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鳅钓个鱼就被判刑了?我用蚯蚓好了!”男子因钓鱼被判刑,还被判万元资源修复费,网友称:“你用蚯蚓也得判!”,法院是这样判的!

文摘   2024-10-29 08:01   山东  

谁说钓鱼是一项休闲娱乐?

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两名男子因使用活泥鳅钓鱼,竟然双双获刑。

一个被判拘役四个月,另一个被判拘役三个月,两人还被判处缓刑。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还需要共同支付上万元的渔业资源修复费用。

这起案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表示:用活泥鳅钓鱼也能获刑?

那我换蚯蚓总可以了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案例回顾

2023年春季的一个清晨,张某和李某相约来到盐亭县某水库垂钓。

与普通钓鱼爱好者不同,他们特意准备了数百条活泥鳅作为鱼饵。

两人采用一种被称为泥鳅打窝的特殊钓法,将活泥鳅投入水中,利用泥鳅的游动和气味来吸引大鱼上钩。

这种方法极其奏效。短短几个小时内,两人就捕获了大量鲶鱼、鲈鱼和翘嘴鱼。正当他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巡逻的渔政执法人员发现了这一情况。

经查,张某和李某在此前的三个月内,曾多次采用这种方式在当地水域进行垂钓。每次他们都会携带大量活泥鳅,通常在100条以上。据统计,两人共计使用活泥鳅超过1000条,捕获各类鱼类数百斤。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这种钓法对水域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产专家评估认为,活泥鳅作为鱼饵不仅会过度吸引肉食性鱼类,导致某些鱼种数量骤减,而且投放的活泥鳅若存活下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如果死亡,腐烂的泥鳅尸体还会污染水质。

案发后,当地渔政部门立即展开调查。经过详细取证,确认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当地水域生态系统。 专业机构评估显示,仅修复受损的渔业资源就需要花费1.2万元。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相关规定,禁止使用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

四川省地方法规明确将活饵钓鱼列入禁用捕捞方法名录。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水域生态平衡,防止因过度捕捞或不当捕捞方式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本案中,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构成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他们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且次数多、数量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法院综合考虑案件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对两人分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七个月)和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责令共同承担1.2万元的渔业资源修复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活泥鳅钓鱼被禁止,任何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的捕捞方式都在法律规制范围内。虽然使用蚯蚓作为鱼饵的情况与活泥鳅有所不同,但如果采用不当方式或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同样可能触犯法律。

在进行垂钓活动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合法的捕捞工具和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往期回顾

湖南,一女子花10800买了6瓶茅台,付完钱刚出店门就被店员追上来,把酒抢走摔在了地上,女子不解,认为其卖的是假酒,随即报警!

太毫无人性了!老太太无儿无女,有2套北京二环的房子,老人去世后,远在国外的侄女赶回国,为了继承房子,挖坟掘墓,表演安葬,法院判了

广东,男子因出轨,被妻子要求将1000万的房产转到未成年的儿子名下。谁知儿子成年后将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这些年的租金710万元

太不要脸!浙江,两姐妹各出了30万给父母买房,父母去世后房子卖了120万,两姐妹分钱时,一分钱没出的弟弟蹦出来也要分钱。法院判了

E

N

D

孤舟笔记
孤舟独行,笔记人生。记录生活点滴,感悟世间冷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