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为您解忧 |代寺镇构建“1+2+3+N”工作法 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文摘   2024-10-23 17:44   四川  

富顺县代寺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探索建立“1+2+3+N”工作法,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防范在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打造“一站式”平台,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多部门集成,搭建“一站式”矛调平台。打造“满意心访”代寺片区社会心理服务站,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配套设施。按照“常驻+轮驻+随驻”的模式,信访、网格管理、12345热线、民政等部门常驻;法庭、派出所、司法所采取每周一天轮驻方式;其他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部门人员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等方式,根据指令随时入驻中心开展工作。

多领域联动,实现“一揽子”纠纷调处。按照夯实基层基础、集成高质高效的工作目标,中心窗口在受理群众诉求后,根据纠纷类型进行分析研判,实现矛盾纠纷信息统一归集分析、统一流转处置。对于重大矛盾纠纷以及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由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避免群众多头跑、重复跑。

织密两张网,创新矛盾调解机制

搭建矛盾“摸排预警网”。利用镇、村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层工作优势,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各个环节、各个区域,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隐患,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化解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实现隐患发现一起、调处化解一起,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2024年以来,共摸排矛盾纠纷摸排28次,摸排矛盾纠纷42件。

搭建矛盾“联合处置网”。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将社会治理与村级矛调中心深度融合,推动矛盾排查化解的触角向下延伸,调动村级调委会成员、网格员、老党员等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做到问题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平安在网格中创建。2024年以来,共调解基层矛盾纠纷42件,调解率达97.6%。

推进三个转变,保障纠纷依法化解

事后调处”向“事前预防”转变。严格落实落细风险隐患日排查、周研判机制,坚持集中排查、日常排查、滚动排查相结合方式,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排查管控,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将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诉。2024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研判20次,推动“问题楼盘”、信访积案、12345热线重大矛盾等问题进一步化解。

“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员、网格员的基层治理触角作用,推行“流动服务”“上门服务”服务模式,畅通信息渠道,倾听群众心声,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同时,结合全镇32个乡情小院,开展20余次法治宣传,将矛盾纠纷排查与普法宣传相结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确保群众诉求依法按程序反映、依法按政策解决。

“一调了之”向“一调到底”转变。通过多方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根据案件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调解策略和调解技巧,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有针对性做好调解工作,确保达到“事了”“情续”的目标,最终签订调解协议。严格落实矛盾纠纷“一案一回访”制度,有效解决矛盾纠纷“调而不和”“遇事复发”等问题。2024年以来,联动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部门联合调处矛盾纠纷13件,签订调解协议13份。

活用“N”种方法,确保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打造亮点,推动矛调工作品牌化建设。创立“老支书”“灿妈妈”等矛盾纠纷调处品牌,充分运用“背靠背”“普法式”调解法,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真正将群众的矛盾纠纷留下来、诉求问题解决好、满意结果带回家。截至目前利用“乡情小院”、“老支书”调解室、“灿妈妈”工作室共调解村民矛盾1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融通资源,推动矛调工作程序化建设。打破部门壁垒,每半月开展联席会议,推动信息收集、分析、处置各环节融通互联,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全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依靠群众,推动矛调工作便民化建设。拓展便民化服务方式,构建镇、村矛盾纠纷调解一体化机制,与村党组织部书记、村调委会成员、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紧密配合,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升矛调工作群众满意度。

来源:代寺镇

平安富顺
平安富顺,共建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