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观女性义工被强制要求陪客说起

文摘   2024-12-31 20:36   河南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讲一个小姑娘去某道观做义工,被当家的要求陪有钱有投资意向的贵客喝茶,甚至有时还要满足客人艾灸服务的需求。给客人端茶倒水的照片,还被当家的拍进了照片或者视频,上传网络用于宣传。


于是小姑娘待了两三天就跑了,也没有在文章中明示或暗示,道观的名字或地址。


这篇文章叫做《我在道观做义工,强制陪客好要命》。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其内容提要。


虽然我大体上相信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我对它没法做出评论。小姑娘做的这些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做过,我也做过。


她所描述的这件职责在宫观管理中有一个专门的岗位叫“知客”。大概就是管接待的。既负责接待道友,也负责接待领导和信众。


这本身是个很常见的岗位,道学院甚至会专门教大家如何当好知客。


知客在我们河南方言中,专指的是红白喜寿事的主理人。他负责联系招募各种专业人士。指挥流程。随时指点一般来说没有经验的,主家和亲朋好友每个流程该做什么。


在婚礼中就相当于现在婚庆策划和司仪的角色。


如果让熟悉的义工当知客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换个称谓,如果是让当家的记名弟子口盟弟子当知客。是不是就合理一些。其实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就差一句话的事。


这篇文章有这么大的热度,主要还是年轻小姑娘义工的身份和有钱有投资意向的顾客之间形成的抓人眼球的冲突感造成的。


偏偏作者又是对类似这样的事情很敏感。写出自己的经历,才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共鸣。


但是引发我思考的不是这些。而是我发现与佛教相比,道教宫观存在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100个宫观有100个宫观不同的风貌,外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根据道观的知名度,大小,建筑等级,所在地区,大体判断出它的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每一个道观都像开盲盒一样。


为了搜集素材,最近我观看了小破站上大量的道系视频,其中就包括很多义工和学道青年在各个宫观中实地生活的场景的表达。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以道教和佛教的信众和寺庙宫观数量基数对比,道系宫观生活的文章和短视频,是明显偏多的。


就是因为佛教寺庙的生活内容,相对规律。几个人的小庙是什么样子,几十个人的中庙是什么样子,著名的大庙是什么样子。同等规模是有很高一致性的。区别无非是,景色风光,居住条件,以及几个管事和尚和义工头目的品行和性格的差别。


而道教这边就不一样了。有的庙大人少,建筑不错,生活质量却极差。有人的宫观仿佛完全没有管理,只要当家的不在,其他人就好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有的庙里人都好像饿了三天一样,看谁都像烙饼,想的就是能从谁那搞点钱。有的庙里对义工完全处于放养状态,愿意来吃饭就吃,愿意来睡觉就睡,其他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然也有好的,不可一概而论。也有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神像庄严的。


所以大家将自己的宫观学道经历和义工经历,发在网上的时候,都能获得很多人的共情,也会有很多人说自己的经历不是这样的。


大家都有一个理想中宫观的模样和憧憬,但是在现实中却很少能够遇到这样的宫观。


甚至同一个宫观,去年去和今年去,氛围就完全不一样,冬天去和夏天去,感受也可能大不相同。


很多宫观的人员流动和变化,比沧海桑田还要巨大。


之所以体现出这种局面,我觉得核心问题在于道教的宫观管理和运营模式,是佛教寺庙的模式,加以道教的传统和教理教义简单拼接而来的,并没有认真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和经营规律的模式。


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下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对最底层的基本保障能力不一样。


古代社会有大量因战乱和灾荒导致的流民,以及因各种原因被家人抛弃,被家族驱逐的人,他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机会,其中一部分,被佛教道教的宗教组织收留,对他们来说就是生与死的区别。那么无论是留下干活,还是加入宗教组织做学徒,都不会有被压榨,被欺负,甚至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寺庙宫观外面只有死亡森林。


古代社会的出家人有很大比例,是这样没有出路的,社会最底层。战乱和灾难时尤甚。就像朱元璋出家当和尚的故事一样。


而现在社会保障能力极大的加强,又是和平年代,已经没有古代那个生死存亡之际的最底阶层了。没有人以在宫观里活着,提供前途不明的廉价劳动力为幸事,必然每个人心里都要重新算账,导致人心浮动,宫观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正一这边的传统组织模式就是家庙。为管理运营提供劳动力的,都是家人。家人自然不需要支付劳动报酬。最多加上长期寄居的学徒,和遇到节庆和活动临时来帮忙的街坊邻居。这种熟人社会中的运营,在经济关系上是简单和充满人情味的。


将家庙模式推向社会,来挂单的道士,当家的徒弟,义工,往往各自也有家庭和对前途的憧憬,那么对劳动报酬的预期和对标,自然如同社会企业的工资,而大多数宫观不可能有财力承担社会化的工资。往往也没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或企业主那样,管理人和运营实体的能力经验。熟人社会的人情味,一时半会儿也建立不起来。结果又是用得人一时,用不得人一世。


任何合法宗教的管理水平都是各种各样的低成本劳动力堆砌起来的。


简单说整个中国道教,无法为有志于和有能力做全职道士的教徒,提供足够多的,薪酬合理的工作岗位。


至于为什么?和其他大部分行业存在的状况一样。而且道教界没有纪委专门腾地方,也没有类似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公开招聘和考试。


还有一点令人更无语,虽然统称为道教,内部却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戒律规范标准。


这就好比一所学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统一购买并穿着校服,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规定本校不设置校服,大家可以自由穿衣,这也没有问题。


但如果学校的规定是。如果谁自愿购买校服,则必须每天穿着校服,如果谁不购买校服则无需穿着校服。那这样的规定必然会导致管理中巨大的混乱,事实上不会有任何一所学校这样做。


道教偏偏就是这样。


所以我认为道教的问题不是铲除一两个害群之马,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我道日兴隆,信众多了,流向道观的人才和金钱增加就能解决的。


而是道观这种运营模式本身就无解。


唯一的出路就是直接建立道士与信众之间的连结,尽量保存火种,发展信众,等待有鼎革之力的高道大德现身出世。


20元每日许愿拯救“道奴”运动和防失联请加我


guangmoxiansheng


群聊交流,以及提供捐助需求和线索,请加57爷


JingMingDao


广莫曰
有趣的灵魂百年难遇,讲逻辑的脑子万里挑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