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内容,来和大家盘点一下,目前市面上所有不同的VC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该如何去选择。
先来讲讲VC这种成分。
VC的学名叫抗坏血酸,它是一种很简单的化学成分。VC既存在于很多的天然食物里,也可以被人工合成。
过去,一直有很多商家宣传:从天然食物里提取的VC ,要比人工合成的效果更好。只有天然来源的VC才是「真VC」,人工合成的VC是「假VC」。
其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是商家的营销概念。
<关于天然VC和合成VC的生物利用度对比的荟萃分析>
所有稳态人体实验研究都表明,合成和天然维生素 C 之间没有差异,无论受试者人群、研究设计或使用的干预措施如何。
科学家们做过大量的实验,去研究和验证天然来源的VC跟人工合成的VC到底有什么不同。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从分子结构,还是生物利用度上,两者都没有实际差别。
<莱纳斯·鲍林研究所:天然和合成的L-抗坏血酸在化学结构上是相同的,它们的生物活性没有已知的差异>
在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没有再去研究和讨论的必要了。可尽管这样,还是有大量商家和一些达人博主在宣传:纯天然的VC效果更好。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从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没必要去刻意追求什么纯天然的VC,它跟人工合成的没有任何区别,功效完全一样。
接下来,就和大家列举下所有不同的VC类型。
首先,是大家最常见的,也是日常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使用的,纯度在99%以上的VC粉(食品级)。
它一般会被当成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去销售。这种VC粉没有加任何其他的成分,就是纯VC。
它的纯度很高,价格也很便宜,适合绝大多数朋友日常使用。
现有的VC粉原料,一般都是使用两步发酵法生产而来。两步发酵法是由我们中国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开发的。
这种方法发明之后,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人们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高纯度维生素C。
目前中国的维生素C产量占全世界的80%以上。中国不仅是维生素C的主要生产国,还主导着全球市场,许多大型国际制药和食品公司都依赖中国的维生素C供应。
其中呢,石药集团是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之一,占据了全球市场的显著份额。石药集团生产的维生素C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等领域。
之前我们在社群里组织大家一起团购的水溶性VC粉,就是从石药集团采购的原料,实测VC纯度高达99.7%。
然后,我们找工厂帮大家分装成了500克一包的小包装,价格很便宜。一开始是500克卖39块钱包邮,后来原料涨价,变成了45块钱包邮,但反正还是很便宜,一包能吃好久。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购买👇
这种水溶性VC粉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纯VC粉很酸。如果不喜欢酸味的话,可以在喝的时候要多加一些水,充分稀释之后再喝,也可以加一些零卡糖调味。
其次,我们的肠道对水溶性VC的吸收率是有限的,并不是吃多少就能吸收多少。
如果吃的剂量较小,吸收率可能就会比较高。但你吃的剂量越大,吸收率反而会越往下降。
没法被吸收的这一部分VC,会在肠道里形成渗透压,导致腹泻。
当然,网上也有很多人也会利用这个效果来清肠,定期帮助肠道排除废物,包括去杀灭肠道里的一些病原体。
但不建议太过频繁,两三周一次就够了,太频繁容易导致电解质流失。
水溶性VC粉适合绝大多数人日常使用,一般建议每天摄入5g ~20g都可以。每个人对VC的耐受量上限有区别,大家别喝到腹泻就行。
喝的时候,建议用冷水或者常温水,水温太高会加快VC的氧化,降低它的效果。多加水稀释之后,小口慢慢喝,这样更不容易腹泻,吸收率也更高。
如果本身身体有些不舒服,比如感冒、感染,或者吃坏肚子,可以适当增加剂量。
除了纯VC粉,市面上还有一些常见的,用水溶性VC粉做的成品。
比如胶囊和片剂。就是把VC粉装到一个个小胶囊里,或者做成了片剂。
这种产品国产的受限于法规限制,一般剂量都很小,大多数一粒只有100mg的维生素C。
海外产品的剂量会做的比较高,一粒里大概有500-1000毫克的VC。
它们的特点在于不用冲水,吞咽起来比较方便。并且,也不会觉得很酸。
效果和直接喝水溶性VC粉是一样的,适合日常小剂量补充,大剂量补充的时候可能一天得吃好多粒,个人觉得不如直接喝VC粉方便。
除了这两种之外,目前市面上还比较流行一种VC产品,叫做缓释型VC。
这种VC也是用水溶性的VC粉做的,但是它用到了缓释的技术。缓释型VC进入身体后,会被缓慢地吸收和释放。
理论上说,单次摄入的VC剂量越大,整体的吸收率越低,所以缓释型VC应该要比普通的VC吸收率更高才对。
但很可惜,有些研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实验,让受试者服用相同剂量的两种VC后发现,他们对VC的生物利用率,以及血液中的VC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别。
比如1997年的一项研究,检查了59名男性吸烟者的血浆VC水平,这些吸烟者分别补充了500毫克/天的缓释VC、500毫克/天的普通VC或安慰剂,持续两个月。
补充两个月后,缓释组的血浆VC水平要比普通VC组的血浆VC水平稍高一些,但差别很小,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关于普通VC和缓释VC的疗效的相关研究①>
另一项2004年发表的对照试验,也在48名男性吸烟者中评估了普通VC与缓释VC的疗效。
参与者每天两次补充250毫克普通VC、250毫克缓释VC或安慰剂,持续四周。摄入任一类型的VC后,血浆VC浓度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普通VC和缓释VC的疗效的相关研究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人猜测可能与这些研究中摄入的剂量普遍较小有关。
VC在小剂量摄入的时候,本身的吸收率都很高,缓释型和普通型VC很难看出实际差异。
但在大剂量摄入的时候,缓释型VC的吸收率会不会真的远超过普通的VC,这个还不确定,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缓释型VC,除非有价格优势,否则可能和选普通VC的实际效果差不多。
市面上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 VC 产品,叫做生物类黄酮VC。这类产品主打的概念,是其中额外添加了天然来源的生物类黄酮成分。
生物类黄酮,是从一些植物里面提取出来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很多商家宣称,VC产品中添加了生物类黄酮,会让VC的吸收率变得更高。
但同样,查阅完资料和相关研究后可以发现,添加了生物类黄酮的 VC 和普通的纯VC,它们的吸收效率、生物利用度也没有什么差别。
关于这个问题,莱纳斯·鲍林研究所总结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大多数商业制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会提高维生素 C 的生物利用度或功效。
一些(但不是全部)动物模型研究(例如缺乏维生素 C 的豚鼠或遗传性坏血病大鼠)发现,在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外周循环和特定器官中维生素 C 的吸收增加。
然而,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发现,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整个水果或果汁与合成维生素C的生物利用度没有差异。
<相关研究结论①>
10 项临床研究比较了单独服用普通维生素C或服用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维生素C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VC的生物利用度没有明显差异。
只有一项研究(包括五名男性和三名女性)发现:
在含有生物类黄酮、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天然柑橘提取物中补充 500 毫克合成VC,与单独服用合成VC相比,吸收更慢,生物利用度高 35%,这是基于血浆VC水平的结果。
但其余研究均表明,服用单独的维生素C,和含黄酮类化合物VC的受试者的血浆抗坏血酸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相关研究结论②>
总体而言,黄酮类化合物对维生素C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个人觉得没必要特意追求这种成分的复配。
再下一种类型的VC叫做抗坏血酸盐,也叫做矿物质VC。
矿物质VC就是VC跟一些矿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
比较常见的矿物质VC,有这几种: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镁、抗坏血酸钙,以及抗坏血酸钾。
这些类型的抗坏血酸盐,都是VC分子和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等矿物质离子结合在一起的。
这种VC产品的特点是什么呢?
前面提到,普通的VC很酸,并且对肠道的刺激性较大,喝多了容易腹泻。
抗坏血酸分子和这些矿物质离子结合在一起后,酸度就会被大大降低,对肠道的刺激也没有那么大。
对于容易腹泻,以及肠胃吸收不好的人来说,用这一类型的VC更不容易造成腹泻,也会相对更好吸收。
这几种常见的抗坏血酸盐,我个人比较推荐抗坏血酸钠和抗坏血酸镁。
大家在摄入这些抗坏血酸盐的时候,除了补充到了VC,也会同时补充到其中的矿物质成分。
有一些矿物质是不能被大量摄入的,比如钙吃多了,就会有风险。再比如钾,身体缺这种成分不行,补太多也不行。
举个例子,我们每补1000毫克的抗坏血酸钾,会摄入175毫克的钾离子。当你摄入了大量的抗坏血酸钾后,钾会过量,就有可能会出现高钾血症等问题。
如果补充的是抗坏血酸钠,就相对比较安全。我们每吃1000毫克的抗坏血酸钠里,大概含有110毫克的钠离子。
再来说说抗坏血酸镁,我觉得它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缺镁的问题非常普遍,而镁离子对身体的健康也非常重要,而且它不容易补充过量。
我们在吃抗坏血酸镁的同时,也能补充镁离子。不过,它的价格相对更贵,市面上也并不常见。
下面一种比较常见的VC形式叫做脂溶性VC。
VC本身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那为什么会有脂溶性的VC出现呢?其实,它是在抗坏血酸的分子上,结合了脂肪酸分子,使它变成了一个脂溶性的形式。
最常见的一种脂溶性VC,叫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它是在抗坏血酸的基础上,结合了棕榈酸分子形成的酯化产物。
通过这种结合,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具备了与普通水溶性维生素C不同的特点。
一方面是脂溶性。VC本身是水溶性的成分,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脂溶性的,能够溶解在油脂中。
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渗透进入细胞膜和其他含脂质的部位(例如皮肤的脂质层),使其成为一些护肤产品中的常用成分。
它可以穿透皮肤的油脂层,在更深层次中发挥抗氧化和美白作用。
另一方面是稳定性。与普通的维生素C相比,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空气、光和热的环境中更稳定,不易氧化降解。
因此,它能在产品中保持更长时间的活性,尤其是在油脂类产品或护肤品中。
这种脂溶性的VC,它的吸收利用率会不会更高呢?
实际上并不会。
虽然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也可作为口服补充剂,但它大部分在被吸收之前,都要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棕榈酸酯和抗坏血酸后,才能被吸收。
它不是直接以一个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分子结构,直接进入身体的。
这就跟直接补充普通的抗坏血酸没什么差别了,还要多一个分解才能吸收的步骤。
所以,脂溶性VC用在护肤品领域挺好的,但口服并不会提升对于VC的吸收率。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还有一种更硬核的VC使用方法,叫做静脉滴注型VC。
通过口服的方式去摄入VC,它的吸收率和对血液中VC水平的提升程度是有限的。无论你摄入了多少VC,血液中的VC水平都有一个上限。
有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口服大剂量VC,血液中的VC浓度达到峰值300μmol/L后,就会进入平台期,无论如何增加摄入量,都无法进一步升高。
当面对一些特殊疾病,比如重症、癌症,或者严重感染,需要把血液里的维生素C水平,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时,靠口服VC就很难实现,只能靠静脉滴注的方式。
比如体外实验发现,VC至少达到500 μmol/L的浓度,才开始表现出抗肿瘤活性。达到1000 μmol/L,才能对大多数肿瘤有杀伤作用。
这么高的浓度水平,靠口服VC很难达到。
这种情况下,会使用静脉滴注VC。通过静脉,直接把VC滴注到血液里。它的特点,就是能够让VC100%完全进入到血液中。
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李枫主任之前分享过:
同样18g维生素c,口服的方式血液浓度可以达到220 μmol/L,但静脉输入的方式,能够达到5500 μmol/L。静脉输入,可以短期内达到非常高的峰值浓度。这种峰值的浓度,提供了消灭肿瘤细胞的物质基础。
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血液中的VC水平拉到一个很高的状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操作本身也更复杂,需要在医院或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操作下,才能够使用。
目前我所知,国内使用静脉滴注型VC来治疗疾病的医院很少,而且使用的剂量也很低,这跟国内的法规限制有关。
在国外,有很多医院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当然,这种静脉滴注型VC,也不是只有重症患者才能使用。
国外有些关注健康的人士,会每隔1-2周去医院静脉滴注VC到身体里,让血液中的VC水平,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让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好。
讲完静脉滴注型VC,我们讲讲最后一种VC的类型,叫做脂质体VC。
VC是一个水溶性分子,可以溶于水。
脂质体VC会用到一种成分,叫做磷脂。这类产品会先把VC溶到水里,再把磷脂放进去,通过一些超声波或一些其它的技术,让磷脂形成一个一个像小胶囊,或者小气泡的形式。
<磷脂结构示意图>
磷脂是分两端的,一端是亲水的,一端是疏水的。
磷脂溶于水后,第一层是亲水的一端朝外,疏水的一端朝内。第二层是亲水的一端朝内,疏水的一端朝外。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双层磷脂的小气泡结构。
<脂质体结构示意图>
这种双层磷脂结构,能够把水溶性VC包裹在磷脂形成的小气泡里面,这个就叫做脂质体形式的VC的包埋。
VC经过包埋技术处理之后,吸收率和利用率就会被大大提高。
我们人体的细胞膜和双层磷脂的结构,是极其相似的。脂质体VC进入身体后,双层磷脂结构能直接跟我们的细胞膜融为一体。
在融合的过程中,这些包埋的VC就会被释放到我们的细胞里。
它能够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VC,更高效率地运输到细胞中。并且,这个运输过程中还不消耗能量,这一点非常厉害。
脂质体结构的特点,在于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身体的吸收效率。所以,它也被运用于很多营养物质,和一些药物的传输。
有研究将脂质体VC、水溶性VC以及静脉滴注型VC做过对比,发现脂质体VC对于血液中VC水平的提升,要比水溶性VC好得多,但还是达不到静脉滴注型VC的效果。
不过,也有些专家认为,脂质体VC对于一些问题的改善,会比静脉滴注型VC的效果更明显。
他们认为,脂质体VC在血液中并不能被全部检测到。并且,很多VC会被更快地运输到身体的各项细胞中,而不是只停留于血液中。
要知道,虽然静脉滴注型VC能直接让VC进入血液,但它想要真正进入到细胞中,还需要消耗能量,需要一个运输的过程。
而脂质体VC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消耗能量的。所以,它能更容易得进入到我们的细胞里。
如何选择脂质体VC呢?
这也是很多朋友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推荐具体的品牌,是因为脂质体VC的包埋技术差别很大。
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叫包埋率(封装率)。你不知道1g的VC,到底有多少是被包埋在脂质体的磷脂双层结构里的。没有被包埋的VC会被遗留在外面,它们和普通的VC没有差别。
只有真正被包埋在脂质体结构里的VC,它的吸收效率才是高的。
目前市面上的脂质体VC产品太多了,基本都是国外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和检测标准,产品价格也很贵。
我们目前没有辨别能力。
到底每一款产品它的包埋率有多高?这个我们无法得知。我们之前联系过很多品牌方,也都提供不了包埋率的检测证明。
很多脂质体VC产品,虽然宣称是脂质体技术,但实际上只是把VC和脂肪或者磷脂进行了一个乳化融合,并没有真的使用到包埋技术。
国外也有人去做过实验,将一些脂质体VC产品放在电镜下观察,并没有发现任何脂质体结构存在。
这也说明了,很多所谓的脂质体VC都是假的。
我们自己没有很好的办法去鉴别,到底哪个品牌的产品,才真正用到了脂质体包埋技术,以及具体的包埋率是多少。
这个项目不是常规的检测项目,国内的检测机构也无法检测。
所以我们去年年底,联系到了上海交大的一个专业实验室,来做这项检测。
我们送去了几个不同品牌和原料供应商的脂质体VC的样品,重点检测这些样品在电镜下的形态、粒径和实际包埋率等几个指标。
整体检测下来要花将近10万块钱。
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其他几项检测都已完成,比如电镜图中能够看到某些样品的双重磷脂包埋结构:
<电镜下的双重磷脂包埋结构示意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在实际包埋率的检测上,目前卡住了。检测了几次,数据都不一致,而且有些样品完全没有检测到实际的包埋率。我们怀疑是检测方法可能出了问题,最近交大那边还在继续研究攻克这个事情。
在我们最终的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大家只能先自行购买了。
但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在选购脂质体VC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先看它的配料表。如果配料表里没有磷脂,只含有VC和脂肪,那它就一定不是脂质体VC。
以上就是我能够想到的,市面上所有不同类型的 VC。
内容 ✏️ 来源
鸡侠
内容 ⌨ 整理 & 排版
徐瑜
本文💻设计
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