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双新”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但不应被忽视,而且更应进一步加强。
10月31日,川沙学区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相聚华西,参加由张剑敏老师主讲的“坚守课堂板书,促进深度学习”讲座,张老师带领各位老师们重新认识并挖掘语文教学课堂板书的作用和价值,站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精心设计板书,提高板书效益,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张剑敏老师归纳了8条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内容;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分清主次;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方法;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板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
每一条实用价值,进一步说明了板书具备的“导学助教”功能,既能简洁明了、系统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又能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的思维,搭建师生之间教学信息双向交流的桥梁。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能学、可教、利评,作为与教学设计同构共生的板书设计,也一样要把落实“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的前提和核心。要想准确把握教材文本内涵,教师必须强化四种意识:强化作者意识,走进作者内心;强化编者意识,悟透编排意图;强化学生意识,着眼长远发展;增强文体意识,凸显学科特色。
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学情进行取舍,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并转化为精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程目标。而板书设计正是学生学习应掌握的内容重点、知识要点、方法要领与感悟体会等内容的复合体。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要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还应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去、需要什么资源”“我真的到那里了吗”等问题,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融合于一体的板书设计中。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内容或相关言语实践活动只是在同一层面平移或停留在同一个层级间徘徊。若能依托板书设计进行有梯度的强化训练,学生从学习、理解、积累到模仿,再到迁移、运用,从不会到会,亲历语文实践活动过程后,其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等必定会实现持续不断的稳步提高。
我们可以借助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形成的板书设计为抓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选准一个好的切入点展开课堂教学训练,可紧扣一个词语、串起一段教学历程,可利用一幅板画、激活多次语言实践,可感悟一个人物、构筑一个群体形象……这样的教学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延伸,让学生带着层层深入的问题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之妙并能学以致用,亲历语言训练和语文阅读实践全过程。
贴合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运用简单图形并通过必要的文字配合,展示教学内容的板书。
在板书设计中借助于各种线条的穿梭和连接,直观而准确地表达出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其中,线条可以表示连接、跳跃、总括等多种含义,直观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尤其适合长难课文。
通过对比的特点把对比的双方对称排列,使之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这种板书是作者的思路,用线条指示课文的脉络。他可以将比较长比较复杂的课文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特点和脉络层次,以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更适用于小说这种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
用最准确最鲜明最关键的字词,点明文章的关键所在。这种板书应该像一把钥匙一样,一经写出,就能打开课文的理解之锁,起到一语道破的作用。
把课文内容的一系列要点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也就是所谓的“纲”,这样的板书可以以纲带目,牵动全篇,概括性和整体性强,大多用于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板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是教师教学理念与风格的体现,通过板书设计的创新,教师可以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教学艺术,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飞跃。张剑敏老师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案例,引导教师们深入思考板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探索其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效果等方面的无限可能。
图片 | 吴毅敏
编辑 | 胡静怡
审核 | 唐燕蓉 张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