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界面新闻
组稿 | 泰山塾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TMS
马来西亚为何是“潜力股”
01
NEWS
东南亚枢纽无限潜能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城市,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上有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因为跨文化环境和华人聚集,在出海方面有更大的亲近性。
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中国奶茶品牌已经随处可见。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甚至是湘菜连锁店,早已迈开出海的步伐。
在C端品牌出海如火如荼时,技术出海也成为可行的发展路径,甚至机会更为多样。
一个值得提及的背景是,马来西亚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尚属于早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缺。因此,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诸多利好外来投资和数字化合作的政策。早在1996年,马来西亚政府就创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计划,即“多媒体超级走廊”。如今,马来西亚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4G、5G等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在向推进数字化转型。
这对于已有成熟技术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机会。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人们开始习惯用Grab打车和点外卖,不带钱包出门;与之相应地,当地企业需要追赶数字化的进度,不仅限于“复制中国模式”。
02
NEWS
被疫情加速的数字化
以华为、中兴通信等为代表的ICT企业,是第一批走向马来西亚的出海选手。2000年初,它们将通信设备带到海外市场,参与了多个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起,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厂商也陆续出海。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代表,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蚂蚁集团等公司,近些年通过建平台、投资、技术支持等方式布局马来西亚市场。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中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当地数字化的建设中。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电子支付。
一位吉隆坡本地居民告诉界面新闻,疫情之后,无现金支付在马来西亚加速推广,现在他已经可以实现不带钱包出门。当地人常用的打车和外卖软件“Grab”也可以绑定当地电子钱包和支付宝。但在五六年前,这是当地人无法相信的情景。并且,吉隆坡商户一般采用聚合型二维码,这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当下在马来西亚电子支付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公司是TNG Digital(TNGD)。马来西亚的3200万人口中,TNG eWallet用户占比60%以上。
从模式上来说,在马来西亚推广电子支付的路径和中国十分相似,需要烧钱和疯狂地推。区别于中国的是,马来西亚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使用习惯比较成熟,但有很大一部分完全使用现金交易的小商户,这是推广的突破口。一位出海公司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东南亚市场线上零售的比例只有不到20%,大约50%集中在中小商家渠道。
据TNG Digital CRO符永锦介绍,当时在马来西亚市场,并没有很领先的eKYC(在线核身技术)。而他们的需求在于简化流程、高准确度以及成本控制。蚂蚁数科旗下的安全科技品牌ZOLOZ也在此时发挥了作用。达成合作后,75%的TNG eWallet的用户通过ZOLOZ提供的eKYC在线核身技术完成了注册,基于此,核身注册进度大幅提升,人工审核数量下降了近80%。
数字金融服务是蚂蚁集团过去积累下来的“中国经验”,蚂蚁集团更是将风控的能力和工具带给了马来西亚,帮助当地预防了诸多线上支付风险。2019年,蚂蚁集团和马来西亚国民公交卡企业TNG合资建立了TNG Digital。这让蚂蚁数科的出海更加顺理成章。
同样被疫情加速的数字化领域还有AI和电商。早在2019年,商汤科技就和马来西亚科技公司G3 Global及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马来西亚首个AI产业园。2022年,商汤科技为当地提供了不少测温和抗疫方面的解决方案。
电商方面,马来西亚用户也在疫情后培养了更多线上消费习惯。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IcT电子商务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为23%,同比增长14.88%,疫情过后市场规模持续上涨。2022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新增三大站点,其中之一就是马来西亚站。
03
NEWS
APP,新蓝海
2012年,马来西亚华人陈炳耀和陈惠玲创立了Grab,如今其从打车软件发展为集合外卖、打车等多项服务的超级APP。而它背后的股东也包含了中国企业滴滴。
在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同领域的企业都渴望成为“Grab”。踏过移动互联网历程的国内公司嗅到机遇,在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复制“中国模式”。
今年6月,一家成立了50年的马来西亚公司Kenanga Investment Bank Berhad(肯纳格投资银行)即将上线马来西亚第一个综合金融服务APP。
吸引马来西亚企业复制中国APP模式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中国企业既有的技术经验,某种程度上也会帮助其拓宽中国及国际市场。
实达集团在今年推出了超级APP “Setia go”,应用中集成了房产管理、生活服务、购房交易、营销推送、会员权益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中马两国共同设立了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实达集团也在其中布局了相关业务。
实达集团称,他们希望向中国房地产的公司学习,因而需要技术具有稳定、敏捷的支持能力;同时,其选择也有国际化发展策略的考量。他们需要的数字技术不只是复制中国经验,还要有本地化适配的能力。
不过,即使是在看似蓝海的东南亚市场,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
马来西亚用户和中国用户依然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电子支付上,本地居民的使用习惯是宁愿多输一次验证码,也不愿意为了便利增加安全焦虑。
本土化适配是技术出海时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企业必须尊重当地的语言、政策和业务模式,也要通过当地合作伙伴去拓展市场以及做技术适配的交付工作。
为此,招聘当地人才也称为中国企业在出海时的策略之一——照搬中国团队和模式行不通。当下,跨境电商往往选择在当地招聘本地团队;技术厂商同理,出海当地的技术公司也都在加速招聘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的本地员工,岗位要求之一就是熟悉当地市场,能够“因地制宜”。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仍处于数字化的初期阶段,加之国情的不同,企业的需求并不简单。对于技术出海的中国厂商而言,挖掘机会之后,如何找到竞争点、与当地服务商合作,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结语
Co n c l u s i o n
中资企业如何抓住马来西亚发展机会?
12月8日-12月14日,
马方老师将带队前往新马游学!
添加小助理了解详情~
/
/
微信号|taishanyz
添加助理|了解更多
扫码进入马方老师粉丝群
请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