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超《诗海逐浪——中国当代精美诗歌赏析》选读

百科   2024-10-21 12:53   北京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学会”,与诗结伴同行

《诗海逐浪——中国当代精美诗歌赏析》,李汉超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李汉超的现代诗歌鉴赏始终基于一种内在的体验感,其文本细读的功夫不仅表现在技巧分析上,更重要的是,他还以对话的姿态走进每一个诗人的内心,既朝内领悟诗歌本体的创造,又向外对接时代的脉搏,在内外结合的感知与发现中力图抵达诗的美学高度。尤其是他长期坚持由一首诗入手,去捕捉和理解诗人整体上的创作特点,这种循序渐进的细读式写作,真正体现出了李汉超知人论世的综合批评风度。(刘波)


 

平静诗行藏波澜

——荣荣《天山》赏析

 

有人说,诗歌已经被大众遗忘了,被边缘化了,这是事实。但是,写诗的人数多,创作产量大,好诗的比例也不少,尤其是一批青壮年女诗人,她们起点高,悟性强,思维活跃,写作灵活,作品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现代性,以其亮丽温婉的飒爽英姿和青春活力尤为引人瞩目,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诗歌代表,这也是事实。而荣荣则是优秀代表中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一位。荣荣的诗歌诗意开阔大气,饱满深厚,节奏舒缓内敛,语言干净而富于张力,有时偶见一点突兀,却又巧妙地把读者带到另一种阅读高度。请欣赏她发表在2011年第3期《诗刊》上的诗歌《天山》——


有哪一片风景能如此对应内心的波澜?

你的冰川雪岭 你的风走沙石

你一望无际的大漠与戈壁

 

大风吹过零落的毡房 成群的牛羊

吹过悬河 孤烟 无尽的干渴

有了二千五百公里的苍茫

 

水跑过如此的际天沙尘

这些沉重的 没有河床的水

也历尽沧桑

 

你苍天下的静默 孤立

你不被呼应的无边起伏和绵延!


荣荣,女,原名褚佩荣,1964年出生于宁波,1984年毕业于浙江师大化学系,先后做过教师,公务员等。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出版过多部诗集及散文随笔集等,参加过诗刊社第10届青春诗会,曾获首届徐志摩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第五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文学港》杂志主编。


《天山》是作者的组诗《在新疆》中的一首,只有四小节共11行。诗的第一节,“有哪一片风景能如此对应内心的波澜?”以疑问句发端,把天山的风景与作者内心的波澜相对并置,突兀地联系在一起,可谓起笔不凡。“你的冰川雪岭 你的风走沙石/你一望无际的大漠与戈壁”,这里用第二人称“你”把天山特有的景物置于读者的视线里,使读者很快构成一幅关于天山的图画,产生一种直观印象。实际上,作者也是用这些景物暗喻自己内心的变化,这个“你”一字两用,十分精妙,不落窠臼。诗的第二节,“大风吹过零落的毡房 成群的牛羊/吹过悬河 孤烟 无尽的干渴/有了二千五百公里的苍茫”,这是一个长镜头特写,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天山的景物,寥寥几笔,景象孤寂苍茫,意境开阔辽远。读到这里,我们便自然地想起了唐朝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不同的是前者是写大漠有风之景,后者是写大漠无风之景。诗的第三节,“水跑过如此的际天沙尘/这些沉重的 没有河床的水/也历尽沧桑”,重点写天山的水。一个“跑”字,跑出比拟,跑出动感,跑出活力。这些“沉重的没有河床的水”,哪里是天山的水呀,它分明是作者的心灵之水;只有心灵之水,才能“跑”过人心的荒漠,历尽人生的沧桑。以描写来抒情,意味深长。诗的第四节,“你苍天下的静默 孤立/你不被呼应的无边起伏和绵延!”短短两行,用的字短语形成两个感叹句,既是写天山之景,也是写人的内心,与第一节相呼应,情感的力度和强度加大,形成抒情高潮。“不被呼应”,既是说天山的“天边起伏和绵延”是绝无仅有的,也暗指作者的内心波澜是他人没有的,不可理解的。这种看似干净利落的结尾,却给我们以穿透人心的魔力和质感。


纵观全诗,格调美好,特色鲜明;在具象上营造空灵的诗意,用温润的语句透出内心的硬朗,从细微的事物生发广博的内涵,境界开阔而深邃。荣荣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有丰富的内在性情,所以她的诗歌里常常充满疑问与纠结,这也使得她的诗歌具有一种原始的冲击力,深沉而不凝滞,深刻而不呆板。她善于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生活体悟融进诗中,善于在诗中展示一个诗人广阔而深厚的内心世界,善于在平静的诗行中暗藏起伏的波澜,往往给我们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著名诗评家谢冕曾高度评价荣荣的诗:“有一种成熟人生的丰富感悟,对世事的洞彻和通达,使内心深处的诗意变得更为隽永绵长。”


爱尔兰诗人希尼说:“诗不是让我们对现实心慌意乱,而是让我们凝神观照,看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并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我们自己身上。”荣荣对诗歌有着清醒的认识,她认为:“诗歌早已不是赞美工具和言志的手段,而是一种精神氛围,它发生于日常的平庸和琐碎,却抵御掉了日常的平庸和琐碎,如同一种信仰,现实的膜拜和供奉更多的只是外在形式。”写诗20多年,难怪她走得那么坚实而卓越。


————————————————

 


生活催促着我们去奔跑

——黄礼孩《谁跑得比闪电还快》赏析

 

苏格拉底说:“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其实,人生就是与时间赛跑,谁跑赢了时间,谁就是一位成功者,人生灿烂,事业辉煌。然而,时间一闪而过,它比闪电跑得还要快。有些人跑了一阵,眼看跑不上去了,干脆停了下来,结果被时间淘汰掉了;有些人紧追时间,不舍昼夜,总是在生活的道路上奔跑不已,最终获得了时间的奖赏。诗人黄礼孩深谙此道,他用诗歌《谁跑得比闪电还快》,为我们敲响了时间的警钟——


河流像我的血液

她知道我的渴

在迁徙的路上

  

我要活出贫穷

时代的丛林就要绿了

是什么沾湿了我的衣襟

  

丛林在飞

我的心在疲倦中晃动

人生像一次闪电一样短

我还没有来得及悲伤

生活又催促我去奔跑


黄礼孩,70后诗人,出生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徐闻县。曾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读书,戏剧创作专业毕业。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大家》等刊物,并入选几十种诗歌选本。已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等多部。主编《70后诗人诗选》《新女性新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1999年年底创办《诗歌与人》诗刊,相继与朋友们推出“70后”、“中间代”、“女性诗歌写作”、“完整性写作”等诗歌概念。现居广州。


“70后”诗人泛指一大批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并在90年代中后叶开始创作发表作品的诗人。这个概念最早源于1996年陈卫在南京创办的民刊《黑蓝》,但真正产生影响并被诗坛广泛认可使用,则是2000年1月及以后的一年间,由黄礼孩在民间诗歌刊物《诗歌与人》分别推出的“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这些作品语言通俗,具有明显的抒情倾向。


这首诗是黄礼孩被广为传诵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相比于诗人大量饱含温暖汁液的爱的诗篇,这是一首揭示时间奥秘的探索之作。全诗11行,分为三节。第一节,“河流像我的血液/她知道我的渴/在迁徙的路上”,意思是说,时间的河流奔流不止,“我”在人生的路上奔跑不停。河不流就是死水,人不动就会死亡,时间如流水,也如血液流动在“我”的身体里。“河流”与“我”,通过“血液”这一意象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等同,“我”就是一条奔跑的河流,奔跑的河流就是“我”。“我”只要奔跑,奔跑是“我的渴”,其他的“我”都不需要。第二节,“我要活出贫穷/时代的丛林就要绿了/是什么沾湿了我的衣襟”,表明了诗人的人生立场和价值取向。“我要活出贫穷”,语出惊人,可以看作诗人的人生宣言。“我”的财富就是奔跑,就是永不停息的精神,哪怕一无所有,“我”也要与时代合拍;“我”是不会悲伤的,面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就要绿了”,就要弥漫在我们的生活里,激动的泪花悄悄地从眼角落下,“沾湿了我的衣襟”。“是什么”是诗人的一种追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第三节,是写诗人的人生状态,尽管疲倦,但必须依然向前奔跑。“丛林在飞”,这是诗人在奔跑中的幻觉,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借助时代的翅膀在飞。诗人感到“疲倦”,是因为他奔跑不停;他也停不下来,因为时不我待,时间的河流在奔腾不息,崭新的时代日新月异。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在生活的催促下,诗人甚至不能悲伤,没有悲伤的时间,也没有悲伤的理由,因为生命,因为时间给了诗人超越自我的宿命:明知时间没有尽头没有终点,你一样要义无反顾地追赶上去。


诗的题目用的是疑问句式,既能描摹事物的客观状态,又能引发读者的一系列追问:时间在飞逝,我们怎么办?时代在前进,我们怎么办?别人在追赶,在飞奔,我将怎么办?……读者的思维参与其中,有助于主题的开掘和深化。


黄礼孩是个宽厚待人的温情主义者,其勤勉、无私、虔诚和具有牺牲精神已是诗坛的共识,享有“伟大的诗歌义工”的美誉。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满怀着对诗歌的激情和爱恋,将创意百出的《诗歌与人》坚持了10年之久,并逐渐形成了他自由、独立的风格和批判精神。他,眼神清澈,笑容单纯,闪耀着温暖、善良与智慧;他的诗歌文本,坚韧而卓越,光明而安静,有着一种可与神沟通的喜悦和清新。他说:“写作是采集光的过程,我用光照亮自己。”这智慧之光、大爱之光,无疑也照亮了广大读者。

 

————————————————

 


打工生活的冷酷呈现

——郑小琼《钉》赏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出现了打工大潮,成千上万的打工者背井离乡涌向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中国一类身份特殊却数量众多的打工群体。他们在各个城市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却同时面临身份尴尬、工作艰辛、环境恶劣等生存难题。打工的日子充满惆怅和孤寂,他们需要宣泄心中的苦闷和迷茫,于是,便有一部分人用笔记录和抒写打工生活及其情感,试图架起他们与城市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打工诗歌应运而生了。简而言之,打工诗歌就是打工者反映打工生活的诗歌。它只是从内容上来区分的,其格调不一,无固定形式,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打工潮的兴起而繁荣。打工诗的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中的琐事为主,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写作,反映了底层群体的心声。女诗人郑小琼,是中国打工诗人的杰出代表,她以打工生活作为诗歌的唯一中心,用朴素的文字保持生活的直觉和疼痛,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富于质感和痛感的诗歌,《钉》就是其中的一首优秀之作——


有多少爱,有多少疼,多少枚铁钉

把我钉在机台,图纸,订单,

早晨的露水,中午的血液

 

需要一枚铁钉,把加班,职业病

和莫名的忧伤钉起,把打工者的日子

钉在楼群,摊开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

 

有多少暗淡灯火中闪动的疲倦的影子

多少羸弱、瘦小的打工妹在麻木中的笑意

她们的爱与回忆像绿荫下苔藓,安静而脆弱

 

多少沉默的钉子穿越她们从容的肉体

她们年龄里流淌的善良与纯净,隔着利润,欠薪

劳动法,乡愁与一场不明所以的爱情

 

淡蓝色的流水线上悬垂着的卡座

一枚枚疼痛的钉子,停留的片刻

窗外,秋天正过,有人正靠着它活着


郑小琼,女,1980年生于四川南充,2001年到东莞打工并写诗,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21届青春诗会和第3届全国散文诗笔会。2006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获得“新浪潮•人民文学奖”,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代表作有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和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郑小琼是一位一边打工一边写诗的年轻女子,她亲历着工业时代社会底层的晦暗、隐痛和辛酸,所以工厂里的任何物件,哪怕是一枚小小的铁钉,都与她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钉”,就是钉子,诗人所在的五金厂生产的基本产品,在诗中,它既是实物,又是象征。从词性上说,它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全诗15行,分为五节,每节三行,比较匀称。第一节,以“钉”展开联想,赋予“钉”以象征意义。诗一开始,就令人触目惊心:像诗人一样的打工者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钉”在了工厂的流水线上,早晨踏着露水去上班,中午就有可能会流血。所以,“有多少爱”就会“有多少疼”,“有多少疼”就会“有多少枚铁钉”牢牢地钉进打工的日子。“钉”是一种劳作,更是打工生活的高度概括。铁钉是坚硬而尖锐的,那么它带给诗人的痛苦也是坚硬而尖锐的:明知不可为而必为之。面对打工生活的残酷,诗人难逃人生的宿命。


第二节,从打工者的“需要”出发,呈现更为残酷的生活现实。为了摆脱困境,为了追求幸福,打工者“需要一枚铁钉,把加班,职业病/和莫名的忧伤钉起,把打工者的日子/钉在楼群”。这种“需要”,既是生活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更是打工者不可改变的命运。每天的“加班”、不可避免的“职业病”和心中突如其来的“莫名的忧伤”,是打工生活的痛苦描述。而“摊开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则把这种打工生活场景放置到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引起读者的悲悯和更为理性的思考。


第三节和第四节,聚焦打工妹,写她们的疲倦与麻木、善良与纯净。她们很晚才能下班,“暗淡灯火”摇曳着她们“疲倦的影子”;她们的身体“羸弱、瘦小”,无力抗拒打工的磨难和不公平待遇;她们学会了忍受和麻木,尽管“多少沉默的钉子穿越她们从容的肉体”,仍然能够“安静”地面露笑容。她们生活在阴暗寂寞的角落,“像绿荫下苔藓”卑微而脆弱,没有人关心呵护她们;她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内心世界没有人理解,人格尊严常遭到破坏,正在流逝的青春岁月,“隔着利润,欠薪/劳动法,乡愁与一场不明所以的爱情”。她们美丽而微弱的爱情与希望,在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轰鸣声中停滞甚至萎谢了。


第五节,再次回到“钉子”上,并特别强调“有人靠它活着”。“一枚枚疼痛的钉子”,将打工者钉在了“淡蓝色的流水线上”,他们的爱与疼,喜与悲,就像那“悬垂着的卡座”,被忽视,被冷落。然而,他们在劳作“停留的片刻”,想到了窗外的“秋天已过”,想到了窗外那遥远的家乡已靠近年关,虽然“钉子”充满疼痛,打工生活充满艰辛,但该寄点钱回家了,因为一家老小“正靠它活着”。窗内,所有的机器飞转着,紧张而忙碌;窗外,有一双眼睛巴望着,急迫而焦灼。一个个打工者,就像一枚枚铁钉一样,被钉在了生活的最底层,被钉在了家庭的最高处。


郑小琼作为打工者,处在生活的最底部,经历了太多的疼痛和苦难;作为诗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那种冷酷而逼真的书写,震撼人心。她敏锐的感受生活,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和体验,“抛弃了细碎、随意和灵光一闪的写作,能让我们全方位体味到诗歌的音、色、形、意之美”(郁葱语)。她说:“用诗歌建立内心的秩序,保持着一种人性的善良与正义;用诗句来抵抗权力与资本世界带给内心的损伤,保留着人类对内心的理想与尊严,更加热爱我们内心的本身。”郑小琼的写作是真诚的,也是真实的,坚守着诗人的良知;在她面前,那些无病呻吟、自以为是的诗人们应该感到羞愧。

 

 

作者简介:李汉超,湖北应城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应城市作家协会主席。诗文散见于《诗刊》《星星》《长江文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芳草》《北方文学》《福建文学》等报刊,入选多种选本,曾获全国首届“海东诗歌奖”、《辽河》“青年文学奖”和第11届湖北文艺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已出版诗集《岁月无尘》《大地之灯》和诗评集《诗海逐浪》《静下心来读好诗》《荆楚诗韵》等11部。


 


【相关链接】
李汉超读诗笔记《诗海逐浪》《静下心来读好诗》出版


转载本公众号诗文请注明出处

制作:赵云 / 编审:符力、安琪 / 核发:金石开  
法律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瑛 
北京格韵律师事务所 贾娜



中国诗歌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1994年经中宣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