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交史话 | 永胜珐琅银器——云南华艳夺目的边屯文化传承

文摘   2025-01-03 16:01   云南  

  • 云南作为“有色金属王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最早采炼银矿的地区。因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金属工艺在云岭遍地开花,诞生了许多高超的银器制作工艺,丽江永胜的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掐丝珐琅彩”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和三川镇的汉族聚居区,产品在明清时期就远销国内外,是云南著名的手工艺品。

一、永胜珐琅银器的来源与传入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发蓝”,指矿物原料烧制成的各色釉质表面,也可指称覆盖有珐琅色料的制品。早在古埃及、古希腊时期,波斯地区已将珐琅工艺零星地使用在珠宝首饰上。我国最早关于珐琅的记载见于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予得一瓶,以铜为坯胎,傅之以革,外为瓤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何物,闻是蒯宾国物,更当质于博识者。”关于我国珐琅银器工艺的起源,现主要观点认为是随着13世纪初蒙古西征而传入永胜。南宋末年,蒙古宗王忽必烈远程奔袭数千里,革囊渡江,攻破大理国。《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记载:“元以兵自北来,首捷此土,故名北胜。”从元至元十五年起,中央政府设置北胜州(府)和永宁州来加强对永胜地区的管理。随着这次西征,源自波斯等阿拉伯国家的珐琅工艺传入云南永胜、大理等地。
《元史·兵志(三)》记载:“梁千户翼军屯,以汉军一千人置立屯田。”元军平定大理国留下少部分戍守要地后返回北方,接着在云南实行军屯政策。清代王学俭撰题清水驿《黄氏墓志》称:“元世祖革囊渡江,开辟吾郡,屯田于邑。”自元代起,中央政府已开始对这一地区实施屯田戍边政策。元朝至元年间,朝廷在云南行省“各路设人匠提卒司”,管理全省地方手工业。为了路、府、州的手工业发展,朝廷从军中抽调“军匠”,并规定手工业者不得转业,这些匠户世袭生产手工艺品,还有些被迫征兵南下的手工业者也借此机会谋生,由此成就了丽江路北胜州(府)的珐琅银器技艺,并在当地傈僳族中流传。
洪武二十九年,明朝廷为了巩固统治,维护滇西北的稳定,实施“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即“洪武调卫”,中央调派大量军户、民户进入永胜屯田戍守。这一举动促进了永胜地区农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数以万计的汉人在此地屯垦驻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大规模的屯田和人口迁徙促进了更多手工业的发展,珐琅银器制作技艺也从少数民族中流传到汉族,各民族的手工业者在生产中互相汲取经验,交流技术,促进其发展。珐琅银器造型精巧,实物美观耐用,需求量不断上升,民间贸易较为活跃,于是拜师学艺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由此进一步扩大了珐琅银器在民间的流传,各民族间的往来联系也更加紧密。明清时期,永胜珐琅银器已销往缅甸、印度等地,这种技艺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变成家族的家传技艺,并代代传承至今。
二、珐琅银器的工艺与流程
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是将石英、云石、硼砂、氯化物等釉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研磨成粉状,按照不同的物料晶体,在8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反复烧熔,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用金属离子特有的颜色使珐琅釉在银胎掐丝上着色而成。云南永胜掐丝珐琅作为一门起源很早的传统手工艺,其制品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得到了巧妙的融合。民间的手艺人们除了在云南本地不断交流创新外,还会外出与同行切磋学习,使得珐琅银器更加精巧多样。在元末明初,珐琅银器多为一些小件首饰等器物,如妇女的手镯、戒指、耳环、头钗、领排扣、银纽扣、银章盒等等。到了清代,其样式、用途都更为多样,逐渐开始制作茶具、酒具、花瓶、火锅、长寿锁、佛像等。到了1917年至1947年的30年时间里,珐琅银器的大件成套餐具生产销售逐渐有了一定的规模。
永胜珐琅银器所呈现出来的琉璃般的光感、多彩饱和的色泽、立体的触感都是其审美意趣的独特之处。且制作掐丝珐琅首饰很看重工匠巧夺天工的绘画手艺,流畅多变的纹理与其特殊材质、绚丽色彩相配合,为精巧制品尤其是各式各样的首饰增添了光彩。《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就有记载:“永北厅之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华艳夺目,与直省所出无异。”云南永胜掐丝珐琅银器制品在造型和纹样设计上,基本遵循汉族民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工艺美术传统。作品纹饰多为汉族民间吉祥图案,制作精细,尽显华丽。其纹样基本可以分为五种:植物纹样如牡丹花、莲花、宝相花、忍冬花、梅、兰、竹、菊等;动物纹样如十二生肖、喜鹊、蝙蝠、龙、凤、鸳鸯等;文字纹样如福、禄、寿、喜等;人物纹样如八仙过海、佛、观音等;其他装饰纹样如盘缠、绶带、卷草纹、祥云等。
永胜珐琅银器的制作使青铜工艺、瓷器工艺、传统绘画工艺和雕刻技艺等完美融合,其对手工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暂时无法实现机器的量产替代。掐丝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包装六道工序,这其中掐丝、点蓝最为费工,烧蓝最为考究。
三、珐琅银器的边屯文化传承
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县内永北镇和三川镇。在13世纪蒙古攻破大理国后,部分士兵和一些手工业者就此留在永胜当地,其中就有会制作珐琅银器的匠人,这一工艺就此传入永胜。明朝洪武年间,在今永胜一带设澜沧卫,调派内地军民戍守屯田,大量内地军屯汉人定居永胜,进一步带来了中原传统手工技艺,使永胜珐琅银器工艺更加成熟。永胜珐琅银器在继承传统珐琅工艺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云南少数民族银器制作中的“掐丝”技法,因而创造了具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的新工艺——银胎掐丝珐琅。
永胜有汉、傈僳、彝、纳西、白、回、普米、傣、藏、苗、壮等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永胜边屯文化兼容并蓄,既有独特性,又有各地边屯文化的普遍性,因而颇具代表性。永胜的珐琅银器吸收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逐渐发展成熟,大放异彩。民国时期,仅永胜县城东南西北四街,就有十几户人家制作珐琅银器。
2021年,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因珐琅银器工艺复杂,对匠人要求较高,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加之其传承方式基本以家传为主,目前永胜掌握此项技艺的人不多。永胜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政府帮助传承人开办珐琅银器乡村振兴传技培训班,打破“传内不传外”的限制。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保护传承下,永胜珐琅银器制作这项传统非遗手工技艺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云南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的结晶,是边屯文化、边屯技艺在云岭大地上不断闪耀的光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文章源自《今日民族》2024年第11期



版权声明

————————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一审:纳梦月  二审:黄薇  三审:王菁

美编:陈锴帆  校对:李明  



今日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