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一墨
中医传承平台软件得到了北京、上海、贵州、山东、天津等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广泛应用,获得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全国100余家单位应用本软件进行医案整理、方剂组方规律分析等,已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应用该软件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的毕业研究生超过1000名,成为名医经验传承、中医药文献分析、中药产品研发的有力工具。
本文检索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个案期刊文献,采用Excel软件统计复方中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率)、四气(性)、五味、归经、功效,并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共纳入个案文献110篇,涉及中药组方139个、中药218味,累计使用频次1946次。常用药物(使用频率>10%)45味,性味归经分别以温性(47.35%)、甘味(42.45%)、归脾经(20.29%)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41.37%)为主。中药组合98个,涉及中药24味,其中以黄芪、白术、党参组合(33次)最常见,药对以黄芪-山药、黄芪-熟地黄最常见(均使用32次);聚类分析提取核心药物组合5类。以上结果表明,ALS个案用药处方以补虚类中药为核心,分补气、补血、补阳、补肝肾,配以升阳、温里、行气等药物。处方组合以气血双补、阴阳双补、清热化痰和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本论文基于个案文献数据挖掘其组方特点,并进一步探讨ALS的中药治疗特点,可为基于个案文献挖掘研究提供参考。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以逐渐加重的肌肉无力、萎缩、肌束震颤、延髓麻痹及锥体束损害为主要表现,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50%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2.5年,5年存活率为20%,10年存活率为10%。目前,现代医学对ALS的治疗方法有限,药物治疗以利鲁唑、依达拉奉为主,但能否适用于疾病全程仍存在争议。ALS属中医“痿证”范畴,既往报道的个案、专家经验及小样本的临床干预性队列研究均提示中药治疗ALS有一定疗效,但分散的个案报道观点差异较大。为此,本研究中收集了中医治疗ALS公开发表的个案报道,并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形成“经验-知识-证据”的转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以篇名含“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检索中国知网(CNKI)自建库起至2022年11月的有关文献,然后人工筛选其中以中医治疗的个案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纳入标准:文献中提及诊断为ALS,或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且根据症状考虑属ALS;应用中药治疗,药物名称明确(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范涉及的中药名,如山萸肉规范为山茱萸,熟地规范为熟地黄等)。排除标准:综述、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护理、科普保健类文章;中药组方成分不明确;中药使用方法非口服;应用针刺等非中药疗法;1个案例多篇刊发(仅纳入1篇)。将规范化的数据录入Excel软件制成表格,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使用平台数据分析中的统计分析、方剂分析模块,统计复方中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率)、四气(性)、五味、归经、功效并作图;通过聚类分析(设置聚类个数为3~5个,采用k-means算法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和关联规则分析(设定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0.8),挖掘处方用药规律和核心药物组合。
初步检索到文献4530篇,初筛出个案报道文献110篇,最终纳入个案139个。共纳入中药组方139个,中药218味,累计使用频次1946次;平均每种中药出现8.93次,使用频率大于10%的中药45味,累计使用频率72.30%。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黄芪,其次为当归,频数分布曲线(见图1)显示高频药味少,频次占比高,提示存在ALS治疗的常用药物组合。使用频次排前10的药物的常用剂量见表1(规定剂量范围摘自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性以温性为主(47.35%),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味以甘味为主(42.45%),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以脾经为主(20.29%),其次为肝经、肾经。详见图2(同一中药的不同性味归经均纳入统计)。治疗ALS的常用药物详见表2[其中仅列出使用频次排前9中药类别及各类(含亚类)使用频次≥10次的代表中药]。以补虚(又分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类为主;其次为化痰类,包含利水渗湿类、祛风湿类、化湿类和化痰止咳平喘类。若需益气温阳,常在温阳的基础上加黄芪。共提取药物组合98个,涉及中药24味,各中药间的关联情况见图3。结合药物功效(见表2)分析,ALS的治疗原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中药组合见表3(各类别取使用频次排前2的组合,药物组合中包含的药对不列入)。
ALS的病理机制是运动神经元损伤,因累及部位不同,有肢体起病和延髓起病之分,以前者多见,其首发症状常不对称,起病部位常较局限,以手部肌肉无力和萎缩最多见,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足部肌肉无力,如足下垂;后者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舌肌萎缩和舌肌纤颤,多因呼吸吞咽肌群受累导致。总之,ALS表现因累及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但其本质仍为痿证。古代中医无ALS病名,但《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内热、湿热不攘是痿证的核心病机,为以补虚为主、兼顾清热去湿的治疗原则奠定了基础,其治痿独取阳明的论述更是强调了治疗脾胃的重要作用。后世诸家在《黄帝内经》五脏热的基础上强调五脏精血虚耗,可见脾胃虚、肝肾虚、气血虚,在湿热的基础上归纳了热、痰、湿、瘀等病理因素,提示临床以补益为主,兼顾清热、化痰湿、活血化瘀诸法。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家逐渐将ALS从痿证中单列出来明确诊断,但ALS的中医治疗经验目前仍以个案报道为主,早在1985年,姚树田以补中益气为法治疗ALS即取得了疗效。随着经验的积累,一些古代名方化裁后成功通过了2~3个月干预性队列研究的验证,提示以补虚为主兼顾清热、化痰湿的治疗原则切实可行。既往研究发现,古代医家治疗ALS样痿证用药的药性以温、平、微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分析原因,中药性温、平,味甘者,多有补益作用,因ALS以肝脾肾虚多见,故选用归肝、脾、肾经诸药为主。治热以寒药,苦寒能清湿热,辛散能化痰湿、通络祛瘀,故辨证配伍性寒,味苦、辛之药兼以泻实。就具体用药而言,古代医家治疗ALS常用当归、茯苓、牛膝、熟地黄、甘草、人参、黄芪、白术等,方用四君子汤补气、六味地黄丸补阴、四物汤补血、生脉饮补气阴、地黄饮子补阴阳、二妙丸清湿热。与之相比,现代医家更常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之药,亦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增加了补阳还五汤、调元健步丸等虚实兼顾的处方,体现了从ALS以虚为主到兼顾泻实的辨证用药的进步。本研究中发现,ALS的治疗以补虚为主,常用黄芪白术-党参补气,当归-熟地黄及当归-白芍补血,巴戟天-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补阳,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茯苓补肝肾。值得注意的是,补气药中以黄芪使用频次较高。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固脱、生肌、利水功效,具有“补气兼扶阳,走而不守”的特点。与人参相比,黄芪更适用于内伤疾病,张仲景《伤寒论》多用人参,《金匮要略》多用黄芪即是例证。临床不同剂量黄芪功效有所差异,大剂量多补气,小剂量可升阳,故治疗ALS多用大量黄芪,如邓铁涛教授常用黄芪30~120g。在补虚的基础上,临床或加升麻、柴胡升阳益气,或加附子温阳,或加陈皮理气行滞、补气防壅,以增补虚之效。若兼痰湿、内热、瘀血、内风诸证,常用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薏苡仁、木瓜、苍术、黄柏清利湿热,生地黄、知母滋阴清热,或加牛膝、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加全蝎、地龙、僵蚕熄风通络。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因样本量较小,本研究中未能将累及不同部位的ALS加以区分,纳入患者以累及肢体为主,较少涉及累及延髓的患者;二是本研究基于公开发表的病案,时间跨度长,地域广泛,各医家用药习惯有所差异,未能形成各中药的参考用量。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ALS不同的累及部位和用药特点加以分析,并探讨药物剂量导致的可能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更详细的参考。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了ALS的处方用药规律,形成了“经验-知识-证据”的转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药业》2024年2月20日第33卷第4期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自上线以来,应用到中医药不同领域,项目组对近2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了《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及其应用论文汇编》,凡需要者均可免费获取。
若需要完整电子版
请联系:郑老师 13699112661
扫上方二维码添加联系人微信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已经全部升级更新为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如何利用该平台快速导入数据,挖掘其辨证和用药规律,可以进一步提炼其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特色,并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敬请关注:2024年8月23-25日举办的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网络会议,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
期待各位老师同学参与、推荐!
更多详情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