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根本无意义”!中国科协主席惊人之语,引发争议!

文化   2024-11-16 08:01   湖北  

编辑:哲学之路(ID:zhexuezhilu)

📌


推荐关注



据中国之声、央广网报道,在一次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没有像往年那样致开幕辞,而是做了一篇报告,报告中关于普通人体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备受关注。

韩启德所做的报告题为《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他还颇有兴致地告知与会者,这个报告将涉及一些“颠覆性的意见”,但都有依据“是个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个侧面”。

报告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高血压是疾病吗?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答案出乎意料,他说医疗并非如你想象中那么全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地位。


“高血压是疾病吗?”
“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韩启德自问自答:“不是,高血压只是危险因素。”

他援引《辞海》里的说法,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疾病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情况,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既然不是疾病,需要治疗吗?

韩启德曾面向500多位博士生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有1/3的人没有举手,没举手的说:“既然不是疾病,我为什么要治疗呢?

那些举手的人则说,“大家都知道高血压要治疗,而且是危险因素”。

接着,韩启德告诉这500多人一个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

说完以后,他再次问,高血压需要治疗吗?这一次,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很自然的,大家都举起了手。

这时,韩启德又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也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现在再问:“你愿意终身服药吗?”

全场静默了。

医疗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全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定位。韩启德说:“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小概率要干预效果绝对是很小的,但是要落实到个人的话,谁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在1%的人里面,还是在99%里面的人。”

韩启德接着以高血压、糖尿病前期、骨质疏松举例说,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受到损伤。


让韩启德担忧的是,这是公众所不了解的,尤其这种情况在疾病筛查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以美国一项研究为例,这项研究涉及7.6万例病人,55岁~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种筛查方法),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

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中有108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

但是13年以后,结果是,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无独有偶,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

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

回归到一个普通民众更能理解的问题:我们做常规体检还有意义吗?

韩启德说,有一个研究表明,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

“但现实是,几乎所有的民众,不管做出什么检查结果都会鼓励他进一步去检查,再加上现在的医患关系,更要查了。”韩启德如是说。

怎么办?

这位国际知名病理生理学家并未给出具体的建议,但他给出了一个原则——针对低概率事件要作出合理决策,从而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率。

此外,还要解决观念问题,“医疗费用”解决基本医疗问题时疗效非常好,而如果用在后期临床晚期病人身上,花很多钱但疗效很差。“同样的钱如果用在基本的医疗上,获益的人数就会非常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钱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去”。

“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

韩启德说,“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



精品推荐




我们的身体会感到越来越沉重,怎么努力都没了那股劲?
肌肉酸软、睡不好,动不动就感冒、咳嗽、人不舒服?
湿气重,头发掉得多,越睡越累,不知养身从何养起?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就会胡思乱想起来,我年岁还不算老,怎么越来越差了,这么下去,身体迟早要垮。


其实真的错怪了,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95%的人,根本就缺少一套科学、高效的中医养生方式!

用错了中医养生知识,比病毒更可怕!

如果对中医理论一无所知,用错了“养生”方法,反而损害了身体浪费了金钱和精力。


一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多病,后来直到看了秦伯未的中医三书,才慢慢明白了养生之道,一直活到95高龄。
网上的各种偏方,一旦错误,很可能成为致命误区!不得不重视。

比如说食疗。“名家”今天鼓吹枸杞美颜,明天大赞秋葵抗癌。很多人从不知道自身体质是否适合就跟风消费,结果别人的仙丹,成了自己的毒药。

比如说祛湿脾胃虚寒的人若不加分辨,一味喝偏寒性的祛湿茶汤,身体只会越祛越湿。

今天,特别给大家推荐一套捍卫中医之作,老少皆宜、简单实用、容易学习的经典养生读物——中医大师秦伯未《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

分别为:读得懂的中医入门、读得懂的黄帝内经、读得懂的金匮要略。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提倡生活要顺应自然运行规律,书里讲得更多的是吃、喝、穿、睡里的养生智慧,非常贴近生活。

文风轻松可爱,摒弃了人们对中医的“严肃”、“无趣”的刻板印象,看过的人都说,第一次发现中医可以这么有趣好玩!

他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

曾参与创办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持并审定大学中医学科教材

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把脉治病

周总理非常推崇

题赠“杏林春意暖”

他就是著名中医大师秦伯未

数十年临床验证

贴近生活,一看不懂


确实,中医博大精深,也有很多人试图将中医经典通俗化,但是真正成功的却不多,哪怕经过注释翻译,依旧读起来如同天书。


但秦伯未先生长期研究中医经典,又有大量鲜活的临床案例,所以他的语言活泼生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


它是以通俗的语言呈现的,编者还在里面加入了插图,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读懂,并且简单明了,从不绕弯子。


女性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针对状况调理好五脏,胜过化妆医美,40岁的女人也能面如桃花由内而外散发好气色。

中青年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提早保养身体,学习按摩手法,消除一天的疲惫,更有精力和能量为生活奋斗。

中老年人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预防高血压等疾病,防患于未然。不只是养身,书中还特别讲到了如何“养心、调神、养气”,每天都有好心情。



国学大师季羡林体弱多病,正是汲取了秦伯未的中医养生知识,活到98岁高龄。

相信读了这套《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就足够了,肯定收获巨大,身体也会越来越棒!秦伯未参照现代西医知识,经过中医临床,互相验证。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

原价:168元

限时特惠价仅需68元

还加赠:24节气引导图+思维导图


周总理题赠,中医大师中的大师

 他编写的这套书,是经典中的经典

千金难买好身体,养生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学习中医的人都是想看完后能在生活中用得上。

秦伯未1954年开始担任卫生部的顾问,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把脉治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当时对中医的质疑,秦伯未怒了,他和四位中医大师联名写信,亲自编写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出版了《中医入门》等,得到了高层领导的支持,周恩来总理题赠“杏林春意暖”。

这套书中的每个中医关键点,都经过了了秦伯未长期的临床验证,其权威科学,可靠可信。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汲取秦伯未先生的中医知识,活到了98岁

一副好身体,胜过万贯财。强烈建议大家为家人和自己,备上这样一套养身宝典。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里面涉及了大量的中草药的功效,为了更好的让读者了解,我们精心制作了中草药思维导图,和24节气图一起赠送。


秦伯未先生的这套中医启蒙读物,加上我们赠送的双重大礼,你会发现中医养身原来这么美妙简单有趣。


家里备上一套,总能用得上。尤其推荐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读者,趁着折扣入手。

换季易过敏、体质虚弱的读者,也可以参考书上的建议调理身体。


告别疾病,有个好身体,胜过多少钱。多活个几十年不是梦。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

原价:168元

限时特惠价仅需:68元

还加赠:24节气引导图+思维导图

立即抢购

(出版社直发,品质保障,放心购买)

(若需要开发票请备注留言)

@哲学之路公号始终致力于精选优质文章,相信思想的力量,拒绝贩卖焦虑,以有价值的阅读,有意义的思考,遇见不一样的观点态度,看清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和纯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长按识别二维码赞赏,支持我们一起传播更多优质内容。

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思想潮流、世界人文历史公号:

回复“福利”,即可免费获取人生最值得阅读的30本书

回复免费资源即可免费获取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的文史哲艺术精品课程

哲学之路
自由而有趣的灵魂终将不期而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