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野兽生活的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方便各位学习,我们会陆续选取鸡侠访谈各领域专家的视频,整理成系列文章,发布在「野兽生活」公众号,供伙伴们阅读、收藏。
以下文字,是鸡侠专访王汉男博士系列文章第3期。
这一期访谈,王汉男博士将继续讲述人类历史的演化过程,并对食谱扩大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等问题做相关分享。
如果你还没看过相关视频,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去看视频版专访。
鸡侠: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说到人类大脑的发育,是不断地随着饮食而变化的。大脑逐步进化,使我们的脑容量越来越大。
很多人类学家认为,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来说,人类都是早产儿。其它哺乳动物在生下来之后就会跑、会跳,并能很快地觅食或自理。
但人类则需要怀胎十月,并且,在出生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需要一个很漫长的哺乳照料过程。
如果等婴儿完全发育成熟再被生出来的话,会很危险,发育成熟后脑袋太大,会导致母体分娩不出来。
王汉男:是的。
鸡侠:人类为了直立行走,只能让婴儿提前出生并在体外继续发育。
王汉男:在基因水平上,我们人类的骨盆结构是非常保守的。这一结构,形成了人类早产的演化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保守结构延后了我们人类的发育期,也是我们人类高度 k 选择的一大表现。
鸡侠:明白。
王汉男:发育期延后会让生物学寿命更长,所以,早产对我们人类的寿命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鸡侠:农业社会之前,那些长时间狩猎采集的人在打到猎物后,会优先选择吃什么食物?
王汉男:在象、犀、牛、马、鹿、羊、猪以及貘大量存在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吃这种高价值的、脂肪含量较高的大型动物。这些大型动物的皮下脂肪、肢骨以及骨骼中含有大量脂肪。
骨骼的长骨中就含有大量骨髓。我们要知道,骨髓中绝大部分都是脂肪,并且,其中还含有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
此外,人类还会食用这些动物的大脑,动物大脑中含有很多的OMEGA-3脂肪酸。食用大脑也是我们人类获得OMEGA-3脂肪酸的主要途径。
鸡侠:当时,人类通过吃动物的大脑来获取OMEGA-3。
王汉男:对,这也是我们人类大脑发展的契机。简单来说,就是以形补形。
鸡侠:说实话,历史上,地球上也没有多少地区能吃到那么多的深海鱼类。
王汉男:是的。我们人类和小型动物比如飞禽、水产发生关系的时间非常短暂。
不过,地中海地区因为有独有的地中海气候,所以,当地的食谱扩大化会发生较早一点,可能在 10 万年或者更早的时期。
不过,现在仍然有一些欧美国家的人,会对水产等一些扩大化食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鸡侠:之前你说,骨髓是人类的肉罐头。
王汉男:对,以色列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证明,骨髓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至少3个月。冰期环境会伴随温度下降,那骨髓的保存时间会更长。
骨髓可以当作我们人类的肉罐头、脂肪罐头、热量罐头来进行营养的补充。
鸡侠:把骨头储存起来,什么时候没吃的了,就可以砸开来吃骨髓。
王汉男:是的。我还要补充一下,在食谱扩大化的过程中,有一类食物是具有争议的,那就是禽类。在北京猿人阶段,他们通常取食的是鸵鸟。
史前的鸵鸟大概是在1万年前左右灭绝的,北京猿人时期的鸵鸟体型非常大,是现今最大鸵鸟的2倍左右。
不过,我们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只局限于食用鸵鸟这样的大型鸟类。像飞禽或者更小的麻雀不太好抓,捕捉它们需要前置的技术需求,比如利用弓箭、网等工具,所以,它们跟人类发生关系的时间非常短暂。
鸡侠:这就是所谓的最优觅食策略,花最少的体力、成本和时间来获取最多的营养。
王汉男:为了降低成本,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还驯养了狼,来帮助自己狩猎小型动物。现在人类吃的鸡肉、鸭肉这些,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我们人类的食谱范围。
不过人类之前取食过鸵鸟,会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虽然它们不在我们人类的食谱范围,但在没有过敏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吃一些。
鸡侠:所以,人类在进化的这几百万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吃高脂肪的红肉为主。其实就很接近我们现在的低碳生酮饮食,是我们人类真正适应的一种饮食方式。
王汉男:生酮饮食的营养结构,和我们人类演化的方式是类似的。
鸡侠:是的。尽管有些人说它是极端饮食,但这才是人类真正吃了几百万年的饮食方式。
王汉男:对,如果从营养结构上看,生酮饮食确实和我们演化史所呈现出来的营养结构相似。也不能说它极端,毕竟这种饮食方式是可以长期执行的,终生执行也没什么问题。
鸡侠: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可以执行低碳生酮饮食了吗?
王汉男:理想状态下,人类在生长到3-4岁断奶之后,就可以终身执行纯肉的低碳生酮饮食了。终身执行低碳生酮饮食可以延后发育期,使生物学寿命更长。在我看来,如果再加上现代医疗共同作用,那他们的寿命将不可估量。
鸡侠:很多人会问,原始人的寿命远远达不到现代人的水平,为什么总是拿原始人的饮食方式作为低碳生酮饮食的证据呢?
王汉男: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么考虑。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下,史前人类处于食物链较低端,可想而知,必然会有很多天敌.
人类是纤细型的灵长类动物,通过取巧来生活,很容易遭受野生动物的攻击,就算是依赖工具防身也难免会受伤。在这样的自然野生环境下,生物学寿命也会大大减短。
鸡侠:当时也没有医疗条件。
王汉男:是的,这也会导致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例如难产或者因意外造成感染而导致死亡,这也都是原始人寿命不长的原因。
鸡侠:也就是说,原始人寿命短更多是由于意外死亡导致。那现代人的寿命比原始人长很多,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是医疗条件人为拉长的?
王汉男:古人类学家根据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骸骨分析得出,他们的饮食中肉食占比非常高,营养水平都良好。
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取食了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导致他们患上了龋齿。龋齿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也对它们的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分析完农业经济(5000年前)之后的人群骸骨后发现,这一阶段人类的体质出现了显著的退化。
鸡侠:我们现代人寿命虽长但不健康,会出现大量疾病。
王汉男:对,这都是现代科技造成的后果。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为现代人的寿命做出了 80%-95% 的贡献。
如果去除它们给人类带来的作用,那我们的平均寿命将远不如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我认为,如果没有了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全球能够顺利活到成年的人可能会少之又少。
鸡侠:虽然,人类适应了几百万年的肉食饮食,但现在还是无法避免进入高碳水社会。人类想要重新适应一种新的饮食方式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王汉男:我们现代人的主食都以高碳水为主,这其实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自然界中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少,不足以维持我们人类生存,为了生活和繁衍更多人口,才慢慢有了农田、果树林等。
鸡侠:在我看来,我们的基因能否适应一种新的饮食方式,是有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的。不适应这一饮食方式的人就会被淘汰,无法留下后代。
王汉男:通过医疗和卫生手段,现在几乎消除了自然淘汰机制,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
鸡侠:有了医疗条件,每个人都能成年,并且,只要想生孩子就都有机会生。
王汉男:是的。
鸡侠:即便不适应高碳水饮食或者患有疾病,也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改善。
王汉男:是的。
鸡侠:所以,医疗手段的介入,也可能会使自然淘汰机制失效吧。
王汉男:是的。但这也有优势,比如让我们人类的基因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鸡侠:在我看来,有了医疗手段,人类可能永远没法适应高碳水饮食。
王汉男:除非加入人为的因素,那在遥远的未来就有可能实现。
鸡侠:比如调节基因。
王汉男:是的。
鸡侠:很多执行生酮饮食的人认为,吃红肉是不健康的,应该多吃白肉。还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说红肉会致癌。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汉男:从演化角度来说,人类是哺乳动物,也就是狭义上的红肉动物。我们吃进去的肉类和自身的组成成分差异越大,营养价值就越低。
如果,我们以红肉中的肌红蛋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摄入来源,那蛋白质的利用率会比吃白肉要高很多,营养价值也会更高。这一点我和托特博士进行过私下的沟通,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鸡侠:所以,红肉一直是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食物。
王汉男:是的。白肉和我们人类发生关系的时间很短暂,并且,我们当时吃的白肉主要来自于鸵鸟。
鸡侠:人类进化过程中摄入的脂肪,占比最高的还是饱和脂肪。比如说动物的脑子和骨髓,饱和脂肪占比都很高。
王汉男:是的,另外还有皮下脂肪。
我们人类的主要营养来源,是大型的食草动物(象、犀、牛、马、鹿、羊、猪、貘)。它们体温较高,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巨大的发酵罐。
不饱和脂肪酸就会在他们体内,转化成脂肪形式更稳定的饱和脂肪酸。我们人类取食了这些大型食草动物后,也会摄入较多的饱和脂肪。
鸡侠:在你看来,需要将蔬菜也移出日常饮食吗?如果不吃碳水、谷物或水果,只以肉类作为主食的话。
王汉男:关于这个问题,可能就要从我们中国的仙人洞遗址讲起了,在仙人洞遗址中,出土了全世界最早的陶器。
有了陶容器和火糖,人类就有了自主生火的能力,才能够把更多有毒的植物纳入到食谱中。像螺、贝这些水产资源,也开始逐渐纳入到了我们的扩大化食谱中。
自然界中的植物大多都含有毒素,尤其是那些没有被驯化过的植物。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技术手段去消除它的一部分毒素,让这些植物逐渐被我们利用。
鸡侠:比如做熟或者发酵。
王汉男:对,用发酵或者烹饪等方式。
鸡侠:你建议吃发酵或烹饪后的植物吗?
王汉男:我个人依然是不建议吃的。我们中国的学者在食管癌的癌变组织中,分离出了植物的植硅体。
植硅体就是植物在各个器官中所产生的微米级硅化合物,这也就说明它可能和消化道的癌症存在一定的联系。
<植硅体示意图>
这个微米级的植硅体,它最小可能在2微米,最大可能会达到 100-200 微米。这些细微的植硅体很可能会伴随我们的饮食,进入到血液并沉积到各个器官。
这会让身体产生炎症,甚至造成癌症。不过,这是我当年提出的一个假想,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来证明我的观点。
以上文字整理自鸡侠专访王汉男视频 第3期,对应视频点击下方卡片可以查看。
对了,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野兽生活打造了「小野兽服务团队」,作为与用户交流的重要窗口。
我们的最新科普内容(视频/文章/图片)、产品动态、品牌资讯都会在小野兽的朋友圈发布,大家也可以通过小野兽和我们进行沟通、保持联系。
如果你还没加小野兽为好友,记得扫码添加哦。
本文✏️内容
徐瑜
本文💻设计
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