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秦英林、朱共山论道:科技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财富   财经   2024-12-21 11:56   北京  

新的科学技术方兴未艾,全球化的前景也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文彤

编辑|马吉英

图片来源|中企图库

12月13日~1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

在15日下午举办的“论道全球化”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紫檀作为主持人,与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一起,分享对全球化的最新特征、技术创新对全球化的影响等话题的思考。

以下为精彩观点:


1.新的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创新要坚持一把手工程,公司内部的创新一定是董事长亲自带领,对成败要担全部责任,不能怪罪、抱怨这些参与者,更不能把这个错归在创新者的头上。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创新,才能够持续创新。

3.企业需要技术全球化、品牌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才能不是一时的机会主义占有市场,才能够长期占有市场。

4.过去我们主要是强调延长产业链,使其成为全球性的产业链,现在大家更重视补链、强链,另外就是强化具有高科技含量、带有引领作用的产业环节。

5.全球化的企业不一定是要走出中国的企业。如果这个企业的生产、治理和运作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最终的产品是符合甚至超过国际质量标准的,这种企业也是国际化的企业。

6.ESG的排名代表你的社会责任,现在已经不是不做不行,而是做了还不行,要做好要做优。

以下为对话内容整理(有删减):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紫檀:如何看待全球化的新特点,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趋势当中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呢?

龙永图: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全球化的新特点。第一方面是关于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大家过去都知道,推行经济全球化主要有三个力量: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科技力量。

过去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差不多30年的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直到2008年。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对推动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推动的力量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最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

现在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方面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谁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我们认为是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过去那么多年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跨国企业主要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当然今天他们依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但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出现了很多大的跨国企业,成为推动全球化新的力量。    

第三方面,经济全球化实现的形式,过去一直是以构造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为重要的形式,就是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产品、每一个行业打造出连接全球企业和国家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现在这个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系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很多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的,现在变成区域布局。过去我们主要是强调延长产业链,使其成为全球性的产业链,现在大家更重视补链、强链,就是在一些关键性、全球化产业的重构中注意补足过去一些短板,另外就是强化具有高科技含量、带有引领作用的产业环节。

现在大家觉得全球化受到很大的冲击,全球化会不会逆转?我认为不会。因为现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的力量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力量,这个力量发展得很快,所以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我们现在看到新的科学技术方兴未艾,那就说明全球化的前景也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另外,过去只靠一部分西方的跨国公司企业推动全球化,现在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企业进入到全球化的主流中来,而且这个势头越来越大。    

紫檀:什么样的企业是全球化的企业?企业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

龙永图:所谓全球化的企业就是具有全球竞争能力,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这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另外,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中占一个环节,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哪怕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小的螺丝钉,或者生产这个零部件的性价比最好的企业,这种企业也是非常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的企业。

还有一种企业,就是像牧原这样的企业,虽然并没有在全球布局养猪,但是他在国内养猪行业中做得最大、做得最强、做得最好。因为他在做自己企业的时候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

所以全球化的企业不一定是要走出中国的企业。如果这个企业的生产、治理和运作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最终的产品是符合甚至超过国际质量标准的,这种企业也是国际化的企业。出海只是实现我们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途径,它不是唯一的途径。   

关于全球化:技术领先才能生存
紫檀:如何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新格局,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秦英林:我们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养猪规模比较大,更关注粮食饲料从哪来。全球粮食种植向中国输出饲料资源,我们是受益者。全球大豆年产量3.8亿吨左右,其中有1亿吨卖给了中国,使得我们养猪、养鸡、养牛能够顺利生产,让中国14亿人肉、蛋、奶的供给,保障菜盘子、肉盘子丰富起来。所以,对全球化我们应该开放、珍惜、维护这些资源,才能得以持久。

中国市场是全球化的推动者,今天我们的粮食来自全球各地,我觉得全球化必不可少,我们眼前离不开。当然其他国家也需要我们,这是一个相互成就、互利共赢的格局。我们一定要积极参与,共同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构建新的商业文明做贡献。

朱共山:第一,你的技术是不是在全球化中有竞争力,你的技术是领先的才能在全球市场化当中生存。我们是一个制造大国,美国、欧洲或西方很多的国家正在建设强链、补链、生态链,如果我们还是通过内卷的方式想活下来,机会是很少的。无论是在国内的企业还是走出去的企业,要活下来、生存下来,唯一能依靠的还是科技。

第二,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国家要重视由中国制造世界标准,标准制定权不在你手上还是不行的。一流企业制定标准,制造大国要制定全球的标准。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家去,要融入这个国家,首先要融入它的生态,这个是未来我们走出去非常重要的一点。

关于创新:要坚持一把手工程
紫檀:为什么创新如此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打造全球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坚持创新发展?

龙永图:现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新的科学技术,我们的企业如果想要有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首先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

科技创新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一,大家都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技术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是有内在逻辑的。高科技需要高投入,高投入需要高回报,高回报需要大市场。我们中国有高科技产品的大市场。当前的形势下搞科技创新,对于我们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保持国际竞争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紫檀:企业如何做到高速增长?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哪些经验?

秦英林:谈到创新,虽然养猪是传统产业,但是创新一直伴随着我们。

回看过去高速增长,我觉得好像是机会占8分,技术弱一点也可以;一旦把规模扩起来之后,要活下去发现技术要占8分。如果在狂奔的路上,技术没跟上,企业就进入困顿,就没法活下去了。

技术从哪来呢?技术是靠创新。创新怎么来?分主动和被动。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
企业有被动的创新,比如非洲猪瘟来的时候,逼着我们去做一套能够抗非瘟的猪舍,如果做不出这样的猪舍,当下就活不下去了,生死存亡间逼迫我们做创新。

另一个是主动创新。我们能够活下来的时候,还想活得更好,带着昂扬激情用更大的目标做创新。这两个状态是不一样的,我更期望是第二个,主动创新,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我们受益非常大。

对创新我们要坚持一把手工程,公司内部的创新一定是董事长亲自带领,对成败要担全部责任,成了是你的工作,如有失败,全公司、全集团要把这份失败毫无遗留地担下来,不能怪罪、抱怨这些参与者,更不能把错归在创新的头上。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创新,才能够持续创新。

紫檀:目前为止令您的企业最骄傲的一项创新技术是什么呢?

秦英林:太多了。比如,养猪又臭又脏又累,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猪舍让它不臭不脏呢?我们设计的猪舍空气是经过过滤的,过滤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外科手术空气过滤标准一样,能够把灰尘、细菌、病毒都拦截下来,使我们的猪在无菌健康环境生长。

我们每头猪都有自己的新风系统,就像飞机新风一样,母猪珍贵一点,有三个通风孔对它吹风,夏天热的时候,像三台小风扇,分别吹头部、吹腰部、吹屁股,天热的时候喷点水就是淋浴了。说起来好像是在讲童话一样,这也是被逼的。如何让猪呼吸的空气不带病毒,邻居的猪发病不感染“我”,不呼吸别的猪呼吸过的空气。还有过去一到夏季,大量的猪热的身体衰竭,现在这套新风系统就解决了。

还有臭气问题,谁能够把养猪场出的风收集起来、臭气除掉?这非常艰难,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把猪场所有猪呼吸的空气,包括其他气味收集起来,进行灭菌除臭处理。

紫檀:这就说明细节决定成败。那对于你们企业有没有周期性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呢?

秦英林:如果把技术放在首位,周期的问题应该是个小问题。我们讨论周期的时候是规避风险,而不是说生死存亡。回头总结发现,是我们持续在技术上创新,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周期过来是波动,而不是生死存亡,我认为穿越周期还是靠技术、靠创新。
关于ESG:光做了还不行,要做好做优
紫檀:在国际上往往会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方面来评估一个公司的可持续性的经营,以及对于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也就是大家统称的ESG,ESG是中国企业要接轨世界的重要指标吗?有这么大的必要性吗?

龙永图:这是关于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过去衡量一个企业好坏和全球市场地位,主要是衡量产品、品牌、全球市场份额。但是这些年来,整个世界对于企业衡量的标准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不仅仅是看一些经济标准、利润标准,现在要看一些社会行动标准,所以就出现了所谓ESG,关心一个企业对环境的态度、关于社会责任是怎么考虑的,还有公司治理。

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化企业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考验企业在行业的竞争能力,品牌价值,也必须考虑一些价值观念的企业实践。所以我今天邀请来两个企业,他们在社会治理方面应该说都做得很不错。秦总的企业在减排方面做得很好,在环保方面,牧原已经是非常具有环保意识、环保竞争能力的企业。公司治理现在也很重要,我们不仅仅是要关心公司的治理结构,更要关心员工的利益,他们能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现在国际上关于劳工标准的问题讨论很多。实际上这是我们衡量企业的有关社会标准。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已经按照国际ESG的标准在进行,所以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企业不仅仅是关注经济指标,也关注社会指标,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

紫檀:两位企业家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在全球治理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接轨国际ESG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

朱共山: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绿色生产的底层逻辑就是ESG。我们现在在海外销售的产品,ESG的排名代表你的三位一体的公共责任,现在已经不是不做不行,而是做了还不行,要做好要做优。这几年在ESG的全球排名中,协鑫是佼佼者。光有一个ESG的报告还不够,你有没有自己未来的大型集团公司的碳因子库?而你这个因子库能不能和全球化、中国一体化形成生态,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建议所有的企业家、企业要尽快行动起来,积极参与ESG行动,成立ESG的专业部门,要对ESG进行考核。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
秦英林:环境、气候变暖,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全球治理中中国企业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降低碳排放。

2023年,牧原绿色低碳行动方面共计减少434万吨CO₂e,每公斤猪肉碳排放为0.964kgCO₂e,较欧洲先进国家碳排放1.15kgCO₂e,降低了16.2%。在这方面,受到了全球的尊重。

在接轨国际ESG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是被迫减排,更重要的是坚定信心,只要想办法总有无穷的妙办法,帮助我们减排。

例如牧原在东北黑龙江的无供热猪舍,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猪舍内温度达到25度,让猪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节省大量燃煤,在减排方面做出了贡献。

我们要带着必胜的信心,参与到国际ESG体系中。
面对全球化,有哪些建议?
紫檀:如何看待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布局?您所在的行业,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具备怎样的全球竞争力?如何抵抗、抗御周期?

朱共山:全球化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一样,我们的产品一定是有全球化的市场才去开这个工厂,如果我开这个工厂产品就是在本国销售的,那一定是一个传统产业。像我们新能源行业,面向的就是全球化的市场。我们现在30%的产品是在本国销售,70%的产品销往海外,不选择这样,你在本国制造根本没钱赚,这就逼着你要走出去,这就是战略。

企业需要技术全球化、品牌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才能不是一时的机会主义占有市场,才能够长期占有市场。我们要做百年企业,做中国走出去的领头企业,要有长期战略、定力和执行力。   

紫檀:企业家如何决策是否要出海?

龙永图:我觉得我们企业出海不应该为出海而出海,我们要思考一下企业为什么出海。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觉得企业出海大概主要有这几种考虑。一是寻找新的市场。因为我们国内产品生产越来越多,国内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疲软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要到国外去寻找新的市场,再加上过去一些产品能够出去,但是现在由于受一些国家的政策影响,我们要绕过一些国外政策。为了保住我们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选择企业出海。

第二是寻找新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现在我们的人力成本比东南亚很多国家、更不要说非洲国家高很多。为了寻找一些更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寻求一些高技术的人才资源,企业要出海到一些发达国家去。

第三是寻求一些新的全球布局。因为全球产业链在不断重构,企业出海的时候是为了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一些需要,这也是构成现在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到其他国家去分享我们这些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红利。

面对企业出海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一是要积极,二是要理智、要慎重。因为过去企业出海失败的教训也很多,我们要吸取教训,使我们中国企业出海成功率更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企业出海都成功,但是至少我们要保持一个相对高的比例。    

秦英林:我们主要业务在国内,出海机会和空间相对比较少,比如(养猪相关的)现代装备、智能化装备,别的国家能用得上的(产品有出海)。

为什么要出海?仅仅是为了利润吗?如果不能够成就别人,不能够帮助别人成功,我觉得出海可能不会达到预期,我们是这样定位的。

未来企业应该是国际标准,创新自强,才能够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竞争力。

朱共山:第一,我认为新能源在全球刚刚开始发展。像太阳能,2006年、2007年一度电是5块钱,现在一度电是1毛多,风能也就两毛钱左右,储能已经到了三四毛钱。

第二,我们过去的先进装备主要来自发电。随着我们的绿电生产到一定阶段,大概3~4年左右,氢能源就发展起来了,我认为绿色化工在“十五五”以后会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我们的AI技术、算力是新的市场。我认为在新能源领域全球刚刚开始,我们前途无限。但是怎么去做、路怎么走,我们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

不单是战略精准、技术先进,还要投对地方。有很多希望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认真评估好你的人力。另外,无论如何要记住你在中国成功了,不代表你到海外也成功,那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游戏规则。

随着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各个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他们在悄悄地建设他们的强链、补链。对我们的中国企业来说,下一个周期走出去的难度更大,风险性更高,所以我建议我们要加快出去,最好大家组团出去,要发挥协会的作用,以头部企业带动一批企业,把大家的成功经验共同分享。

过去我们是通过产品出口,未来要坚持投资出口,我们要到国外去建厂。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  审校:吴莹  制作:姜辰雨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中国企业家杂志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