够抓住新兴机会,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根据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的评估,六个经济特区的利用率仍未达到最佳状态。基础设施的不足,尤其是交通问题是主要障碍。许多投资者对印尼东部经济特区缺乏兴趣,原因在于交通不便。例如,Morotai经济特区每周仅有一次航班,这限制了投资者的兴趣,即使提供激励措施,仍难以吸引投资。交通和运输问题对投资者来说是重大障碍。
因此,在普拉博沃总统的领导下,经济特区政策将更加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地区的潜力。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对经济特区发展至关重要,其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地区对商业参与者的吸引力。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到印尼东部的经济特区,政府需评估并调整激励机制,使其与亚洲邻国的激励政策相匹配。目前,政府在爪哇及爪哇外的经济特区中分配的激励设施较为均衡,但未来可能会增加对爪哇以外地区的激励措施,特别是为吸引东部地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支持。
印度尼西亚经济转型蓝图
内阁秘书处负责经济事务的副部长萨提亚·巴克提·帕瑞克西特(Satya Bhakti Parikesit)表示,为实现印尼2045黄金愿景,印尼设定了五大目标,包括到2045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3万至3万美元,并实现经济转型。主要途径是通过建设经济特区,打造经济增长中心,提高印尼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统普拉博沃强调,经济特区对于国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呼吁加快优化经济特区的发展,吸引更多投资,以提升印尼的经济竞争力。他期望经济特区在未来五年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6%至8%。
经济特区有望成为推动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助力提升国民经济,优化工业活动、出口、进口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同时支持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如工业区、旅游业和贸易等领域的进步,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政府的战略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特区的发展,增强印尼整体经济、政治和安全稳定性,同时为投资创造有利生态系统。包括优化商业活动配套设施,如减免进口关税和税费、简化移民手续、提供支持性基础设施及其他咨询服务等。
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政策与投资激励措施
经济特区执行团队副主席布迪·桑托索(Budi Santoso)提到,在印尼经济特区投资,投资者将享受税收减免等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还提供一系列非财政激励措施,包括简化移民流程、劳动领域的特别政策、商业许可和建筑许可的简化流程,以及其他便利措施。
投资者可根据主要业务领域享受10至20年的Tax Holiday(免税期)。投资者最低投资700万美元,可获得10年的免税期;投资超过6700万美元,则可享受20年的免税期。
财政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和奢侈品税的豁免,经济特区内交付的应税商品和服务免征增值税及奢侈品税;在关税和消费税方面,资本货物和消费品享有进口税豁免或延缓政策;地方税收优惠方面,地方税和规费可减免50%-100%;旅游经济特区还提供增值税退税和住宅购买奢侈品税豁免等额外优惠。
非财政优惠政策包括简化行政程序,经济特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办理商业许可和其他监管需求。建筑许可方面,开发商可代为处理建筑许可,减轻租户负担。土地采购及产权方面,土地使用权和建筑权可延长至80年。移民激励方面,提供特别移民便利,包括延长的落地签证和有限居留许可。经济特区内的进口不受常规限制约束,环境许可证可由开发商管理。此外,外国人在旅游经济特区内可以拥有房地产。
关于外籍劳工政策,政府为外籍劳工提供激励措施,包括免除支持本地劳工的强制性费用。对于教师,政府正考虑提供“黄金签证”以吸引人才。针对医生和护士,卫生部已制定了快速审批程序,使外国医生在印尼执业的审批流程更加高效。比如,在巴厘岛的沙努尔已有一家外国合作医院获得批准,整个审批流程只需5到10天。在《综合法》框架下,印尼允许外籍医生在经济特区内执业,并且对于引进外国医生的需求非常迫切,因为印尼的大学难以快速培养足够的医生。
印尼经济特区中的关键投资机遇
印尼企业家协会副主席桑尼·伊斯坎达尔(Sanny Iskandar)指出,经济特区为投资者提供了四个关键机遇:
· 工业下游化:利用印尼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国和资源拥有者的战略地位,推动下游化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增强出口竞争力。特别是在棕榈油、椰子等关键产品领域,印尼已成为全球领先者。该产业不仅支持农业和自然资源领域,也扩展至能源和矿产行业,展现出经济特区在未来几年的巨大潜力。
· 旅游业:旅游业被视为印尼的巨大经济资产,凭借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印尼有潜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旅游目的地。尽管该行业在经济特区的增长较慢,但随着疫情后的复苏,旅游业在2023年开始逐渐恢复,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加对GDP的贡献,并为外汇收入提供重要支撑。
· 医疗行业:每年超过100万印尼患者前往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就医,反映出印尼国内医疗资源的短缺,并突显该领域的巨大增长潜力。
· 数字经济与科技:数字经济是印尼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经济特区被定位为创新的核心地带。数字经济不仅推动经济增长,还将在塑造印尼未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印尼经济特区宏观经济分析
印尼大学商业气候与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心负责人穆罕默德·迪安·雷文多(Mohamad Dian Revindo)分析了印尼经济特区的宏观经济作用。他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经济特区不仅是区域性战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经济和投资政策的关键环节。当前,印尼政府设定了高达8%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这一目标看似挑战巨大,但通过以下方式,我们可以朝着这一目标迈进:首先,通过刺激内需和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考虑到全球出口市场面临贸易战和中东紧张局势等挑战,消费市场的复苏仍需时间,因此,投资成为关键。吸引的投资不仅应带来资金,还应包括技术和网络,以提升印尼制造业的竞争力。目前,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已降至不到19%,需要通过创新突破才能实现超过8%的增长。
经济特区为印尼提供了独特的投资环境和机会,包括财政激励、简化的监管框架和针对特定行业的定制政策。然而,要实现这些潜力,还需解决以下问题:首先,经济特区在爪哇岛内外的政策吸引力需要进一步平衡,以促进非爪哇岛地区的投资。尽管财政激励政策已出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困难。激励措施不能均匀分配,若爪哇经济特区与东部地区的激励措施相同,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在爪哇开设工厂。因此,需要在爪哇和非爪哇经济特区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爪哇岛基础设施完善,需求较高,因此,非爪哇经济特区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
除了激励措施,印尼还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支持出口活动的基础设施。此外,经济特区还需在同一地区构建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生态系统,并提供相关的本地人力资源。最后,为确保经济特区符合全球对可持续性和绿色经济的要求,需注重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特区内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绿色经济的需求。
结语
印尼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财政与非财政激励措施的推动下,经济特区正在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对投资者而言,这些区域不仅提供了创新和增长的环境,还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和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为充分把握这些机遇,投资者可以利用印尼政府提供的便利政策,例如税收优惠、简化行政手续,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通过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投资者将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基础设施或政策挑战,并最大化经济特区的优势,推动项目的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