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写】《教考衔接视域下“沉淀溶解平衡”高三复习探索——以铅蓄电池的回收为例》写作分享

文摘   教育   2024-10-23 09:29   陕西  

作者说写




尊敬的读者,您好!我是《中化参》杂志的作者王燕,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与申燕博士共同创作的文章——《教考衔接视域下“沉淀溶解平衡”高三复习探索——以铅蓄电池的回收为例》,该文发表于《中化参》2024年第10期上旬。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篇文章的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

在我们着手准备这节课时,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对水溶液体系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盐类水解”的复习,他们能够较好地运用化学平衡知识来分析水溶液的相关问题。然而,通过前测问卷,我们发现学生们在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挑战:一是从定量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二是对以图像形式呈现的沉淀溶解平衡信息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为此,我们选取了2022年全国乙卷中的铅蓄电池回收工艺流程题作为教学载体,其“脱硫”“酸浸”和“沉铅”三个步骤与“沉淀的转化”“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生成”三个核心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在“脱硫”环节,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平衡常数的各种定量计算来寻找合适的脱硫试剂,从而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了两种物质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的判断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的化学平衡观念。

在“酸浸”环节,我们则借用了GeoGebra软件,通过函数图像的不断进阶转换来寻找合适的酸浸条件,以此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这一过程中,我们聚焦于多种离子共存体系的pH调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图像信息来优化实验条件。

而在设计“沉铅”环节时,我们鼓励学生从更高维度出发,综合考虑双水解、氢氧化铅和碳酸铅的分解温度、环保及回收铅的年产量等因素,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这节课学生们不仅解决了一系列真实的问题,也深刻理解了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知识在考试中的应用与考查初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化学素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实现了教学与考试的共融互促

感谢您的收听,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分享的文章发表在《中化参》2024年10期上旬。

各位《中化参》的作者朋友们也可以通过以上简短语音的方式分享在《中化参》发表文章的创作心得,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包括:说明文章发表在《中化参》上旬哪一期(2024年中化参上旬发表的文章),文章的创作背景、思路,主要内容提要以及文章会给读者带来哪些启示,侧重分享文章创作思路的形成过程及成文手法。

2.语音时长在2分3分钟,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声音洪亮、无背景杂音等。

3.语音格式支持mp3、wma、wav、amr、m4a,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4.语音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hchkld@sina.com,联系人:刘编辑 029-85252731)。

我们将不定期推送征集到的优秀语音分享,以帮助广大教师了解教研论文的成文思路及内容组织方式,提高教研写作能力。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积极踊跃投稿,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编辑:刘   琪

                                                                                                        复审:郭晓晨

                                                                                  终审:王军翔

点击购买期刊


更多精彩内容: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为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自1972年创刊至今,始终以其卓越、实用的内容服务于中学化学的教与学,受到了全国中学化学教师的信赖和追捧,享有“哪里有中学,哪里就有中化参”的美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