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共振:现在社会最可怕的现象!

文化   2024-11-23 08:02   湖北  

编辑:哲学之路(ID:zhexuezhilu)

📌


推荐关注



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凯撒

这句话是不是凯撒说的,不一定。但是它揭示了人们“信其所信”的认知习惯和倾向。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拉波特在1971年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认知封闭”(cognitive closure)概念。

“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看到的、他们想到的、他们已经得到认可的和与他们自己的世界观相符的事物。其他东西他们视而不见。”

在互联网信息流推送算法加持下,很多意见领袖拥有了类似“大巫师”的能力,可以聚集一批认知差不多的人,形成正反馈机制,越来越强大;

甚至,有时候没有意见领袖充当“大巫师”,不通过大规模直播和宣讲来举行“仪式”,也能聚集起类似的人群。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很多匪夷所思的“共振现象”风起云涌;

虽然很多“共振”明显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具有反常识的典型特征,但是这并不影响共振的强大作用,它被称之为“傻子共振”


01

现在社会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傻子共振”现象太严重了!

“傻子共振”一词出自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1959年出版的著作《傻瓜的共振:组织内愚弄的行为》。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实际社会互动中,往往不是理性的、清醒的,而是“愚弄与被愚弄”的。他使用了“傻瓜的共振”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情况:

当人们感觉自己被排除在某个社会圈子之外时,为了获得圈内人的认同,他们会采取相同的行动。

这些行动可能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但却是人们为了获得认同而产生的行为。

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营销、管理、教育等,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社会压力时,为了获得认同而采取的盲目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舆论的热议。

严重的情况下,傻子共振”可能会导致群体暴力或其他不良后果。

以前的傻子散落在各处,现在却在互联网上联合起来,而且声势浩大;

他们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事情,只赞同自己想赞同的观点,形成信息茧房(echo chamber),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傻子共振现象在医美界的表现同样严重,人们深陷某种状态而无法自拔,表现出无法自我控制的从众,明知完全脱离底层逻辑,但是选择性糊涂。

现在社交软件平台有一个很大的弊病:你可以很容易拉黑与你持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反驳者,于是你身旁只剩下跟你相同的人。

久而久之,你只能听见另一个自己的声音,最终使形成了“我才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的意识。

还有一种效应叫“回音室效应”

当越来越多的相似者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回音,回音再产生回音,声音就会反复被叠加,于是置身于其中的人,只能被一种观点笼罩。

在小圈子里面的同一种看法,不断地被肯定,不断的被重复,不断地互相传播,并且排斥异见。

最终导致这个圈子里的人,视野越来越狭窄,思想越来越偏激,偏见越来越严重。

人们迫于表达的永远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背后迫切被理解的心情。

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一旦看到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事实,大脑就会立刻搜集证据去证明对方是错的,这是人性的基本属性。


02

未来的世界,认知监狱将更加坚固,社会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格,相同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

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里面的人互相肯定和认可,拥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利用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等。

让他们玩的不亦乐乎,最后再把他们折叠起来。

算法越发达,内容推送机制就更高明,可以精准的给每个单元格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这些人未来都将被是喂养和投递的,就像给宠物投递食物一样,未来绝大部分人都会活成“宠物”。

这些“宠物人”被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好玩地伺候着,每天都在寻思着怎么消耗自己的时间。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解释了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往往不理智、易受情绪影响,并且容易受到操纵。

“傻子共振”之下,一群人聚在一起时,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愚蠢,即使他们单独行动时可能并不是那样。

傻子共振现象还可以理解为愚蠢的一致性(Foolish Consistency)。

当一个人坚持一种错误的决策或观点,仅仅是因为眼前利益或思维惰性而无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无法顾及事实证据或其事物的底层逻辑。

这种现象在医美决策中常常出现。傻子共振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线性思维和自我中心导致的。

另一种是认知对抗(Cognitive Dissonance),指人们在面对信息错乱和观念冲突时,感到极度不适和自我矛盾,无法分辨好坏,也不愿意遵从内心。


只能模仿他人的行为,甚至明知是错误的行为也无法自制。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会采用某种方式来减少认知上的不一致,例如自我蒙蔽,以恢复心理平衡。

上述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中的不足或困境。

“思维封闭”的人是什么特点?

他们敏感、多疑,总认为外界在入侵自己,时刻都是提防的姿态,内心自卑、思想保守,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思维开放”的人是什么特点?

他们比较自信、谦卑,对外界的包容性很强,时刻都是接纳的姿态,能够换位思考,就事论事,客观冷静,很少有偏见。

思维封闭的人固步自封,为了保持自我,要把自己牢牢锁住;思维开放的人包罗万象,随时都在迭代,跟世界的变化同步。

思维封闭的人,更多的精力都在内耗上,因为他们被局促在一个角落里,往往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思维开放的人,可以把所有精力一致对外,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执念,因为他们不需要再腾出精力说服自己。


03

思考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脑袋里的一切都是对的,你口袋里为什么没有你想要的?

⼀个⼈大脑里能同时兼容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事,并行不悖,是第⼀流智慧的标志。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突破自己的茧房。


人性真的很神奇:人们普遍认为,要花5年时间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是非常漫长的。

但如果花40年时去浑浑噩噩的生活,每天在原地打转忙碌,在一群无趣的人里苟且,是无所谓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由于教育的先入为主,使我们过早的形成了“小认知闭环”,并且被紧紧的禁锢其中,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那么一个人或事,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了自己认知闭环的局限,突破思维监狱,并构建更大的认知闭环。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都活在自己的执念里。我们现在脑门上流的汗,都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会发现这些往往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这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

下面的描述就是绝大部人的状态:

它们每天疲于奔命,满地寻找金子和面包,只想得到眼前的小利益,却从未想过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茧房。

它们两眼放光,却始终看不到那把能够打开自己“思维牢笼”的钥匙。这就是人最大的可悲,终生都处于“执迷不悟”的状态。

从你出生那一刻起起,你的原生家庭,教育资源,家乡环境、以及亲戚朋友,共同构成一个大的认知圈,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这个圈。

最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感知到不到这个圈的存在,也从没有想过要摆脱这个圈。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大象无形。


这个圈里发生的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外面发生的一切你都是麻木不仁的,它就这样诡异的束缚着你的命运。

人生最难突破的就是这个圈,很多人废了半条命才跳出来。逃出来的过程叫觉醒,也叫开悟,就像网上有人说的: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社会的千刀万剐。

人一旦突破这个圈,思维就会彻底打开,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还能一眼看到本质,瞬间抓到要点,轻松驾驭生活。

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灵魂走不出思维的牢笼,到哪都是囚徒。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乌合之众》

一个人的最大危险,就是拒绝思考,从而对身边的恶失去警惕;一个人的最大错误,就是在犯错的路上狂奔,却失去了刹车的能力。而逻辑,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变得清晰,在感觉上变得敏锐,在行动上找到方向。

人文精选·严选好书

《乌合之众》罕见无删减版(一字未删)

五折正版全新 包邮


当诸多力量想把人们“变傻”时,唯有真正的逻辑,才能让人们保持最基本的清醒,也摆脱日益被权威、愚昧与偏见支配的碎片化生活,走向真正的高层次思维。因此,我要特别向推荐这本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一本书彻底掌握逻辑的力量,做一个清醒思考的现代人。

我们可以不去欺骗别人,但是我们要防止被人欺骗,被人玩弄。


防止欺骗的唯一办法就是培养自身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独立思考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判断事物最基本的能力。它就像空气,越往高处就越稀薄。空气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又是那么须臾不可或缺。

由于我们教育体系中逻辑课的长久缺席,必然给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之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


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常常在社交媒体上泛滥成灾。公共话题的讨论,也往往因参与者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而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乃至发展成“用U型锁说话”。


▲逻辑学家殷海光

学习逻辑是让人能够变聪明、明辩是非、不受人惑的最可靠、便捷的方式。所有的信息、知识,只有经过的逻辑和事实的验证,才能接受。

逻辑也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基础,理性、文化和科学的进步,都是以逻辑为基础,从已有公理、知识和事实中推导出可靠的新知识必须依靠缜密的逻辑。同时,对于个人来说,逻辑也是我们能够好好讲道理,理性生活的根基

一个人的最大危险,就是拒绝思考,从而对身边的恶失去警惕;一个人的最大错误,就是在犯错的路上狂奔,却失去了刹车的能力。而逻辑,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变得清晰,在感觉上变得敏锐,在行动上找到方向。

当诸多力量想把人们“变傻”时,唯有真正的逻辑,才能让人们保持最基本的清醒,也摆脱日益被权威、愚昧与偏见支配的碎片化生活,走向真正的高层次思维。

因此,殷海光先生说:“逻辑学太重要了,一个人懂得了逻辑,就能明辨是非了。也唯有在中国大力普及现代逻辑,才能把人们的认知能力从泛道德主义、 泛情绪主义、泛经验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殷海光先生是台湾现代逻辑学的开创者,注重传播西方逻辑。他师承著名逻辑学 家金岳霖,又是李敖、林毓生、陈鼓应等知名学者的老师,同时深深影响了一代 文化名人,是这一代人最为崇敬的精神领袖和启蒙老师。


因此@哲学之路诚挚推荐殷海光的《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本书是以对话体 写就的通俗逻辑著作,是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和研究的思想结晶,穿插 日常细节与精神交流,文字生动深刻。不仅把逻辑学讲得通俗易懂,还阐述了日 常大众常犯的逻辑谬误,是一本不可不看的思维百科全书。点击下方链接, 即可一键收藏人文精选独家限量定制版:(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批判性思维四书+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

人文精选·严选好书
逻辑的力量,一个现代人清醒思考的必修课
立即抢购

(出版社直发,品质保障,放心购买)

(若需要开发票请备注留言)


精品推荐



给大家推荐一套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

纸媒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青春记忆。以前的人们,每当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就会对着杂志名单开始订购期刊。然后,每个月的头几天都满心期盼,直到在家门口的邮箱中收到,或是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最新一期的刊物,然后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熬夜读完。我想,那时的杂志承载的是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然而,伴随无数杂志停刊、报刊亭接二连三被拆除......新媒体到来之后,“纸媒已死”的论调早已不新鲜。可是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纸媒精神的消失,在浩大汹涌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短视频的快餐文化中失去思考。


你也许没想到,如今依旧有一小波人“吃力不讨好”地坚持做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团队就是这么一群人。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踩准节奏”,许多人因为它,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

这本杂志有多猛?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神预测”经济形势,许多人因为它,财富获得了很大增值,甚至迈向了财富自由。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相信的人最终就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它全年52期,从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消费、理财、文化,到考古、科技、人物、国际、娱乐,都能在里面找到,包罗万象。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歌手甚至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它的忠实读者。很多朋友一爱就是十多年。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它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


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几多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2025全年开启订阅
独家专享冰点价+丰富赠品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425

(领券之后更有惊喜优惠)

立即抢购
出版社直发,正品障,放心购买)

(若需要开发票请备注留言)


它是备受欢迎的都市生活指南。

从“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它是中国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周刊。

从巴以冲突、俄乌战争、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ChatGPT......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它更是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52期杂志,针对每个人的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至今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表达着对三联的喜爱。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近一本书的体量,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强烈推荐这套杂志给你,让你遇见一个更充实、丰富、更有内涵的自己。

尤其是这一次,我们给大家争取到了,超值限时团购价!一定要抓住机会!

每周1本,每一本100多页内容每月4~5期新内容,跨年52期一共52本杂志。
作为三联的老朋友,我们为大家争取到了专享订阅福利

《三联生活周刊》2025全年订阅,一共52期,每月4~5期新内容,包邮到家。

历史冰点价,只要425元

🎁再赠送,总价值118元独家超值赠品

赠品1   三联精选期刊2本(封面随机),价值30元。


赠品2   增刊1本,价值88元。

▲封面暂定,2025年1月底发货

每天只需1块多,就能让全家人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历史冰点订阅福利,仅限3天,想要的朋友抓紧~

不管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都体面又有意义

赠品和活动有限,抓紧下手吧~

注:下单后,赠品中的2套精选期刊48小时发出,88元增刊2025年1月底发出(如遇节假日顺延)。

《三联生活周刊》
2025全年开启订阅
独家专享冰点价+丰富赠品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425
(领券之后更有惊喜优惠)
立即抢购
出版社直发,正品障,放心购买)
(若需要开发票请备注留言)

@哲学之路公号始终致力于精选优质文章,相信思想的力量,拒绝贩卖焦虑,以有价值的阅读,有意义的思考,遇见不一样的观点态度,看清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和纯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长按识别二维码赞赏,支持我们一起传播更多优质内容。

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思想潮流、世界人文历史公号:

回复“福利”,即可免费获取人生最值得阅读的30本书

回复免费资源即可免费获取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的文史哲艺术精品课程

哲学之路
自由而有趣的灵魂终将不期而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