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过往,序起新章。转眼间2024年已翩然而去,时光见证了这一年,全体南昌地铁运营人全力以赴的奋斗脚步。即日起,运营分公司官微推出【回眸2024】专栏,用年度系列“关键词”,带领大家重温这一年的“不凡”,在盘点回望中凝聚接续奋斗、勇毅前行的力量。
本期我们聚焦
“南昌地铁运营之创新赋能的技术发展”
2024年
运营分公司坚持
以运营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地铁运营为宗旨
遵循实用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原则
积极探索行业先进技术
有序开展科研创新、智能运维
技术QC、技术改造
等多项技术工作
不断激发公司技术创新活力
运营分公司科研工作在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至今通过集团立项科研项目共计13个,涵盖了车站节能降耗、车辆智能检测监测、智慧维保体系研究、线网客流精细化分析与预测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已完成结题项目5个。2024年完成《基于国产PLC的南昌轨道交通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项目研究,发表论文2篇,通过国产PLC替代整体设备实现降低投资成本约15%。项目研究成果为轨道交通行业PLC国产化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PLC国产化奠定基础。
为减轻电客车人工巡检劳动强度、提升巡检效率和精度,运营分公司研制地铁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实现对地铁车辆底部、车侧的自动化、高精度检测与诊断,其中异物、关键部件丢失、变形松动等识别准确率可达99%,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120万元,推进南昌地铁运维模式的智能化升级,并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三等奖。
为有效解决轨道人工巡检效率低、原始数据无有效记录等弊端,运营分公司研制上线车载轨道高速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在列车上安装该系统,实现对钢轨、口径、轨道板缺陷等自动识别,检出准确率95%以上,误报率小于5%,并利用5G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利用日常运营时间开展巡检,不占用夜间人工点,高效、精准的完成轨道各项巡检工作,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75万元。在提升运营智能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南昌地铁运营安全。
2024年,运营分公司技术QC共有109项研究课题、6项成果推广课题完成结题。一是在现场设备功能优化、历史数据运用、工器具发明改良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有效提升了运营生产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二是在备件、耗材自主生产方面取得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已实现通用电源、闸机导向模块、电客车LED灯板的自主设计和零星制造,既提升了员工技术能力,也打破了技术垄断,后期推广可显著降低备件耗材成本;三是设立三个课题赛道,所有课题分赛道评比,提升了竞争公平性;四是取得了“一种用于地铁车辆齿轮箱润滑油加注的移动式加油设备”、“一种电子综合测试工装”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增强了运营分公司科技水平。
截至目前,运营分公司技术QC活动已经连续开展6年,共有322个课题立项开展,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在1000万元以上,共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5个、软件著作权1个。
2024年共开展了11项技改项目的实施、完成了5项技改项目的验收。一是搭建线网汛情监测与应急处理平台,实时监测重点区域水情,利用数字化预案实现统一协调处置,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大力保障了运营安全;二是促进视频监控系统部件升级换代,满足了公安部反恐规定的存储天数要求,为公安维稳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对大客流车站闸机的改造,缓解了客流量压力,进一步保障了乘客的出行安全,提高了运营服务质量;四是通过对线网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实现远程控制、对接触网停电挂接地线作业实现可视化接地操作管理系统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运营检修效率、抢修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回眸2024
运营分公司
锚定技术创新目标任务
聚焦科研项目、拓展智能运维
深化技术QC、推进技术改造
展望2025
运营分公司将围绕
深化自主创新
比肩行业先进
促进成果转化
精进不懈、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让技术创新成为南昌地铁运营
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来源:生产技术部 张雁茹
编辑:汤 洁
校对:徐玲婕
审核:赵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