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低碳医学大会」已经在2023年12月10日落下帷幕。
为了帮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低碳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将陆续整理一系列专家演讲的科普文章,力求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国内低碳医学专家们的最新观念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杨乃龙教授的演讲内容。
杨乃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名誉主任,中国医促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谢性骨病学湖南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成员。
以下内容是杨乃龙教授的分享:
大家在低碳生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代谢指标升高。而这其实和低碳生酮的分解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尝试低碳生酮饮食之后,会面临空腹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以及尿酸升高等问题。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先围绕2型糖尿病(T2DM)饮食干预的最佳饮食方案来看。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糖尿病的饮食模式有很多分类:包括低碳、中碳、生酮、地中海饮食。但只用营养供能百分比来区分的话,是难以估量清楚的。所以除了有百分比,还要有重量。
比如低碳生酮,碳水化合物要占到多少百分比,多少重量。脂肪占到多少百分比,多少重量,只说百分比大家是不清楚的。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围绕这个问题来阐述。
先说地中海饮食。它主要是以橄榄油、海鲜、谷物、水果为主,碳水化合物占比40%。我给大家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Falafel:把鹰嘴豆用橄榄油炸制成丸子,这属于典型的地中海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比较低。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再说生酮饮食。生酮饮食和低碳饮食还是有区别的:低碳饮食不一定是生酮,但生酮饮食一定是低碳。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因为生酮饮食的灵魂是将胰岛素的需求降到最低。原因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胰岛素面临着很高的压力。
最新的一个荟萃分析显示,生酮饮食对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贡献率最高,达到97.5%。中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降低空腹血糖贡献率最高,达到82.7%,生酮饮食只有71%。
HbA1c:糖化血红蛋白 FPG:空腹血糖
所以,生酮饮食有益于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但中碳水饮食有益于空腹血糖的下降。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低碳生酮饮食会面临空腹血糖(FPG)升高呢?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我们不妨把胰岛素的分泌应答情况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就是糖尿病之前的促合成。
根据下图可以看到,这时我们的胰岛素抵抗逐渐的升高,然后达到顶峰,一直维系终身。与此同时,肝糖的生成在糖尿病诊断时也会升高。并且在糖尿病诊断之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已经升高了。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内源分泌的胰岛素,是由高到低的一个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的体重也随之升高,然后降低。
所以,肥胖也好,2型糖尿病也好,都跟胰岛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糖尿病患者负责把葡萄糖从胃肠道搬到血液里面去的话,那么接下来,传统的治疗手段就是要把过剩血液里存储不了的葡萄糖,以糖原、脂肪的形式,存到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里去。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等到上述组织都充斥着糖原和脂肪时,就往心肌和肾脏里存储。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这就是为什么降糖的药,能够解决心衰、糖尿病、肾病等问题。这说明心衰、慢性肾脏疾病等,都和脏器的糖原累积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素起到了快马加鞭的作用。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而低碳,就是要把这个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减弱。在糖尿病发生之前,我们体内有两点变化需要注意:①糖原的累积。②脂质的沉积。这是我们胰岛素敏感性相对好的情况下,所带来的上述的改变。
所以胰岛素就是推手,使劲儿把葡萄糖以糖原、脂质的形式推到细胞里面去。胰岛素的作用一旦下降,所有的糖原、脂质就要出来。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所以这时我们面临的代谢指标的高低,就与分解的量和速率有明显关系。
而另一部分,就是糖尿病之后的促分解。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这时,胰岛功能减弱,胰岛素的应答、分泌、分泌量,甚至它的敏感性都会下降。
那些原来存储的糖和脂肪就会出来,与此同时,蛋白质分解效应增加。所以会有很多糖尿病病人,蛋白质处在分解状态,白蛋白低,维生素D缺乏,尿素氮甚至肌酐有轻微升高。而这,和蛋白质的分解旺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糖尿病的后半部分,就是胰岛素应答的下降。
我们希望脂肪、糖原分解,但蛋白质不分解。但同时,要有一个相对的平衡。蛋白质分解过快,肌肉就会减少;脂肪分解过度,就会酮症酸中毒;糖原分解过度,空腹血糖就会升高。
所以,在糖尿病发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疾病单元。
我们的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病以后的减重和胰岛功能减低又有关系。
在高胰岛素阶段,我们会面临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以及低血糖等问题。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糖尿病以后,胰岛功能走低,我们面临的是分解代谢,所以会有减重、患肌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现象。
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那为什么酮症酸中毒仅发生在糖尿病病人中,其他人群几乎没出现过这种现象呢?这其实和胰岛素的应答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
Carbs:碳水化合物
所以,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一定是全方位的,我们要用全方位的、动态的眼光去分析它。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切割出来,进行单一地探讨和研究。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我们再回到,为什么中碳水饮食能够降低空腹血糖(FPG)这个问题。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摄入碳水之后,会刺激胰岛素。如果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良好,自然就会抑制肝糖的分解。
肝糖分解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胰岛素抑制了肝糖的分解,空腹血糖就会下降。所以,相对生酮饮食,中碳水饮食的人群,空腹血糖容易被控制,因为它刺激了胰岛素分解肝糖。
但尽管如此,我想强调:我们低碳生酮饮食,是想让葡萄糖以糖原、脂质的形式出来,还是再加强推手(胰岛素)的作用,把很多用不了的东西塞回到细胞里呢?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就比如上面这个图,站台上是宽敞了,车厢却很拥挤。我们一味地降糖,把血糖降下来了,但关注细胞内的承受能力了吗?关注重要脏器的氧化应激反应了吗?
而低碳生酮饮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胰岛素分泌量降下来,让糖原分解,让脂肪分解,让蛋白质合成。低碳生酮、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恰好解决了分解过程中的肌少症。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还有一个问题是酮症酸中毒。现在很多内分泌科医生"谈酮色变",一谈生酮立马想到酮症酸中毒。
其实饥饿性酮症和营养性酮症是不一样的。
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①高糖摄入②胰岛素的应答(胰岛素的敏感性)最低。这时易发生脂肪的过度动员,从而导致酮症酸中毒。
而营养性酮症,比如健身运动员,他们没有高糖的摄入,同时还能够保持胰岛素的分泌量不高却有良好的胰岛素敏感性。这样虽然同样有酮体生成,但几乎不会发生过度堆积,不会导致酸中毒。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所以在临床上区分这两种情况的话,一个是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个是评估胰岛素的敏感性。我建议大家日常检查时,一定要把血酮体纳入进去。
总的来讲,低碳生酮饮食总体会实现尿酸的下降。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建议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执行低碳生酮饮食。
但刚开始执行低碳生酮饮食(尤其是尝试低碳生酮<15天的话),尿酸会明显升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尿酸会呈现下降的态势。
UA:尿酸水平 KD:生酮饮食 LCKD:低碳生酮饮食
根据下图我们也能得出结论,低碳饮食,血尿酸呈升高的态势。而低碳生酮饮食,血尿酸整体呈下降趋势。
△▲糖尿病 ●〇非糖尿病
LCD:低碳饮食 LCKD:低碳生酮饮食
那为什么刚开始低碳生酮饮食,尿酸会升高呢?有人认为和蛋白质、脂肪分解有关系,也可能和生酮早期负责尿酸转运的靶点(UART1)被激活密切相关。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最后再讨论一下,什么是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就是把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加到最多,他的血糖还能下降吗?他还能把糖变成脂肪、糖原,塞到细胞里吗?如果塞不进去了,这就是胰岛素最大的抵抗。
而胰岛素敏感性,是把胰岛素降低,看他的分解代谢是否旺盛,是否出现了脂肪或糖原的过度分解。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所以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是胰岛素抵抗的前提。
有人认为,我们一出生就有胰岛素抵抗,这是基因决定的。但这是错误的。
我们身体原来的胰岛素敏感性非常好,不存在抵抗。是后天的饮食方式,是碳水化合物让我们产生了胰岛素抵抗。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所以在减少胰岛素抵抗的时候,大家也要关注它的敏感性。如果说胰岛素的需求下降,敏感性仍然很好,不用担心分解过度,不用担心酮症酸中毒就非常好。
但胰岛素的需求下降,敏感性却没有恢复,就是不好的现象了。所以一定要小心脂肪的过度动员。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用下面这三种方法,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但TZD/PPAR等胰岛素增敏剂,最好短期使用。代谢速率恢复到平衡速率并可控的话,就可以停掉了。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总之,低碳生酮饮食,会降低胰岛素的需求,从而让原来以合成为主的脂肪、糖原要转向分解,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关键是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理解这个过程。如何让它处于我的掌控之中,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的自我的感受良好,这是接下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当然最终“三高”都是一过性的。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体内,到底存了多少肝糖和脂质?与其让它们再存回去,还不如让它出来。
<杨乃龙教授演讲PPT>
看完了杨乃龙教授的分享,你是不是也对生酮饮食与分解代谢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接下来,我们还会整理出更多第五届「全国低碳医学大会」中,各位专家的科普内容,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一下吧~
本文✏️编辑
张雅茹
本文💻设计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