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路遥《人生》中最扎心的4个人生真相之后,你就不会迷茫了
文化
情感
2024-11-02 18:43
广东
如梦烟萝的第40篇原创文章
文|如梦烟萝
《人生》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代表作之一,自1982年发表以来,旋即引发轰动,成为无数读者的必读经典。这部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回到家乡又离开家乡,再回归家乡的曲折的人生历程。爱情与事业、理想与现实之间,高加林在人生岔路口的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在命运的紧要关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该留的没留住,该放手的不放手;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懊悔不已。以下是书中最为戳心的几个启示,读完之后,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走好未来人生的每一步。人在低谷的时候,首先要谈的是生存之道,而不是格局。高加林原本是村里的教师,后来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被迫回归农田。失去工作的加林把自己关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绝望的泥潭。失业的阴霾笼罩,家境日趋困窘,连基本的灯火油盐都成了奢望。面对生存的重压,无奈之下,加林不得不按照母亲的吩咐,把馍拿到集市上去卖。到了集市后,高加林完全不好意思开口吆喝,只要想到自己从曾经受人尊敬的教师沦为四处卖馍的商贩,内心就泛起一股酸楚和不甘。好不容易听见身旁的人想要卖馍,准备主动上前卖时,才发现对方是高中同学张克南的妈妈。强大的自尊心让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堕落,也害怕别人见证自己的失败。放不下面子的高加林,为了躲避人群的注意,钻进了县文化阅览室读书看报,寻求片刻放松。天色渐晚,集市上早已没什么行人。眼看卖不出去馍,高加林只好决定先回家。幸得路上巧遇同村姑娘刘巧珍,好心提议帮他卖馍,这才解燃眉之急。“做大事,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这个社会不需要你的脸,这个社会需要你的智慧和能力,要看你的实际成就。”面子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比面子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和内在的精神力量。太过沉迷于面子,只会让我们受其拖累,在生活中寸步难行。尤其在低谷中,更应放下无谓的面子,专注于生存之道,踏实前行。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如同过山车,起起伏伏,充满戏剧性。
而后远亲叔父回乡任职,下面的人阿谀奉承,给他谋得了一份在县城工作的好差事;就在他得意洋洋,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即将唾手可得时,又惨遭张克南母亲举报,重回农村。命运连番的打击,让他长时间都备受折磨,几乎快要失去生活的信心。相比之下,巧珍的爱情观与生活态度则显得尤为坚韧与豁达。对待爱情,她勇于追求、毫无保留地付出;尝到苦果时,她干脆利落,及时止损,不过度纠缠。对待生活,她乐观开朗,充满力量,永远怀着热忱和希望,从不因为生活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丧气。
当知道怎么做也无法改变现状,或再努力也不会成功时,不妨放下执念,坦然接受,静待迷雾散开、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高加林恪尽职守,为人正直,本就对工作走后门这些歪门邪道的行为嗤之以鼻。可在自己遭遇了教师名额被换的事件之后,他寄希望于县城当官的叔父,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份来路不正的工作。随后,高加林在县城里混得风生水起,事业蒸蒸日上,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此时的他光彩照人,惹人注目,吸引了旧时高中同学黄亚萍的注意。与其说是因为爱情,还不如说是因为高加林看中黄亚萍的学识文化以及她优渥的家庭条件。他渴望与她结合,更渴望得到她父母的助力,实现未来的阶级跨越。结果,高加林不仅丢了工作,也丢了善良、真心爱自己的巧珍。诚然,生活不会重来,时间不会停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只要是自己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幸福与未来,哪怕一时失去,也有东山再来的底气;如果心存妄想,贪恋不劳而获,终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还没做到日复一日的积累,就迫切想看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真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坚持与积淀。我们可以偶尔眺望天空,但一定要脚踏实地。无论梦想多么遥远,总能一步步抵达彼岸。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珍惜当下,勤勉生活,坚守自我,不再迷茫。 喜欢我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