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复杂矛盾纠纷难调难化、简易纠纷易反复等问题,长冈派出所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中间人”调解中心,推行“1+1+1”矛盾纠纷调解法(即1位乡村干部、1位派出所辖区民警、1位双方信服的“中间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对矛盾纠纷显著轻微且问题相对简单的进行现场调解,对因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通过“中间人”调解中心和调解专家“把脉问诊”做优治安调解,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管理,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
为全力做好重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均村派出所通过整合县委政法委、县政法各单位和县委信访局力量,巧用善用“1+6+N”机制(由1名县委政法委、政法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县委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单位各安排1名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N名政法委、县政法各单位、县委信访局业务干部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平安志愿者等为组员),根据“包乡镇、督重点、帮落实”原则,整合各方力量,着力解决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等问题,通过会商研判、联合调解等方式,形成资源共享、职能互补的协作调解机制,推动风险防控化解到位,切实做到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纠纷消除在萌芽。
小小茶馆是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重要驿站。为拓宽矛盾纠纷排查渠道,江背派出所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端口前移,社区民警主动深入辖区茶馆,与群众拉家常,深入了解和摸排辖区存在的隐性矛盾纠纷,进一步扩充矛盾纠纷调处力量,组织乡镇职能部门、村委会干部参与调解,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社区民警还建立了微信茶话群,茶友们可在群内接收法治宣传和安全提醒,也可以及时反映诉求,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此外,将每周一设为“茶馆意见收集日”,在茶馆墙上设置了“有建议我来提”的社情民意收集袋,方便群众向派出所提出意见建议。
埠头派出所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探索运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快速”工作法。通过完善派出所每半月拉网式排查、社区民警每周滚动式排查的快速排查制度,将矛盾纠纷隐患线索进行分类、分级快速报告,对能及时化解的简易矛盾纠纷处警民警当场化解,不能当场化解的“积怨较深”、“久调未结”的矛盾纠纷及时分类流转,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民警通过电话、微信、走访见面、向镇村干部或亲属询问等方式进行快速回访。
工业园派出所聚焦服务企业发展,在探索矛盾纠纷排查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建立梯队制,处警民辅警为第一梯队,负责现场简易矛盾纠纷的化解;派出所副职领导和“老侯调解室”负责人为第二梯队,负责需要带回所内进行进一步协商的矛盾纠纷的化解;派出所长和司法、工业园区等主要领导为第三梯队,负责经两次以上调解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矛盾纠纷的化解,优化调解警力结构,提升调解能力和实效,妥善处置各类纠纷。
为进一步便捷群众,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质效,高兴派出所在服务大厅张贴所长微信二维码及联系方式,推出“有事找所长”马上办工作机制。群众只需拨打所长电话或者进行微信扫一扫,便可无障碍与所长沟通,可随时提出帮助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矛盾纠纷反映、报案求助、咨询业务、了解办案进度等,实现了各类诉求事项的“一站受理”。该机制的建立,与所长繁忙的工作形成良性互补,架起警民平安共建的连心桥。所长收到反映矛盾纠纷的信息将会第一时间接受,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处置,做到事事回应、件件闭环。
面对矛盾纠纷排查存在盲区这个现实问题和短板,樟木派出所创新提出“三带去三带回”的走访排查理念,把警情、案情、感情反馈给群众,把民情、实情、真情带回警营。白天组织民辅警深入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民意调查走访,夜晚深入村小组或家族聚居地召开警民恳谈会,了解群众纠纷症结,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每周进行梳理,对能够及时调解的纠纷,责任落实到辖区民警进行快速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