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大伙都忙着复盘和预算,国内大健康领域面临巨大变革,集采比例大幅提升,让相对抗周期的医疗大健康企业都面临了对增长更深刻的思索。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医疗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吧。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国内医疗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医疗企业出海步伐逐渐加快,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商贸模式,在国际医疗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全球医疗产业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医疗企业实力的提升,也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先来说说机遇,目前中国医疗企业出海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优势。
一、市场需求方面
-发达国家市场需求升级: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对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高端医疗设备及创新药物等需求持续增长,且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要求高,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产品有机会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特色满足其市场需求。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500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超8000亿美元。
-新兴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对基础医疗设备、药品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对医疗美容、健康管理等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二、技术与创新方面
-数字医疗技术优势:中国在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等数字医疗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如春雨医生、华美浩联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将轻问诊、中西医结合线上诊疗、慢病管理等优势服务输出到海外市场。
-创新药物研发成果: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不断提升,2023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数量近70笔,交易金额超过350亿美元,小核酸药物和ADC药物等成为出海热点。
三、产品与设备方面
-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优势:中国医疗器械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如迈瑞医疗等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欧洲和中东市场实现了突破;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高端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具备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等先进技术指标,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还凭借良好的性价比优势,在欧洲、亚洲等多个国际市场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赢得了不少订单,提升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在全球的声誉和影响力。
-中医药产品特色: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慢性病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海外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医疗器械等产品出口前景广阔。
四、政策环境方面
-国内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医疗大健康企业出海的政策,如提供出口信贷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医疗展会等,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政策机遇: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吸引外资和先进医疗技术,出台了优惠政策,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计划,为医疗大健康领域投资提供便利。
五、合作与资源整合方面
-国际合作机会增加:全球医疗大健康行业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中国企业可与国际医药巨头、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联合研发、产品代理等方式,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整合潜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中国企业可与沿线国家在医疗大健康领域进行产业链整合,如参与当地医疗设施建设、投资建厂、开展技术培训等,实现互利共赢。
从规模上看,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企业投身海外市场拓展,出口产品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出口额呈逐年增长态势。在医疗器械方面,过去几年,仅A股上市企业的海外收入规模就已经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率>40%,以迈瑞为代表的企业,其产品远销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基础的超声诊断设备、监护仪到高端的体外诊断试剂和影像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稳步上升。药品领域,2023年国内共发生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恒瑞医药等药企的部分创新药也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一些仿制药更是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占据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满足当地患者的用药需求。
中国医疗大健康企业出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企业:
一、医药研发企业
-创新药研发企业: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等,它们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创新药研发,通过License-out模式将研发成果授权给海外药企,实现技术输出和价值变现。
-仿制药生产企业:以华海药业、齐鲁制药等为代表,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仿制药生产经验和技术,利用成本优势和质量提升,将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市场,满足当地对基本药物的需求。
二、医疗器械企业
-大型医疗设备企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其产品涵盖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CT、磁共振等,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竞争,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值耗材企业:如微创医疗、威高集团等,在心血管介入耗材、骨科植入耗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部分企业还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本地化生产和研发。
-体外诊断试剂:比如疫情期间,中国企业专注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研发,开发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借此机会拓展了海外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医疗机构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推动其他体外诊断产品的海外推广,使得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得到提升。
三、医疗服务企业
-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一些高端民营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如华山医院:作为中国最早面向全球患者的医疗机构之一,华山医院打造的“专人负责、全程服务、整合管理”、“全科+专科”多学科联合、“就诊-检查-治疗-随访”的全流程、闭环式国际医疗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今年5月,顾静文教授代表华山医院带队去迪拜进行国际医疗的海外宣传,这也是公立医院出海宣传的探索尝试。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包括金域医学等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以及泰格医药等临床研究服务机构,利用自身在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承接海外的检验检测业务和临床试验项目,为海外药企和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在该地区最成功的案例。其成功模式是从贸易商到集成服务商的转型,包括参与中国政府项目、深入听障服务和眼科诊疗服务领域、针对不同国别和公立、私立市场制定差异化策略,最后拓展成为集产品提供、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的综合服务商。
四、健康管理及相关企业
-健康管理平台企业:如华美浩联等,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健康管理平台,整合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健康监测等服务,并将业务拓展到海外华人市场及部分海外国家,推广中国的健康管理模式和技术。
-保健品企业:汤臣倍健等保健品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品牌建设,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营养保健的需求。
五、产业链上游企业
- CDMO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为全球药企提供从药物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凭借先进的技术平台、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海外药企的订单,在全球CDMO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原料药企业:如石药集团、新和成等,是全球重要的原料药供应商,在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原料药领域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竞争力,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全球药品生产提供基础原料支持。
中国企业出海市场分布也呈现多元化特点。
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医疗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东南亚地区,人口密集且医疗需求增长迅速,中国的基础医疗器械和质优价廉的药品受到当地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青睐。例如,在印度尼西亚,中国的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因价格亲民、操作简便,市场销量可观;在越南,中国的抗生素等药品在当地市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非洲大陆同样对中国医疗企业具有吸引力,随着非洲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国企业为其提供了包括医疗设备捐赠、援建医院项目以及药品供应等一揽子医疗解决方案,从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到疾病防控药品,全面参与非洲医疗事业发展,提升了中国医疗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口碑。
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尽管竞争激烈,但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优势也逐渐渗透。如一些中国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企业,通过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在欧洲部分国家的医疗机构中获得认可,开始进入其采购清单;在美国市场,中国的医疗器械零部件制造企业也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稳定的质量,成为部分美国知名医疗设备品牌的重要供应商,从产业链上游切入发达国家市场,积累技术与市场经验后,逐步向整机设备和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当然,中国医疗企业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环境。
1. 国际巨头的专利垄断和技术创新:本土企业与欧美巨头相比从投入和技术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新药出海对药企的综合实力要求非常严格。
2. 法规与审批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产品注册要求各异,如美国FDA、欧盟EMA等监管机构标准严苛、程序繁复。知识产权风险高:国际医药巨头专利布局广泛,中国企业易陷入侵权纠纷,且国内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海外专利申请覆盖不足。
3. 安全与政治方面
- 安全风险:在一些政治经济不稳定或治安较差的地区,企业及其员工可能面临安全威胁,如绑架、暴力事件等。
- 政治因素: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政治动荡等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市场拓展,甚至导致项目中断或资产损失。
4. 市场与竞争方面
- 市场需求差异大:东西方用药习惯、理念不同,对药品剂型、治疗方式等的偏好也存在差异,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需求特点。
- 竞争激烈:海外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国际知名企业众多,中国企业品牌影响力弱,市场份额有限,竞争压力大。
-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设置关税壁垒、配额限制等,增加了中国企业市场开拓成本和市场准入难度。
5. 人才与研发方面
- 国际化人才匮乏:研发环节缺乏精通国际前沿技术和法规的科学家,商务谈判缺乏深谙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商务规则的精英,营销领域缺乏洞悉本地市场的人才。
- 研发投入压力大:海外药企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高,国内多数药企研发占比不足,研发模式偏仿制改良,原始创新动力不足。
6. 供应链与成本方面
- 供应链风险:国际供应链受政治摩擦、贸易壁垒、公共卫生危机等影响,关键原料药出口受限,运输受阻,导致原材料断供和药品交付延迟。
- 成本管控难度大:海外建厂、运营成本高昂,环保、劳工法规约束严格,加之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7. 文化与观念方面
-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对医疗健康的认知和观念存在差异,对中医等传统医学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
- 观念冲突: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存在偏见或误解,对中国医疗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质疑,增加了市场开拓的难度。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医疗企业出海的前景依然广阔。未来,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领域推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加强国际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法规政策,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同时,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加强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国际法律合规意识。
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和国家政府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中国医疗企业必将在全球医疗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全球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国际医疗产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如果你已经在创业,尤其在AI大健康领域,需要融资,或者有困惑,欢迎来聊,微信MetaNexus。
长期坚持,做时间的朋友。
喜欢我就点赞分享
火箭🚀速度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