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文摘   2024-12-02 17:28   甘肃  


社会教育情况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博物馆承载历史,传承文明。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近年来,静宁县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当前青少年课外教育需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精品展览为宣传媒介,以社教活动为文化载体,努力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静宁县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水平,近期县博物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如下汇总分析。


1.您希望增加面向哪个年龄段的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在人的素质培养上,博物馆教育有着更广泛、更持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静宁县博物馆针对4—6岁儿童主要以“知识+简单手工为主”,考虑到年龄比较小,博物馆以进校园的方式组织孩子进行一些传统游戏,传统手工;14—18岁青少年利用精品展览进校园活动,以“了解乡土文化知识+非遗”为主,开展扎染、篆刻、制作香囊等社教活动,在各学校得到了一致的好评。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7—9岁年龄段青少年对博物馆开设的社教活动需求占比最高,这就要求博物馆开设7—9岁青少年学生精品社教课程的同时,要提升“馆内教员素质+外聘兼职社教老师”的方式,大力提升博物馆社教工作质量,满足县内外更多青少年校外实践的需求。


2.博物馆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学校是否应该组织更多的博物馆内的教学活动?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小学都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并把其作为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的第二课堂。调查中显示学校应组织更多的博物馆馆内的教学活动占比93%,这就要求博物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精品展览为依托,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让青少年在闲暇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静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传统游戏与手工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3.您对县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感兴趣吗?

通过数据分析,观众对于博物馆开展的社教活动非常感兴趣占比最高,所以博物馆将会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多元化的社教活动形式,提升观众参与度。针对青少年开展专题讲座、DIY手工活动、研学活动,针对家庭群体可以组织亲子游戏,针对社会团队可以举办主题沙龙、科普知识、艺术操作比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博物馆社教活动中。


4.您最喜欢参加哪种类型的社会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观众对于历史知识类、传统文化类和科普活动类选择占比较高,因此博物馆社教活动要依托重大节日、传统节气组织开展,在馆内开展的社教活动开始之前要组织孩子们参观基本陈列展陈,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静宁的地方文化。下一步,县博物馆将以细化开展特色社教品牌为目的,开展“博物馆里找文物+博物馆修复文物”为特色的社教活动,并依托博物馆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县关工委、县科协等单位开展相对应的科普活动,如“榫卯结构”拼搭、“风车知识+拼搭”等。


5.您是否参与过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

由数据分析得知,青少年未参与过博物馆社教活动占比67%。未参加原因大部分可能是对于博物馆社教活动及博物馆不熟悉、不了解,所以极大部分观众并不知晓馆内所开展的社教、研学活动。在今后县博物馆将会利用:抖音、快手、电视、广播、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工作,以此增加观众对于静宁县博物馆的了解。


6.您觉得每场社教活动的时长多久比较适宜?

通过分析结果得知,社教活动的时长应控制在1—2小时左右,专注力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来说,人的专注力持续时间约为20-40分钟左右,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一个小时是比较长的,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孩子的专注时间,并要分析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这样才能让社教活动发挥最大意义。之前博物馆开展的活动时间基本上都是参观陈列展陈与社教活动开展需2—3小时,导致有些孩子专注力不够,失去兴趣点,所以慢慢的对于社教活动也就不感兴趣了。参观陈列展陈时社教老师需要抓住重点来讲,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讲解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在社教活动时,课件讲解就可以通过互问互答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7.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博物馆的相关社会教育活动?

通过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博物馆的游客数量最多,高达22%,博物馆会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报道,今年以来,博物馆共组织各类社教活动31场次,在中新网、新甘肃、新静宁、静宁县融媒体中心也相继进行报道,吸引了更多青少年来馆内参加活动。下一步要加大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供更多有趣和具有吸引力的内容。


8.您认为一场优秀的博物馆社教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点?

调查结果分析,对于博物馆社教活动应具备的特点分析比例相差不大,占比最高的是知识性。因社教活动主要针对人群是青少年,所以对于知识性特点要求占比是最高的。如在八月份开展了“甲骨文”体验活动,孩子们在了解中国文字魅力的的同时又能亲手操作体验“甲骨文”的有趣之处,让孩子们知道甲骨文取于天地、山水、日月、草木等时间万物,是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感知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活动具有知识性、体验性和多样性。今后应结合场地为孩子们提供古代人们的服装打扮,给孩子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活动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可以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


9.您认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对您有哪些教育意义?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中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学校”为喻,通过让历史知识和文物展陈“说话”的方式,将灿烂文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向观众娓娓道来。调查结果分析,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教育意义分析比例相差较大,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占比最高,博物馆作为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讲座、讲解和互动项目,能够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历史和科学知识;二是提高创新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占比较高,比如2024年暑期研学活动中的考古活动,带孩子们模拟远古人类制陶、狩猎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0.您认为静宁县博物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静宁县博物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中:一活动场地安排和活动时间安排占比较大,由于受到硬件设施的局限性,活动场地容纳人员较少,针对空间局限性,博物馆争取以“社教活动进校园”的方式,利用各个学校活动场所,开展博物馆社教活动。活动时间安排考虑到学生的作息时间,大多活动安排在星期六早晨。关于时间问题,在今后的活动实践中将会做出调整,尽量安排合理时间;二活动内容设计和活动受众群体占比较高,针对不同群体观众研发推出了涵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立意新颖的专题教育活动。


11.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您更倾向于?

调查结果分析,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倾向最高的是知识性内容更多,学有所获,在今后社教活动的策划方向上会更加注重专业性,如开展“制华彩衣裳”,以“知识课堂+手工体验”的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沉浸式体验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其次是体验性活动更多,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击鼓、投壶、套圈等传统游戏,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华夏传统文化的魅力。


12.影响您参加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观众参加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因素是交通不便。目前县域内已开通了博物馆公交车站点,极大便利了人们走进博物馆。目前县博物馆应充分发挥藏品的特色,提升陈列品质,加强对展品的解说和故事讲述,增加观众的获得感。在社教活动中,针对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设计以“历史文化”或“科学探索”为主题的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参与活动。


13.您对静宁县博物馆今后开展社教活动的需求和建议:

综合观众提出的意见,静宁县博物馆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今后的社教活动:一是加强馆校合作共建。积极开展“流动展览”进校园活动,安排专业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每次流动展览进校园时策划与之相搭配的社教活动,社教活动的开展应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博物馆的“第二课堂”作用;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博物馆在日常参观、社教活动、“四进”活动中,做好博物馆的宣传引导工作,同时高质量运行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新媒体,以文章+短视频的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培树特色社教品牌。县博物馆后续社教活动围绕“博物馆里找文物+博物馆里修文物”主题,设计与之相关的社教活动,打造自己的社教活动品牌;四是扩大社教参与人群。社教活动的参与人群不能局限于小学生,应扩大社教活动的参与人群,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开展与之相配套的社教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多样性;五是转变社教活动观念。由于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开展的馆内活动场次较多,但每次容纳人员较少,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将关注点多倾向于研学活动,将文物归还于自然中,这样更有利于知识传播。


编辑丨马小婷

初审丨李满强

审核丨吴鱼海


静宁县博物馆
负责静宁县出土文物的收藏、管理、保护、展览及县内文物的调查研究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