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了解蓝信封月捐计划
👣欢迎来到蓝信封【三百六十行,行行在写信】故事专栏
本期故事来自就读于英语专业的通信大使胥雅琳。
胥雅琳:
通信大使 月捐2年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
英语专业
雅琳是一个师范生,当说起自己从四川到千里之外的北方上大学时,她说长大后很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当初父母也很反对她去省外上大学,雅琳说反而回来家乡继续读研后感觉还不太适应,因为和父母有很多不一致的理念,但是雅琳说没关系,成长就是自己开始决定自己人生的过程。
让我们走进雅琳和孩子的故事——
文|吕思颖
编辑|吕思颖
图|胥雅琳
那段经历像一杯苦咖啡
我是雅琳,来自乡镇,在我们这里有很多人去外地打工。虽然我的父母没有一直外出打工,但我的父亲有时也会去外地务工。这样的经历让我在小的时候经常感到孤独,没有太多人陪伴。因此,当我长大后,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那些有类似经历的人。我觉得,通过我的努力,或许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和陪伴,让他们不再感到那么孤独和无助。同时,我也非常享受帮助别人的过程,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大学时,我去了北方求学。在那段时间,我渐渐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愿望,那就是成为一名教师,为乡村教育出一份力。我热爱写作,一直相信文字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乐意把心里的想法写成文字。我期望能用文字记下生活的片段,给别人带去一些温暖和希望。
很“卷”,但也很安心
在与小孩的相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做作业时常常会遇到困难,而又缺乏足够的辅导。几乎每次他们都会向我询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可能是因为我学的专业是师范,他们得知后觉得我可以当老师,因此更倾向于向我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我也会尽我所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基础的学习建议。尽管我不是线下的专业老师,但能够帮助到他们,我还是感到很开心。原本我以为与他们的交流只是聊聊天,聊聊日常,没想到还会涉及到师范教学的内容。这种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我的知识和经验或许可以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
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关于我配对的第二个孩子。当时因为第一个孩子有事,所以我和第二个孩子开始了交流。这个孩子非常用心,他让他的爸爸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并且自己还画了很多小画,然后拍照片发给我。看到他的这些作品,我真的非常感动。我原本只是抱着一种简单的交流心态,但他却如此认真地对待我们的交流,这让我有些“卷”起来了,感觉自己也需要更加用心才行。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不再只是简单地文字交流,而是开始用彩色的纸张和装饰物来丰富我们的交流内容,甚至也会给他画画什么的。这样的交流方式让我们都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在我加入的那段时间,我正处于大学生活的低谷期。因此,我渴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自己。参与这个活动逐渐成为了我生活上的习惯,每次进行这样的交流都会让我感到非常心安。在那个有些焦虑的时期,做这种实事让我心情特别踏实。收到回信时,我觉得自己确实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这种感觉非常心安。同时,能够与远方的人建立这样的联系,也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抚慰。我觉得,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帮助了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精神上的陪伴和安慰。它让我在低谷期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那些书信留下的感动
除了蓝信封,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参与义务支教。我深知乡村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所以一直关注着他们。
参与蓝信封活动让我更加注重书信的写作现在大家虽然都习惯线上交流了,但有些特别的时刻,手写文字还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因此,即使现在我和家人经常会通过视频交流,但在母亲节等特殊时刻,我还是会选择手写一封信寄回家,以此表达我对家人的爱和感激。同样地,在与朋友的日常交流中,我也会在生日或离别等重要时刻手写一些祝福或寄语。我觉得这种手写的东西特别有意义,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感,也能够成为我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还有就是我们要毕业了,也可以留个纪念,或者有什么心里话不好当面说,都可以手写下来交给对方。这种方式会显得特别郑重和用心,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重视。而且,手写的文字还能成为珍贵的回忆,多年后拿出来看看,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和心情,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这些公益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带去了陪伴,也让我在城市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缓解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我深知,公益之路还很长,我会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和我想象的一样,通过这种最纯粹、简单的交流方式,我能够为孩子排忧解难。孩子的反馈让我感受到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这让我也知道要积极给予他人反馈。
也很欢迎,同为蓝信封志愿者的你,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职业、专业,为孩子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
陪伴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蓝信封行动
服务号 : 蓝信封邮筒
新浪微博:@蓝信封行动
邮箱:contact@bluelettercn.org
官网:www.lanxinfe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