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文摘   2025-01-02 16:01   云南  

  •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直属小学始建于1904年,已有120年的办学历史。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由小到大,健康发展,先后获得“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形成了“六年奠基一生”的办学理念,“厚积文化,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工农兵学商相结合,德智体美劳皆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求卓越,但求更好”的学校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训,“善待每一人,诚做每一事”的校风,“情理交融,尊重个性”的教风,“勤学善问,博闻通晓”的学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方略,“生本教育”(教育以生活为本,教会学生生活;教学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管理以少先队为主,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校本教改模式等系列理念文化,同时完善了系列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标识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办学理念定位办学方向
人生百年,立于幼教。学校“六年奠基一生”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在孩子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包括小学生应有的人文底蕴、科学思想、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学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学子为办学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的育人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和宣传长廊,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在教育途径上,丰富实践活动与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学校还深入挖掘“镇沅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和党组织书记张清宇是我们老校长”的红色校史,组织开展“赓续红色基因·培育红色素养”系列教育活动,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根植红色基因。
二、办学目标引领文化建设
在“厚积文化,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指引下,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感,充实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争创一流学校的重要内容和动力,引领各族师生团结协作,共同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探索和挖掘与各学科教学相关的民族文化特色教学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各族学生和谐相处,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榜样,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中来,让共同团结进步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三、发展思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学校“工农兵学商相结合,德智体美劳皆发展”的发展思路,有助于促进各族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与工农兵学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组织学生参与欢送新兵、到武装部接受国防教育、到武警中队和消防大队体验军营生活;到红糖厂参与哈尼族手工红糖制作、到服装厂体验民族服饰加工、到食品厂参加民族传统食品制作、到农村参加农业种植养殖体验、到超市学习商业营销等,让各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结协作的力量,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三风一训”加强民族文化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训激励各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通过互相分享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等,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进步。
“善待每一人,诚做每一事”的校风为各族学生的相处提供了基本准则。在校园里,各族学生平等相待、真诚交往,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情理交融,尊重个性”的教风促使教师通过情理交融的方法帮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一个包容、多元的校园环境,在学生心中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勤学善问,博闻通晓”的学风与“情理交融,尊重个性”的教风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各族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各民族文化知识,通过勤学善问来博闻通晓中华文化。
五、学校特色建设与民族文化融合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在日常生活中,各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如组织校内文化艺术节,开展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展社区服务、走进民族村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育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为做实“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我会生活”,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组建了学生生活体验室、茶艺室、手工体验室、快乐小农庄、学生自种生态蔬菜销售点、野外生存训练基地、野外宿营训练基地等。每天下午由老师和家长代表指导学生参加洗涤衣物、做针线活,尝试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习茶艺、学种生态蔬菜并自己售卖以及买菜做饭等劳动体验活动。周末由家委会组织亲子活动或野外生存、野外宿营,彰显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 
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多维发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犹如一盏明灯,促进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精彩绽放,照亮了各族学生成长的道路,同时辐射到区域内的兄弟学校。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有形有感有效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普洱市镇沅县直属小学  
文章源自《今日民族》2024年第11期



版权声明

————————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一审:纳梦月  二审:黄薇  三审:王菁

美编:陈锴帆  校对:李明  


今日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