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下午,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大夏世界史论坛”前沿讲座第14场在闵行校区人文楼1306室举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欧洲研究所所长亚当·图兹(Adam Tooze)应邀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美国霸权如何建立、又将因何瓦解?”的讲座。本场讲座由贝蒂墨教授(Timothy P. Baycroft)主持,华东师大历史学系教师朱明、谢国荣、张锐、赵崧杰,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雯菲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场讲座聚焦于美国霸权,内容涉及20世纪以来美国与世界在经济、政治、环境等领域的互动。首先,图兹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美国霸权的看法。他认为,美国霸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为构建起来的。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既受美国国内因素制约,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图兹谈到,美国霸权的崛起源于其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实力意味着金钱、原材料和能源的积累,以及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事实上,美国霸权的崛起源于1914-1918年欧洲帝国主义的危机,因为欧洲大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在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资金储备、制造能力和原材料供应为其霸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美国对外军事支出增加近十倍,随之而来的是可观的债务利息。值得一提的是,支持1914年至1917年间盟军战争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美国的私人资本。战争使得美国政府财政能力扩张。通过放贷,美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经济联系,进而成为全球事务的中心。
通过数据分析、图像对比和模型构建,图兹教授介绍了20世纪初期美国的财政制度、工业化进程和外交政策,这些因素都对美国的霸权产生了影响。最初,美国在世界大战爆发时是中立的,但在1940年5月,罗斯福呼吁制定50000架飞机的生产计划。到了1941年2月,这一数字被调整为185000架,等到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际产量为300000架。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霸权的影响力在“全球南方”逐渐衰弱。事实上,美国一旦失去其自身生产优势,自由贸易就变得岌岌可危。20世纪70年代初,不少阿拉伯国家实现了石油国有化,美国对此无能为力。同时,美国在全球文化中的领导地位也随着世界多极化而有所松动。美国霸权存在内部弱点,即美国的经济模式不再为美国工人阶级服务,而美国人也不再将本国的制度视为一种范式。据统计,只有不超过19%的美国人认为,如今的美国民主依旧是其他国家民主的榜样。图兹指出,毫无疑问,美国霸权时代正在结束,这让一些人感到紧张和焦虑,也会让另一些人感到庆幸。不论如何,人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各国也应该更多关注未来,共同探索全球治理模式,找到一条通往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讲座尾声之际,贝蒂墨教授进行了总结,并对图兹教授带来的学术盛宴表示感谢。最后,图兹还与现场师生就全球经济、跨文化交流、全球能源转型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华东师大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撰稿:齐洺畅
编辑: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