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被爸爸带到21楼跳下!背后原因引人悲叹……万幸,孩子奇迹生还!

教育   2025-01-21 19:30   北京  

作者 l 尼尼

死里逃生  

2024年11月25日,安徽合肥的一个小区里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网的坠楼事件:有目击者称,一个小女孩被一名男子带上了一栋高楼的21层,没一会儿,楼上便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只见女孩被父亲拖着带到了大楼边缘,她一边呼喊一边拼命挣扎:


“爸爸,我不跳!”


可一个小孩的力气哪能与一个成年男子相抗衡?短短一瞬,两人便从楼上急速坠落。


现场的居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有人反应过来,赶紧打了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据悉,跳楼的男子当场身亡,小女孩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全身多处骨折,内脏严重受损,还出现了颅内出血的症状,经过医生的不懈抢救,才被从鬼门关拉了出来。

(图源:视频截图)

据女孩的主治医师透露,这个小女孩仅有4岁。一年前,她的母亲因为患癌离世,她的父亲因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年里,他始终走不出妻子离世的阴霾,每天郁郁寡欢、浑浑噩噩;又加之面临经济状况的窘迫、抚养孩子的艰难等问题,最终选择携女跳楼,了结此生。但幸运的是,小女孩坚强地挺过了一劫,目前由舅妈在家看护,康复状况良好。

“故意杀人罪”

女孩的遭遇不仅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更引发了我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监护人责任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层面,有着诸多值得深入剖析之处。



根据我国《民法典》,监护人负有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法定职责。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更是肩负着为子女提供安全、健康成长环境的重任。



在这起事件中,女孩的父亲作为其法定监护人,不仅没有履行保护女儿生命安全的职责,反而将女儿带至高楼并实施强制其跳楼,严重侵犯了女孩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按照法律规定,如果监护人存在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行为,经相关人员或单位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即便在本案中父亲已经离世,但从法律逻辑上,若其在世,很可能会面临监护人资格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图源:视频截图)

女孩父亲的行为同时会触及犯罪的红线。在刑法层面,该男子强迫女儿一同跳楼的行为可能涉及故意杀人罪(未遂)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该父亲明知从高楼跳下会导致女孩死亡的严重后果,却仍然实施了这一行为,即其主观上具有剥夺女孩生命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将女孩带至高楼强迫其跳下的行为,对女孩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现实危险。虽然最终女孩奇迹般存活了,但这并不影响对其父亲行为性质的认定。综合主客观因素,女童父亲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由于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即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这起悲剧事件也警示我们,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框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家庭未成年人的关注和保护。比如对于像本案中女孩这样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情况,社区、民政等相关部门应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并关注这类家庭中未成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经济援助和生活照顾,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保护未成年,人人有责

这起女孩坠楼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也提示了我们加强法律教育和提升公众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图源:Pexels)

在家庭关系中,监护人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了解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所面临的法律后果。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宣传和普及,让公众尤其是家长群体深刻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律也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人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要为他人的生命负责。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服务平台
懂法治,明法理。提素养,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