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承传有“我”

文摘   2024-12-02 17:28   甘肃  

齐鲁大地,人文荟萃,巧侔造化,钟灵毓秀。在礼乐严明、雍容揖让的周礼蕴化之下,儒家思想于此发端、百家争鸣蔚为大观、中华文明千载承传。
11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启动仪式上,来自文物、文化等领域嘉宾通过情景讲述,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时代标识。
《根脉》

杜泽逊

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

《文史哲》主编


杜泽逊是《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项目的主持专家。2023年6月1日,他在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兰台洞库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永乐大典》的整理修缮情况。总书记殷殷叮嘱:“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现存800多卷、400多册,只占全书的4%。杜泽逊不无可惜地叹道,“如果《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可以看得更完全。”

杜泽逊分享了在《永乐大典》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比如苏轼的儿子苏迈曾经官至雄州防御推官,也就是今天雄安新区的检察长。

为了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籍经典,项目团队从全国70多所高校聘请了200多名专家,给《永乐大典》加上现代标点符号,其中还包括一些“00后”学者。

杜泽逊偕夫人程远芬教授从事古籍整理研究40多年,他说,“唯有甘于寂寞,不慕纷华,才能深入进去。我们就是要‘唤醒一批沉睡的史书’‘打捞一批新鲜的史料’。今天我们带着学生‘兵团作战’,退休后,我们就在家里做,做到不能做的时候为止。”

除了整理原典,还要培养人才。杜泽逊呼吁更多人关注古籍的保护和数字化转化、关注青年研究学者。
《一枚红嫂针》

于爱梅

“中国好人”

沂蒙新红嫂


在山东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母亲王换于”展真实再现了当年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感人故事。这位抚养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就是讲述者于爱梅的奶奶,另一位用乳汁喂养革命后代而让自家孩子喝米糊的沂蒙红嫂张淑贞,就是她的母亲。

于爱梅被称为新时代的“沂蒙红嫂”。她回忆她的奶奶和妈妈抚养八路军后代的故事时说:“俺奶奶王换于,抚养了近百名八路军后代,而自己的4个孙子,因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她说:‘让托儿所孩子们吃奶,咱孩子吃粗的。咱们家的娃要是饿死了你们还可以再生,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11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今年,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再次指出,“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已经72岁了,但志向永远不变,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十多年来,于爱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开展沂蒙精神主题宣讲4600场次。现在,她的女儿也走上了宣讲沂蒙精神之路,红色精神世代相传。
《礼出东方》

刘延常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


刘延常深情地讲道,“山东,不仅是传统认知上的‘东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他为大家介绍山东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

“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它不仅是一件礼器,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物见证;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八角星纹彩陶豆”,是祭祀大地的礼器,也是山东博物馆的颜值担当;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它壁厚不到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它“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作为4000多年前的一种酒器,它不仅是礼仪活动中最精美的礼器,更是“礼出东方”的有力证明。

山东有太多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山东博物馆通过数字化赋能,让这些文物“活”起来。齐鲁大地,文化遗产丰富,每一座古城、每一处古迹、每一件文物,都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

梅圆圆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考古项目负责人


现场连线中,梅圆圆带大家一起走进大汶口遗址发掘现场。梅圆圆介绍,山东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通过考古,这里发现了很多高规格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礼器,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证。可以说,大汶口遗址的发现、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梅圆圆指着一片红烧土分布区说道,“这里就是近年揭露出的大汶口早期的生活居址区。我们看到这批房址,建筑考究,分布密集而有规律,具有很强的规划性,展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场景。大小房址间的巨大反差,也证实了早在大汶口文化早期,海岱地区就已经出现了社会复杂化的迹象。”

现在,许多考古现场都被建设为考古遗址公园,向大众开放。梅圆圆也欢迎大家来到大汶口遗址的考古现场,沿着祖先的足迹打卡考古遗址,开始一场时光穿梭之旅。

除了大汶口遗址,现场还发布了城子崖遗址、齐国故城、武梁祠等“跟着考古去研学——山东省十大研学打卡地”项目。
《明礼生活》

孔德民

山东省济宁曲阜市文物局局长


英俊

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学生


英俊是一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孔子学院的学生。他之前听说的孔子都是在课本上,这次,他来到曲阜,走进了孔子的家乡。孔德民在此欢迎这位国际友人的到来。

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传统文化经历了2500多年传承,已经深深融入山东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行之中。

英俊问道,“孔子的思想一直在我们身边。要去哪里了解孔子生平,学习孔子思想呢?”

孔德民为英俊,也为大家推荐了两条线路。

一条路线可以去代表儒家文化精神象征的孔庙、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孔府,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圣地孔林,在古老的建筑中聆听孔子的故事,体会儒家文化的厚重。

第二条路线是去孔子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数字展陈,再到孔子研究院来一场国学研学游。最后来到孔子出生地尼山,在尼山圣境体验“明礼生活”。

“当然,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地道的孔府菜,绝对会不虚此行。”孔德民与英俊一起发起了热情邀约,“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来山东济宁,当一天孔子的学生。”


作者:储佩君

编校:翟如月

审核:赵   昀
监制:李学良

静宁县博物馆
负责静宁县出土文物的收藏、管理、保护、展览及县内文物的调查研究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