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莫道人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2015年版(上)

文摘   2025-01-05 18:53   河南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老君,就是  太上老君,道教尊为三清之一的  太清道德天尊。化身为  老子,又名  老聃,  李耳,春秋时期人,著《道德经》为道教三祖之一的道祖。下面三句互文见义,描述了道的三种属性,无形,无情,无名。列举了大道的三种作用,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大道无形,世间没有「道」这个具体的存在。而天地都是大道所生育,大道即为天地之母。《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讲「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悟解了大道,就能够了解天地之间的万物,而了解了天地之间的万物,也能够帮助我们趋近于悟解大道的真谛。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区别,就是下手之处不同。前者以良知,也就是心中之道下手,以解万物。后者以格物下手,从万物中总结大道的规律。

大道无情,就是没有偏私,既不会刻意对谁好,也不会刻意责难谁《道德经》第五章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相反,我们尊崇大道,大道不会因此感动,我们离弃大道,大道也不会因此愤怒。此处无情,不等于绝情。有情为正,绝情为负,那么无情就是零的状态,用《清静经》中的话语体系来讲,这个状态就是寂无所寂。运行日月,讲大道不仅是地球中一切可见事物的规律,也是宇宙中的最高规律,日月也遵从大道的规律运行。人类的科学发展至今,我们总结出了包括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在内的一系列物理学定理。大道不仅不与这些科学定理相违背,相矛盾,而且这些定理,以及还未被人类发现的科学定理,都是大道的组成部分。所以说道家思想是唯一不反科学的哲学体系。

大道无名,大道不会给自己定名,任何名称都不能涵盖大道的所有属性。长养万物,是讲大道不但是万物出现的初始推动力,而且是维系万物存在的根本保障。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存,也依道而灭,也包括我们每个人和人类这个物种本身。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吾,指  太上老君自身,尚且不知道大道的名称,只是为了方便叙述,勉强安了一个名字,叫做「」。《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无论悟道还是修道,不应执着于「」这个名相,它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包括道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有名,有实,名实既统一又分离,既是一种东西,又是两种东西,《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名求实,就距离大道越来越远。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夫是发语词,没有任何意义。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本质上讲的还是有阴有阳。《道德经》第二章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本质上都是在讲阴阳,一切相对的概念都是阴阳。需要注意的是,包括阴阳,清浊,动静在内的这些相对概念,都没有类似好坏,善恶,褒贬等等这些道德立场的评判。《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我们是不会认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好的,另外一部分是坏的吧。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万物伊始,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日月轮换,星辰流转,所以说天是动的,而大地的变化非常缓慢,已经超越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所以相对天来说,地就是静的。易经八卦中,男性为乾对应天,女性为坤对应地,所以说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都是宏观的概念,而不是微观的个体,现实中,也有不少乾坤颠倒的事情,这也是大道的一部分。正如阴阳鱼一样,乍一看就是阴阳两分,但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交错揉合,谁也没法用一条直线简单的把阴阳鱼中的阴阳分开。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降为下,流为上。阴阳未分,只是一团浑沌。阴阳既分,万物有了阴阳的属性,才能各自成就,就如同树木之所以为树木,因为一定有根,也就是本,也一定有枝杈树梢,也就是末。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无论阴阳,清浊,还是动静,都是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的属性,这些属性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参照物,属性就不存在。就如同说一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要看跟谁比,再善良的人,和比他更善良的人放在一起,也是恶人。这些概念都是不停变化,可以随时转化的变化本身也是大道的属性之一,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是本经的主旨,后面会有很清楚的解释。天地代指世间一切万物。如果人能做到常清静,那么他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会顺着他的本心发展演化,使得他可以尽量不起情绪,不动心念。反过来说,一念发动,情绪即起,即是缘法,与物结缘,就不得清静。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是发语词,没有意义。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换言之,就是人除了肉体之外的部分。人的精神天然的没有属性,与大道相合。《道德经》第十章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的精神,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污染,所以是合于大道的,也是清静的。所谓修道,就是要把人的精神,破除人生几十年世俗的影响,回归到初生婴儿的状态。道家思想是一种极端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我们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是每个人各自内心的投射。事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是每个人各自的内心赋予它们的,如果能如同《南华经·齐物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将万物混同齐一,觉得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也就没有分别的属性了,也就不会对心性带来影响,因为在心底没有了投射。而心扰之这里的心,指的是直觉。精神本来处于「无」的状态,而直觉对外界事物会有一个「有」的判断,「有」破坏了「无」,所以心能扰神。人的直觉也是由衷的希望什么事情都不要发生,周围什么事物都不要影响自身的,所以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代表了人对于外界事物的渴望,渴望事物呈现自己希望的状态。要想知道自己希望什么状态,就必须要通过大脑思考,分析。从而影响自己内心直觉的判断。这就是古人对于心脑分工的理解,直觉靠心,思维靠脑。凡事用脑思考,是下乘境界,能够只依靠直觉行事,是中乘境界。上乘境界是,既不思考,也无直觉,这才是清静的境界。净明道  玉真祖师也主张惩忿窒欲,讲「人之一性,本自光明,上与天通。但苦多生以来,渐染熏习,纵忿恣欲,曲昧道理,便不得为人之道,则何以配天地而曰三才?所谓忿者,不只是恚怒嗔恨。但涉嫉妬,小狭褊浅,不能容物,以察察为明,一些个放不过之类,总属忿也。若能深惩痛戒,开广襟量,则嗔火自然不上炎。所谓欲者,不但是淫邪色欲。但涉溺爱眷恋,滞着事物之间,如心贪一物,调缪意根,不肯放舍,总属欲也。若能窒塞其源,源即是爱念初萌处。惺惺做人,则欲水自然不下流。虽是如此,其中却要明理,明理只是不昧心天。心中有天者,理即是也」忿欲所涵盖的范畴远远大于我们现代汉语直观的理解。沾染外物,即生忿欲,下面还会详细讲。然后  玉真祖师又讲「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如果能做到不染物不触物,就能达到净明的境界,其实也就是清静的境界。在这个层面,一切名皆是强名,话语体系不同而已。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凡事如果想处理表相,必须从本源入手,解决了欲的问题,心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解决了心的问题,神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里用「遣」这个字,而不是用除,破,灭等等字,说明去掉欲望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不仅仅可以要压抑,消灭的方法,还可以用满足,实现的手段。打个比方说,一个人有了买新手机的欲望,就会开始关注手机市场的动向,思考各种机型的性能和价格。当然可以通过说服自己不买手机来结束这种状态,也可以通过买了一部称心如意的新手机来解决。这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再关注和思考手机了。  庄子所谓环中之道,就是说大道如同圆环,从圆环上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一定都有两条路,那么哪条路近就走哪条路,什么方法能够更轻松便捷的遣其欲,就使用哪种方法。需要做减法的是心境,而不是生活,如果能够使所思所虑减少,给生活做一些加法也未尝不可。比如净明道主张忠孝,似乎是刻意有为,刻意强调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孰不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忠于国家,孝顺双亲,已经成为了从小耳濡目染的本能观念,是社会施加了有为法于我们本身。这种欲忠欲孝的欲,也是欲望,也需要排遣。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忠尽孝,给自己足够的自信,让自己相信自己已经做到了忠孝,这个欲望就排遣掉了。进一步,才能做到  玉真祖师所言「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澄」这个字,意味着心境如水,水面平静,波澜不起,自然渐渐澄清,所以说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指的是眼,耳,口,鼻,心,意。这是我们和外界建立联系的六种渠道。只要和外界建立联系,哪怕看到一只飞虫从眼前飞过,必然就会起一个念想,这个念想就是广义的欲望。三毒,指的是三尸毒,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道教中有守庚申可以斩三尸的法门,不过守庚申只是斩三尸的方法,而不是目的。「三毒消灭」才是目的。我们修道不应该把修道的方法,当作修道的目的,更不应该把寻找修道方法的方法,当作修道的方法。就斩三尸来说,守庚申是一种方法,直接追求遣其欲,澄其心也是一种方法。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承前启后的句子,强调道教思想严谨的逻辑性。任何现象,都应该从本质中寻找原因。


广莫曰
有趣的灵魂百年难遇,讲逻辑的脑子万里挑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