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小陈茶事,置顶公众号!
《1》
市场上骗人的茶叶都有哪些特征?
这是茶友来提的问题。
估计是被忽悠太多次了,是以,想要一绝后患——知道了骗子的套路,不就能避免踩坑了吗?
这种想法是很美的。
但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各人的慧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些茶友,心里总是存着侥幸心理,老觉得哪怕世人都被骗了去,我也是唯一的一个幸存者。
基于这种想法,这一类茶友会在掉坑的边缘无数次试探,各种浅尝辄止。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终年打雁,总会被雁啄了眼睛。
不作,就不会DAI。
《2》
市场上骗人的茶叶都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个,应该是“名师大师传承人手制”这个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销售产品的时候,需要对这款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产品名称,产品属性,产品规格,产品包装.....
如果一款产品,在上述产品特性方面,极具特色,比如包装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比如产品的产区极佳且产量极低,比如产品的储存年限高于市场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同类商品,比如产品的制作工艺极为优秀....
只要有这些优势的其中之一,这款产品,都会大卖。
不说一夜售罄吧,至少销量超过大半同行,是肯定的。
但是,万一,说的是万一,这款产品什么优势都没有呢?
拿白茶来说,如果一款白茶,产区很差,是那种平地的产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强,天气还热,生成大量的咖啡碱茶多酚;工艺很差,随便摊在地上晒一晒就收起来了;储存条件很差,随便拿间通风四漏的屋子就堆上了茶....
如果是这样,这款茶该如何介绍,才能成就卓绝的销量呢?
很难吧。
没有特色的茶,连普通的销量都不可能有,怎么可能有超级的销量?
唯一的办法就是,赋予它一个极好的出身。
但产区已经限定,无法修改,于是,大师手制,传承人手制,就成为了它金光灿灿的护身符。
有了大师的招牌,谁还会关注这款茶的产区,工艺和仓储是好是坏呢?
大家默认的是,大师手制的茶,肯定产区不错,工艺不错,储存更是不错。
谁也不会想到大师也有可能拿不到核心产区的茶青——传承人这些耀眼的头衔,是后来由官方评出来的,而茶园是早些年土改的时候就分配到户的,所以,茶圈里有名家招牌而没有好茶区的大师,比比皆是。
但消费者谁知道这些内幕?
消费者是最善良的那只鹿,一听说名师大师传承人出品,立马就想象出了金光灿灿的光环。
什么都不顾了。
一个字,买。
一款平平无奇甚至乏善可陈的茶,瞬间就能卖断货。
大师的招牌,功不可没。
《3》
市场上骗人的茶叶都有哪些特征呢?
第二个,应该是“存放多年的老茶”这个梗。
这些年,茶圈里有些人,是很喜欢老茶的。
自从老白茶横空出世,甚嚣尘上之后,茶友们的延展性,从老白茶迅速过渡到了老红茶,老岩茶,老黑茶....
(老绿茶在呼唤,来啊,找我啊~~)
一时间,老茶的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且不论这款茶是不是真正的年份真实的老白茶,单说它的“老”这个概念,就迷倒了一众茶客。
老白茶是个宝,好了,推而及之,老岩茶是个宝、老黑茶是个宝、老红茶也是个宝。
从来没见过哪个圈子的发烧友,像茶圈的茶友这般拥有发散性思维,拥有无比充沛的想象力——不管这种茶类是不是唯老是好,都自动一股脑儿地给它们加上了“老茶就是好”的标签。
这股追老的风潮,方兴未艾之际,一众虽然不好却硬要装老的茶类们,出世了。
你见过太姥山的白茶有装老的必要么?平地茶,海边茶,菜地茶才有。
没有卖点,唯有装老。
蜘蛛网遍身、存放在厕所旁边的黑茶,从3年茶龄一夜间变成30年茶龄、50年茶龄,购买的人踩断了门槛;
焙到焦死的武夷岩茶,原本只有两年茶龄,一下子吹上去八年,化作十年陈茶,喜欢“尝鲜”的勇敢者把链接点击到卡顿;
因为品质不佳从而在当年没有卖掉的红茶,变为八年陈老红茶特别适合煮了喝,一堆喜欢煮茶的茶友便追来了....
没存放好的老红茶,煮出一锅酸味,喝的人还大赞“口味绝妙”。
光闻到那股味道,村姑陈就差点被送走。
可恶的是,这种“假老茶”、“装老茶”,竟然价格不菲,号称50年的那一款,竟然卖出了五六位数的天价来。
真真是没有天理了。
茶友们买茶,能不能不要这样盲目?好歹多了解一下真正老茶的特征,辨认过是真的老茶再下手不可以么?
送上门去当韭菜,何苦呢?
《4》
市场上骗人的茶叶都有哪些特征呢?
第三个,应该是老树老丛这个梗。
抛掉老茶的概念,该如何包装一款没有特色的茶呢?
若是一款茶,它实在是冒充不了老茶——没有那种酸臭,没有那种陈腐,没有那种恶心巴拉的怪异烟味腥味海风味,该如何表达它?
直接说产区劣,工艺差,储存烂,肯定是要砸在自己手上的。
说它是大师手制,当下手上又没有一位熟悉的、愿意为这款劣质茶牺牲名誉出来站台的大师。
这时候能救急的,只有“老树\老丛”这个噱头了。
“老树\老丛”这个梗,是巨好用的,一款产区不能言说、工艺不敢详看、储存条件还很差的茶,又没有名师加持,只能用“老树\老丛”来给它加分。
毕竟,“老树\老丛”这个概念,是极为抽象的。
抽象到消费者无从分辨,也无从查证——茶树自己又不会说话,你硬要说它是百年老丛,它难道还会站出来拆穿你不成?
哪怕遇到常喝的高手,站出来说,这款“老树\老丛”,没有老树的韵,没有老丛的纤维胶质感,没有老树的木质香,卖茶的人也不怕。
你这些感受都属于主观臆断,没有实证,做不得准。
并且,茶掌柜还可以主动叫板,你说我的茶树不是百年老丛,你有证据吗?有树龄检测报告吗?没有可别瞎说。
看吧,光脚的永远不怕穿鞋的。
谁叫科技还没有发达到树龄检测可以像做DNA那样方便呢?
只能让“老树\老丛”们满天飞了。
《5》
茶圈恒久远,骗子永远在。
除了上述列举的种种之外,茶圈里的概念还在层出不穷地被生造出来。
要想不被忽悠瘸了,一定要远离那些看上去神神叨叨的茶。
像两百年老丛,像二十年黑茶,像老房拆出来的老普洱,像名师手制的白毫银针.....
概念天花乱坠的,品质大多不咋地——东西好就直接卖了,哪还需要绞尽脑汁去编故事?
喜欢听故事的,不建议自己去买茶。
找身边理智一些的朋友帮忙过一过,再决定是否下手吧。
理性的朋友可能不懂茶,但他可以分辨骗术。
哪怕买到品质一般的茶,也比被人当丰润的韭菜给割了的好。
就如某大忽悠说的,世上喝茶的人这么多,随便搞一下,就够花了。
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毕竟,一个人说了太久的谎话,必定憋得慌。
不找机会说几句真话来炫耀一番,他得闷死。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可以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可以直接添加客服微信( taimumagu)
……
- END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微信cunguchen2020)
文章为小陈茶事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陈茶事↓
当下的武夷岩茶圈子里,
以肉桂为尊,以肉桂为天,
谁家都想多生产一些肉桂,
好满足市场上日益增加的肉桂需求,
以期赚个盆满钵满。
这些品种茶,这些名丛,
在加工制作的时候,不是遭遇到不好的天气,
就是遇不到优秀的制茶师,
可以催发出它的独特品种香。
而今天这款正岩素心兰,
恰恰是极为难得才寻觅到的优质素心兰,
2024正岩名丛《素心兰》
特惠价288元/份(50克),仅100份!
...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2024正岩素心兰的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