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卢财近,出生在1992年,家里祖祖辈辈以耕田为生,在老一辈眼里,土地那就是命根子,珍贵得很。奶奶生下四个孩子,父亲排行老二,上面有大伯,下面则是三叔和小姑。
大伯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因此,这也让他在三四十岁当上了村长,当他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村长时,没有人感到意外,只有满满的敬意与祝福。
我爷爷走得早,等着奶奶把我们照顾到上学后,自己也老了,背驼了,眼花了。大伯提议让几家人轮流照顾她,可奶奶硬是不肯,总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每年大年三十,我们几家人都会聚到大伯家吃年夜饭。十几口人围一块儿包饺子、看春晚,鞭炮声声,笑声连连。这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候。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奶奶走的那天,阳光明媚,她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那天下午,她和几位老太太在村头玩纸牌,人却突然倒下了。等送到医院时,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一切都太迟了。奶奶的一生,与人为善,从未给儿女添过半点麻烦,乡亲们都说,奶奶是有福之人。
奶奶的葬礼办得很风光,都是父辈们一手操持的。三天圆坟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仿佛也在为奶奶哀悼。大伯站在奶奶的坟前,沉重的说:“如今爸妈虽然走了,但我们这个家不能散。还是老规矩,每年大年三十到我家吃年夜饭!”说完,他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转身对着我们说:“我们回家吧,妈一定希望看到我们都好好的。”
回家的路上,小姑挽着大伯母的胳膊,轻声细语地说:“嫂子,这些年你辛苦了,大哥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大伯母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我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家就永远不会散。”
说实话,农村兄弟多的家庭,因为家务琐事闹矛盾的很多,但像我父辈几人这么团结的真不多。这主要得益于大伯有担当,大伯母贤惠不惹事,总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
但生活的重担时常让父亲眉头紧锁。为了给我和弟弟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父亲决定跟着村里人去镇上的工地,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干活,直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尽管辛苦,但每当他想到我和弟弟能够安心读书,他的脸上总会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2003年5月份的一天晚自习,我当时正在埋头苦读。突然,班主任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轻轻走到我的身旁,低声说:“小近,跟我来办公室一趟。”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紧,我的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根本不会突然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的。
当我走进办公室,发现三婶和小姑正静静地坐在那里,她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我的心“咯噔”一下,仿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中盘旋。三婶见状,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地开口:“小近,你爸在工地上出事了,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
我一听,整个人如遭雷击,心中默念:“不会的,不会的,爸一定会没事的。”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到医院时,抢救室门口围了好多人,有大伯、大伯母、三叔、。母亲披头散发瘫坐在墙角,弟弟在旁边搂着她哭,几个舅舅神色凝重地站着。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家都憋着气,强忍着眼泪,心里默默祈祷。
不知过了多久,门开了,医生疲惫地摘下口罩说:“手术还算顺利,但没度过危险期,需要观察。”紧接着,父亲被推出来了,头上缠满纱布,胸前插着管子。母亲想扑上去,但被医护人员拉开了。眼睁睁看着父亲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大家这才围上来劝母亲:“你先冷静点,医生说了手术顺利,我们得相信医生。”
那一夜,母亲、我和弟弟挤在一间屋里,几乎没合眼。大家当时都在提心吊胆地等消息,感觉时间特别漫长。过了一天一夜,父亲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能睁眼了,但还不能说话。大家这才松了口气,接下来是漫长的治疗过程。
大伯把大伯母喊来陪母亲守在父亲身边,把其他人喊到楼梯口,安排后续事宜。大伯坐在台阶上,叹了口气说:“我家老二从小就皮实,这次肯定能挺过来!”
然后他一一分派任务:“老三和我,去找他们负责人,协商工伤赔偿和后续治疗费用;小近和你弟弟回学校上课,别耽误了学业;小妹你就负责每天给他们做些吃的过来。”
经过数周的治疗与精心照料,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虽然还不能下床走动,但已经能够简单地说几句话了。每当我和弟弟放学后来到医院,他总是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用微弱的声音说:“别担心,爸没事,你们要好好读书。”
那段日子,大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不仅忙着处理与工地负责人的协商事宜,还时常抽空来医院看望父亲,给他打气。而小姑则每天早上就起来忙碌,为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再打包一份送到医院。她跟父辈们说道:“妈走了,我们得更紧密,不能让二哥二嫂觉得孤单。”
一天傍晚,我和弟弟提着从学校旁边小卖部买的水果走进病房,正碰上大伯和父亲在低声交谈。大伯说道:“老二,你就安心养病,家里的事有我呢,大家都等着你。”父亲听后,眼眶微红,却努力笑着回应:“大哥,有你在,我放心。这次真是拖累大家了。特别是你,又要忙村里的事,又要操心我。””
“说的什么话!”大伯拍了拍父亲的肩膀,“我们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等你好了,我们再一起喝顿酒,庆祝庆祝!”小姑这时也端着刚熬好的鸡汤走进来,笑眯眯地说:“二哥快来尝尝,我特意为你熬的,补身体。”父亲接过碗,轻轻吹凉,小啜一口,满足地说:“真香,小妹的手艺就是好。”
后来父亲顺利康复,我们家虽然经历这么大磨难,但在大伯的带领下,一切平稳度过。大伯就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虽然经历风雨,但始终团结一心。愿我们这个大家庭永远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