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万块银元,留还是走?
1927年7月末的那几天,南昌
江西大旅社
的气氛显得格外的紧张。
30日这天上午,
叶挺
把
粟裕
叫到旅社的23号房间。
粟裕在23号房见到了
周恩来
,这次见面,周恩来交给他一个任务:负责南昌起义前最后一次会议的内勤和警卫工作。
当时的粟裕,还不是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将领,当时刚刚20岁的他,只是一名警卫队班长,被叶挺安排负责起义总指挥部警卫工作。
周恩来对粟裕说:“这次会议的保密性极高,组织上派你担任会议厅内的警卫工作,是对你的信任,你要特别小心谨慎,做好这一工作。”
粟裕后来回忆,当时他以为张国焘是来下达中央的作战命令的,却没料到张国焘竟然以种种借口阻挠起义。
枪和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起义迫在眉睫,张国焘的举动,让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拍了桌子,其他人也都表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最后,张国焘被迫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同意起义。
8月1日凌晨两点,三发信号弹映红了南昌城的夜空,随后,密集的枪炮声四起,四个小时后,南昌城内的国民党守军被全部肃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南昌城的枪声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他随后调动大批反动武装逼近南昌,起义部队被迫向广东方向撤退。
此后的一个多月,起义部队边打边退,于9月份到达三河坝地区,随后,起义部队主力继续南下,朱德则率部在三河坝阻击敌人,这就是著名的
“三河坝分兵”。
粟裕也在南下的主力部队中。
9月23日,起义主力部队占领潮州(当时称潮安)、汕头,短暂的休整后,起义军主力向广东丰顺县西进,粟裕所在排则奉命留守潮州城。
没过多久,黄绍竑率国民党两个师进攻潮州城。当时的潮州城,留守部队不足1000人,而且潮州四野无险可守,城内的最高指挥员
周逸群
师长只能带着不足千人的部队勉力支撑。
眼看敌人要冲进城来,负责后勤部门和物资仓库的警戒守卫工作的粟裕急得团团转,他守护的,可是起义军刚筹集来的
60万块银元
和大批用来御寒的
冬衣
啊!
此时的粟裕,还不是后来的“战神”,更没有三头六臂,面对大批敌人的进攻,他也毫无办法。
到了黄昏时分,敌人已经冲进了城,其中一部分向着粟裕所在的方向涌来。当他们看到守卫的战士们拿着驳壳枪,兴奋地大喊:“这儿是当官的!”
“周师长,快撤!我来掩护!”粟裕赶紧让周逸群往后院撤退,自己则带着十来个战士且战且退。
尽管战士们都非常英勇,但到底寡不敌众,粟裕很快就退到存放物资的仓库了。
怎么办?这么多的冬衣和银元,都是好不容易才筹集到的,对部队的意义非同小可,难道就不要了吗?
紧急时刻,粟裕的脑子还是清醒的:
尽管这些物资重要,但生死关头,已经抵挡不住敌人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多拖延一会儿,为撤退的同志们争取时间。
看着一箱一箱的银元,粟裕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让战士们把装银元的箱子都打开,然后全部掀翻在地,白花花的银元顿时滚得到处都是……
“撤!”粟裕带着几名战士翻出后院的围墙,就在他们刚翻过去墙时,敌人冲进了院子,但他们身后没有传来枪声,而是敌人贪婪的惊呼和抢夺银元的狂笑。
就这样,粟裕和师长周逸群都安全撤退了。
02中弹后被排长“抛弃”
然而,一场战斗下来,粟裕也和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于是粟裕提议到三河坝找朱德,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9月底,粟裕在饶平县遇到了已经从三河坝战役退下来的朱德,此时,朱德所率的部队经历了三河坝战斗后,总共只剩下2000余人。
得知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遭遇不利,朱德挺身而出,毅然担起了领导责任,他决定尽快往西北方向转移,以甩开敌人重兵的围攻。
10月17日,当朱德粟裕一行到达福建武平县时,敌人的一个师追了上来。
朱德亲自率领部队,打退了敌人两个团的进攻,随后他命粟裕所在排占领武平城西门外的山坡,在此阻击敌人,掩护大队转移。
敌人很快攻进了武平城,随后又追出西门,但在这里遭到了粟裕所在排的顽强阻击。
正是在这场战斗中,粟裕受了伤,而且
这也是他战斗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受伤
。
当时,粟裕所在排已经打退了追击敌人的一波进攻,就在他们准备去追赶大队时,
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边耳朵的颞骨穿了过去
!
子弹的强大冲击力,一下子就击倒了粟裕,他顿时就扑倒在地,再也动弹不得,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
迷迷糊糊间,粟裕听到排长说:“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然后,排长就卸下了他的枪,带着排里的战士们撤退了。
可怜的粟裕,就这样被他的排长给“抛弃”了。但此时,他浑身动弹不得,想喊也喊不出来,只能任凭排长和战士们越走越远了。
等到粟裕能够稍稍动弹时,四周的敌人也都撤走了,周围空无一人,粟裕努力地想站起来,但无奈浑身无力。
怎么办呢?部队越走越远了,如果不尽快跟上部队,到时候再要找他们可就难了,不行!无论如何不能离开革命集体,要赶上他们!
想到这里,粟裕奋力地站起来,但腿根本不听使唤,他身子一晃,又跌倒在地,没办法,他只好靠着双臂艰难地往前爬。
好不容易爬到了路坡上,却一个没留神,又滚落到了路边的水田里。
这时,恰好有几个同志从另一边撤下来路过这里,粟裕于是大声呼救:“同志!”
那几个同志连忙跑过来,从水田的泥里把粟裕拉了上来,又替他包扎好伤口,然后搀扶着他去追赶大部队。
后来,粟裕才知道,当时排长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所以卸下他的枪就走了。
对于排长“抛弃”自己的行为,粟裕也能理解:
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当时情况紧急,排长还要带领其他同志撤离,对于他这样一个已经“牺牲”的战士,排长也只能这么做了。
哪怕排长当时知道粟裕没死,但一个重伤员也会拖累其他同志,为了更多人的性命,也只能牺牲他了。
这不是排长不仗义,而是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好在粟裕命大,敌人的子弹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加上他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同志,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03没有麻药的手术
此后的战争生涯中,粟裕先后5次负伤。1930年他被炮弹击伤头部,
3块弹片永久地留在了他的头颅内
,让他经受了50多年头痛头晕的折磨。
1932年,在和敌军许克祥部的战斗中,粟裕
左臂的一条动脉被子弹击中
,鲜血顿时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当场就昏死过去。
一旁的警卫员见状,连忙解下自己的绑腿,扎在粟裕的手臂上,这才止住了血喷。
等到粟裕被送到军医院时,他的左臂因为被绑腿带扎得太紧、时间太久,已经变成了紫褐色,并且肿得像大腿一般粗了。
医生给粟裕检查后,表示可能要锯掉部分肌肉已经坏死的胳膊。已经清醒过来的粟裕坚决不同意,他说:“如果只剩一条胳膊了,我今后还怎么作战啊?就算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
医生无奈,只好答应了粟裕,先给他做手术。但做手术没有麻药啊!这可如何是好呢?
这时,粟裕叫战士找来了几根麻绳,让他们将自己的胳膊绑在凳子上。就这样,
粟裕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成功地做完了手术
。
手术后的护理也极其原始,没有消炎药品,就把纱布放在盐水里浸泡,然后塞到伤口里,第二天再拿出来,重新换一条新的纱布。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伤口还是没有好转,而每一次换纱布,都把粟裕折腾得半死。
后来,还是朱德听说了粟裕的情况后,让他住到了方面军医院,每天用碘酒给伤口消毒,才让粟裕的伤好转起来。
04“红领带”是用来拎着自己脑袋的
1978年,71岁的粟裕重访南昌革命故地,向纪念馆的工作讲起了南昌起义军
“红领带”
的含义:“我们当时把它叫作‘牺牲带’,是象征革命,表示参加起义的同志献身革命的决心。”
不过,解释完之后,粟裕又笑着说:“我的这个解释,也不一定准确。……这样吧,以后再有人问起这根领带的作用,你就告诉他,粟裕说的,
这根领带是用来拎着自己脑袋的。
”
看着展厅内像热血一样鲜艳的“红领带”,粟裕或许想到了他在革命岁月中受伤的经历,也或许是想到了那些已经牺牲的同志们,他不无感慨地说:
“我们那时候,确实是拎着脑袋干革命啊!”
的确,在几十年的革命岁月中,无论是党的领袖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还是军队将帅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无一不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
粟裕,1927年6月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时不过是一名小小的警卫班班长,但经过战争熔炉中的铸造,他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以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