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到2024,医疗器械的大环境呈现出复杂而多变的特点。从集中采购到医疗反腐,从二级市场到一级市场,很多人对行业的发展都持悲观态度,多数创投机构今年在该领域都按下了暂停键,不少机构更是零出手。在这样的背景下,总部位于大湾区的邦勤资本节奏不停,新增、追加投资项目接近两位数。那么,邦勤的逻辑是什么?是对中国医疗行业前景的乐观,还是众人恐惧我贪婪的逆向思维?近日,恰逢90届中国医疗器械国际博览会,邦勤资本联合国药励展、中原科技城和松山湖科学城主办了“新挑战下的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与产业链发展”医疗器械核心技术主题论坛,邀请了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产、学、研、医领军人才作主题分享和深度交流。CHC医疗传媒结合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博士的主题演讲和现场交流,整理了产业调整期的“邦勤逻辑”。最大挑战是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双重低迷。二级市场的关键词是“衰”,A股医疗行业的PE中位数在2021年中期曾一路冲高到86.91,到今年中已骤降到27.66,所以在公司基本面没变的情况下,从大股东到散户,身价跌去了70%,体感变冷了。一级市场的关键词是“怂”,跟21、22年比,23、24年的投资案例和金额数都断崖下跌,有一种说法是现在国内投且只投医疗领域的创投机构只剩下不足20家。产品市场的关键词是“惨”,我们看中小企业协会官网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一升七降,2024年始终处在相对低位。
第二个挑战是我们现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是技术过剩、产品过剩、厂家过剩,当然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邦勤内部针对过去两年较为热点的几个细分产品做了不完全统计,可以看到这几年有融资案例的赛道,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会上看到一个不太熟悉的的产品,周围逛逛,一定能找到一大堆友商,典型的狼多肉少。另一个数据也是根据多个来源整理的,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数量,是美国+日本+欧洲总和的2.25倍,而产值规模,光美国一家就比我们大很多,这说明我们是多而不大,多而不强。同时,美国对我们的围堵已经从技术、产品到了人才层面,关键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的难度都变大了很多,这也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发展。第三大挑战是相关政策的冲击。集中采购、DIP/DRG以及反腐,都有各种版本的解释、解读,不需要再展开讲了,出发点都是好的,长远看都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但中短期的冲击效应,可能超出了顶层设计的预期。我们也找了官方统计,2024上半年,医疗设备行业招投标规模约550亿元,同比下滑35%左右。窥一斑而知全貌,企业在这样的产品市场中要实现增长,只能是残酷的存量博弈。
其一,IPO节奏放缓,医疗器械进入并购时代,大企业做品牌、做市场,小企业做技术、做产品、做创新,拿到注册证就卖给上市公司。问题:初创企业融不到资,创业者大幅度减少,拿什么做技术、做产品、做创新?上市公司股价低,定增难,动辄就被质疑商誉,怎么敢去去收购没有收入还在烧钱的企业?
其二,国内市场太卷了,出海发展才是王道。问题:没有差异化,到了海外还是同质化竞争,很多国家的客户、代理商都是被我们教育出来的,学会了“中国式生意经”,所以你到很多地方都发现生意越来越“中国化”,价格战、参数战、关系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渗透能力。其三,得渠道者得天下,产品力没那么重要。现在不少渠道商都想做生产商,底气就是“只要能做出来,80分的产品在我手里就能战胜那些100分的产品。”问题:在企业早期这个模式是成立的,规模大了就未必了。营销出身的创业者,往往开局生存能力强,但后劲不足。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往往厚积薄发,但很多过不了早期的死亡谷,倒在了黎明前。那么有没有开局顺利、后劲十足的企业?当然有,你的友商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其四,我们要避开巨头,找头部企业看不到的细分市场。问题:巨头们现在业绩压力大,肉吃了,骨头啃了,最后汤都不给你留。很多县级医院招标,单子不大,早上第一个来的都是头部企业的销售。制造业跟互联网不一样,头部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50后、60后、70后,都经历过饥饿时代,危机感100,上进心120,勤奋度150,大钱小钱都不放弃,不留缝隙市场给他人。价值链。下面这张图是Geoffrey A. Moore先生提到的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性质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资助、个人投入、种子资金、天使基金、VC、PE等等。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每家机构应该明确自己擅长的投资阶段,每个阶段有基本的投资逻辑和理性的期望回报区间,而不是在中间环节博差价,这样才会逐渐形成“金融服务实业、实业带动金融”的良性循环。邦勤资本在当下这个时节还敢于投资,绝不是因为更乐观或者更自信,而是我们的使命本来就是深耕产业,帮助企业度过从0到1的生存期和1-10的发展期,然后一起分享成长红利。
创新链。每年诺奖揭晓,中国科研体系就会成自媒体热点,各种冷嘲热讽。事实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么多年基本上都出自于中等以上发达国家,人均GDP在全球前20,而且要富过四五代之上的地方,亚洲也只有日本进入了这一行列。中国才富了一代半,二代还没完成全面接班呢,别急着反思和否定,诺奖也好,原始创新也好,是后面几代人的使命。我们当前的责任,还是先把国家带入发达国家行列。这里统计几个已经产业化相关的诺奖,可以看到从发现到获奖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获奖之后再到转化成技术和产品,又需要一段时间。我过去投资过一个以色列的项目,完全植入皮下的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就是根据钱永健先生的获奖原理做出来的原型机,至今也没有解决产业化的问题。这不是科学的失败,而是还没跨越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鸿沟,探索者是值得尊重的。所以我们仍然会继续跟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合作,毕竟在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最优秀、最勤奋的工程师队伍,产品实现能力冠绝全球。产业链。前面提到内卷和过剩,这并不是中国特色。我们看两张图。第一张是美国工业史,曾经先后有1500家汽车制造商,现在只剩下三大传统汽车和三大电动汽车厂。其它行业情况也类似,都有先春秋(上百个诸侯)再战国(七雄争霸)再三国鼎立的历史。之所以中国特别卷,因为人家这个过程是上百年,我们压缩成了十年二十年,相当于小孩子五岁就窜到一米八,连自己都不适应,压迫感太强。另一张图是德国制造发展史,曾几何时也是“偷技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也是经历了“被鄙视-被质疑-被认可-被推崇”的过程,亚洲的日本、韩国皆是如此。中国制造正处在从被质疑到被接受的关键爬坡期,逐渐摆脱性价比的标签,仍然需要两到三代产品的迭代。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国际收入占比均值在20-30%之间,而国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则在50-60%之间,这说明我们的国际化之路才开始,也说明了我们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最后一张图,是一条完整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一定是整个链条上的玩家都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和足够的利润空间。中国在制造环节的综合优势举世无双,质疑这一点的可以去欧美日韩、东南亚、印度、墨西哥……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台湾省的台积电、富士康做到世界第一,靠的是先进制造,不是原始创新,大陆完全可以做到而且一定是青胜于蓝。中国高科技企业要占到世界之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大的底气就是产业链优势,反思反省、取长补短都是对的,但看家本领绝不能丢,这是我们对抗各种打压、制裁、阳谋、阴谋的压舱石。
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我们并不占优,杆位还是美国的,要承认这个事实。但这已经是几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发车最靠前的一次,连曾经被套圈的汽车和大飞机都追上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现代工业博物馆里的东西都不是我们发明的,不影响我们把你发明的东西做到更好。最核心的是,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吸引全球最好的专业人才,不论国籍,不论肤色,是朋友就捧出美酒。我在不同场合都看到国家对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吸收先进技术的决心,体现了最高层的战略定力和智慧。医械企业要出海,必须摆脱“性价比”的内卷模式,学会融入世界。改革开放的红利,让我们的企业家信心爆棚,掩盖了很多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品牌建设方面的短板。带着中国成功经验和“来此是降维打击”的心态,注定会遍体鳞伤。国际化这一课,学费肯定要交的,但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昂贵。核心模块在中国设计开发,效率高、迭代快;生产和服务放到当地,即使工人按我们的标准“难以忍受”;研发中心放到欧美日,容忍他们的“懒散”。英伟达在以色列有超过1000人的研发团队,这都是用脚投票的结果。这几年我们的企业外溢到东南亚很多,这其实客观上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更好服务这个近7亿人口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外溢效应越大,对手越难封锁。陆地连接的地方,没有国家会真的跟中国脱钩。最后重复一下邦勤的投资赛道:“生、死、美、爽”。医疗消费在降价,但没有降级,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后退。我们会继续跟不畏挑战、拥抱改变的企业家一起成长,成众人之美,为世界之光。来源:CHC医疗传媒 2024年10月28日
医用塑料技术交流群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二维码,加群主,备注“医疗”
100+技术交流群,聚集10万+医疗行业技术人员。
覆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总经理、副总、总工、研发总监 、技术工程师(研发/设计/结构/工艺/模具/质量管理/生产/采购/设备管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