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总说:你是军长你来指挥,军长推脱不干,结果由旅长指挥

文摘   2024-11-27 09:03   福建  

1937年,日军侵华的脚步越来越快,山西的形势也越来越紧张。

危急时刻,贺老总找上国民党将领,商议两党共同抗日。

在商议时,贺老总说:“你是军长我是师长,这场仗你来指挥。”

贺老总为什么要让出指挥权?这场仗最终是由谁指挥的?贺老总和这个军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抗日之火熊熊燃烧

占领东三省之后,野心勃勃的日军并不满足,他们还想要我国更多的领土。为此,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

有着丰富矿藏储备的山西,成了日军前进路上的重要攻略点。日军气势汹汹往山西来,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在山西的,除了阎锡山的部队,还有八路军的两个主力师。在经过一系列战斗之后,阎锡山和卫立煌最终没能阻拦日军的脚步。

日军长驱直入,阎锡山就要守不住了。山西是阎锡山的老家,同样也是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屏障。

国军可以丢山西,但我军不能丢山西。守住山西的重任,就落在了八路军的头上。一开始,我军在山西的力量有两个师。

但随着阎锡山的节节败退,115师的主力也转移到了吕梁山脉。能够阻止日军脚步的,只剩下了贺老总的120师。

但只凭贺老总一个师的力量,又如何能阻拦日军前进的脚步呢?贺老总也知道敌我实力差距悬殊,就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力量上。

在国共合作已经达成的时候,国民党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有顽固派,就有支持合作的。

从当下来看,合作是最好的一条路。更别说有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在,很多国共将领之间其实非常熟悉。

贺老总想要对抗日军,就必须借助国民党的力量。但阎锡山自顾不暇,更别说帮助我军了。

可是除了阎锡山,谁还能在山西这个地界里帮我们呢?贺老总想了想,想到了一个人——赵承绶。

赵承绶属于晋军,是阎锡山的左膀右臂。在晋军中,赵承绶的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早在北伐战争的时候,赵承绶就已经显现出了极强的指挥能力。在第二次北伐战争中,赵承绶曾率部攻占平山和石家庄。

奉军最后能被驱逐出去,赵承绶有很大的功劳。之后晋军主力缩水,赵承绶成了师长。

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赵承绶已经做到了军长的位置,他也是积极作战的那波人。

在日军进攻红格尔图的时候,赵承绶率领骑兵部队拼死抵抗。整整两天,日军没有取得丝毫战果。

而且赵承绶不仅自己抗战,他在晋军中还有不少人脉。晋军大将傅作义,就和赵承绶有不小的交情。

当初的百灵庙战役,就是有赵承绶在傅作义背后出谋划策。贺老总深知赵承绶的为人,他知道赵承绶肯定会同意的。

于是贺老总找到赵承绶,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说。赵承绶听了贺老总的话,当即表示同意。

当下国家正在危亡时刻,赵承绶早就对国民党内清清楚楚的分界线不满了。

同心抗日

在赵承绶看来,国家危机面前,个人恩怨早就应该放下了。可国民党内部不但放不下个人恩怨,反而斗得越来越厉害。

每当该一致对外的时候,总是有些见识短浅的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畏畏缩缩。

这就导致了原本能赢的战役,因为指挥官的离心而输了。而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总有人一直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前面。国家利益无所谓,但自身利益一定不能受损。

赵承绶早年参加国民党,接受的是三民主义。在赵承绶心中,现在的国民党内部,很多人都脱离了孙先生的道路。

赵承绶一心为国家考虑,贺老总提出的建议对他来说非常及时。但在指挥权这一块儿,贺老总和赵承绶有了分歧。

贺老总说:“我是师长,你是军长,你指挥大家都服气。”可听了贺老总的这句话,赵承绶却连连推辞。

赵承绶说:“我什么水平,您能不知道?您就别为难我了。”赵承绶一脸苦相,和贺老总互相推辞着。

赵承绶和贺老总的交情,要追溯到北伐战争的时候。1927年阎锡山易帜之后,晋军明面上就归了老蒋指挥。

虽然阎锡山和老蒋不是一条心,但他们对抗北洋军的目标是一样的。因此在北伐战争的时候,晋军内部也有我党人员。

在北伐战争的时候,贺老总是大名鼎鼎的20军军长,是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大人物。

而赵承绶在北伐时,还只是晋军名不见经传的师长。尽管后来有不错的战绩,却远远比不上贺老总。

军人都是慕强的,尤其是贺老总这样的强者。无论是在打仗方面,还是在带兵方面,贺老总都不弱于人。

而面对日军这样的强敌,连阎锡山都已经撤了,贺老总却还想着要守住山西。这样的精神,赵承绶十分佩服。

因此当贺老总提出让他指挥的时候,赵承绶根本不敢接指挥权。对他来说,在贺老总面前指挥,无异于班门弄斧。

赵承绶知道,贺老总现在虽然是师长,但他的本事比自己这个军长都大。要是自己指挥,赵承绶内心压力很大。

毕竟贺老总这个师长,是因为我军最大只到了师长的职位。如果我军有军级编制,那贺老总肯定能当军长。

贺老总知道赵承绶的顾虑,但他也有自己的顾虑。首先就是赵承绶手里的兵,真的会愿意听自己指挥吗?

贺老总本身脾气暴,平常有人执行命令不当,随时都有可能挨骂。如果要指挥国军,那他的脾气恐怕不适合。

况且如果自己指挥军队,那老蒋会如何看待赵承绶的部队?老蒋那小心眼的个性,一定会在心里给赵承绶记一笔。

在老蒋看来,即便国共合作了,国军也不能屈居于共军之下。一旦赵承绶接受了自己的指挥,这不是在打老蒋的脸吗?

如果只有自己的话,打一打老蒋的脸也没什么。但要是因此牵连到了别人,那就不好了。

就在他俩互相让来让去的时候,一旁的续范亭打断了两人。续范亭说:“你们俩也争不出个长短,不如我推荐一个人吧。”

续范亭是山西著名爱国人士,他的话还是有一些分量的。见续范亭愿意推荐人,贺老总和赵承绶也就不再争论。

续范亭说,他要推荐的那个人,是贺老总手底下的一个旅长。说到这里,贺老总一下子知道了是谁。

见贺老总一副明白了的样子,续范亭也没卖关子,直接说出了王震的名字。一听是王震,赵承绶也没什么意见。

猛将王震

王震擅长打硬仗,在带兵上很有一手。在120师中,王震不仅是旅长,还是120师的军政委员会委员。

在日军入侵山西的时候,王震曾经多次带队与日军作战,积极破坏日军的交通线。

也是因为有了王震的配合,忻口战役才能取得重大的战果。而且王震是359旅旅长,在军中颇有威望。

在抗日战场上,他的表现也让国军刮目相看。这样一个身份能拿得出手,但又不会压制住赵承绶的人,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要是让王震指挥,老蒋就不会认为赵承绶是被压下去的了。因为王震的职位,是压不住赵承绶的。

这样一来,赵承绶也免于被老蒋责问,国共两军也能共同抗击敌人。赵承绶觉得,这个决定非常好。

双方都同意,贺老总就把王震叫了过来。王震来了之后,几人开始商量对日军的反攻。

日军虽然强,但他们的人数毕竟少。因此在占领一个县城后,他们只会留下少量兵力防守。

我军要是想要夺回被占领的县城,动作就一定要快。因为县城里的日军不会很多,但他们一定准备着支援的人。

在被日军打下的这么多县城中,一般会有一个县城驻扎着日军的联队。对上日军的联队,我军就不占优势了。

王震提出,可以破坏交通线,阻拦日军的援军。这样一来,我军攻城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贺老总想了想,决定不对王震的计划做任何指导。王震既然有打硬仗的经验,那他就应该被信任。

王震接过指挥棒后,也确实没有让贺老总失望。从1938年2月开始,王震就对被日军占领的县城发起了反攻。

王震巧妙用计,拿下了被日军占领的六座县城。日军在宁武负隅顽抗,王震也不着急,只让人把控住交通要道。

这样一来,城内的日军得不到物资支援,只能无奈弃城逃跑。王震拿下了被日军占领的七座县城,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经此一战,赵承绶发现了国共两党的不同。他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贺老总等人会毅然离开国民党,选择加入我党。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思想转变的赵承绶不仅率军投降,还促成了晋军的起义。

对于心有大义的人来说,无论在哪个阵营,只要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做的。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历史典故趣事
汇聚历史人文知识,纵览古今历史奇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