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收费长文蛇年将至,细说“蛇牌撸子”——德国绍尔M1913手枪以及它的后代的配套免费阅读内容,是对收费长文的拓展和补充,强烈建议读者们读一读收费长文,收费文章点进来,蛇年闷声发大财!
在昨天“蛇牌撸子”长文封面,彩云用了一张漂亮的照片,在一堆德语文件和一台老式打字机中间,摆放着一把蓝哇哇亮闪闪的绍尔M1913手枪,如果将图片放大,依稀能看到枪的套筒上有“R.F.V. 1871”的刻字。
“蛇牌撸子”收费长文的封面图
其实这把枪有许多更清晰的图片,它是一个外国枪械收藏爱好者的藏品,这个R.F.V.是Reichsfinanzverwaltung,(德)帝国财政部的缩写,代表这把枪曾属于德国财政部。那么,财政部这样一个文职部门,怎么会有枪呢?这就得从德国财政部的行政职能说起了。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自1871年就成立了,但一开始德意志帝国都没有统一的中央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其直接税的征收由各邦州自行管理,各邦州都有自己的税法和税务管理体制。这种松散的状态与俾斯麦首相的政治思想有关,他认为德国应当统一,但帝德中央政府是各邦各州的财政负担,所以规模越小、结构越简单越好,虽然帝德中央政府征收关税和一些货物税、运输税,但无法征收直接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由各邦的所谓 “预缴税款 ”来弥补。到1879年7月,德意志帝国才成立了帝国财政部,成为全德财政税收的最高主管部门, 1906年起征收遗产税,1913年起征收财产税和军费税,至此帝德中央政府才开始对各邦征收直接税,但一直到一战结束,德意志帝国的财政税收依然呈现各邦自行其是,松散化的特点。到1919年10月,魏玛共和国成立帝国财政部(Reichsfinanzverwaltung,尽管魏玛共和国没有君主,但依然称“帝国”,Reich),德国才建立现代意义上中央到地方统一的财政税收制度。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帝国财政部的权力得到强化,包括所得税、关税在内最丰厚的税收由中央直管,并加强了对地方税务部门的领导。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条约》让德国背上了沉重的赔款负担,中央政府只有将财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一套高效的征税机制,才有能力支付战争赔款。魏玛共和国财政部徽章
在建立统一高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同时,魏玛共和国也相当注重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魏玛共和国宪法中有大量涉及经济制度的条款,有别于传统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小政府”、“政府只是守夜人”的思想,因此魏玛宪法也被称为“经济宪法”(不要忘了,彩云是法学僧)。由于财政部的权力相当大,涵盖了财政、税收和海关,也承担了税务警察、海关警察的职能,不是一个单纯的文职部门,所以财政部的税务执法人员自然就配发了武器。财政部是在1927-1934年期间开始对自己掌握的武器进行登记编号的,因此这个“R.F.V. 1871”的编号应当是这个时期刻上去的。这把绍尔M1913的弹匣底部也有编号,1871后面有一个I,因为随枪配两个弹匣,但编号为1871 II的弹匣已经找不到了。
除了这把绍尔M1913手枪,魏玛时期的财政部还装备过其他武器,比如德莱塞M1907手枪、、毛瑟M1914手枪、瓦尔特PP手枪等。一把有R.F.V.编号的瓦尔特PP手枪,曾经也属于德国财政部。由于德国海关也属于帝国财政部管辖,执行口岸巡防和边境水上稽查任务的海关警察还装备毛瑟C96手枪、Kar.98k卡宾枪等威力更大的武器,这已经不是税务执法办案需要的武器,而是口岸边防警备队了,整个一德国税警总团,不知道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带财政部R.F.V.编号的毛瑟C96手枪
一支Kar.98k卡宾枪,托底板上的R.F.V 830说明它曾经也属于财政部。
到纳粹党篡权建立极权制度之后,原本就权力很大的财政部也成为纳粹侵略扩张政策的帮凶,压榨社会财富为战争机器出力,直至纳粹德国政权覆灭。所以这把带魏玛德国财政部编号的绍尔M1913手枪背后,其实是德国财政税收制度的一段历史。大过年的
打个赏,请我喝杯啤酒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