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功高震主,妇人之仁,优柔寡断,这就是韩信的悲哀!

职场   2024-10-16 11:41   北京  
功高盖主的人,往往不得好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不能怪君主心黑手狠,更要怪功臣太实在!这也是功臣的悲哀!

韩信,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人。

韩信有机会,也有人去给他支招,但是,他却并没有接受别人的建议。

《资治通鉴》中,武涉受项羽的委托,去说服韩信,武涉那是费尽口舌,想把韩信拉拢到项羽阵营,但是,最终没有成功,带着遗憾离去。

蒯彻知道决定天下大势的人是韩信,也来劝说韩信。

蒯彻的套路,很不一般,他用相人术来劝韩信,他对韩信说:

在下看您的面相,您最高不过是封侯罢了,而且,您的位置还不牢靠,还有危险。

但是,看您的背,却是又高贵的不得了。

韩信听了很好奇,就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蒯彻对韩信说:

天下英雄豪杰,一开始反抗暴秦的时候,大家所担忧的是能不能把暴秦消灭,如何把暴秦消灭罢了。

但是,如今形势却不一样了。

楚王和汉王在争夺天下,让天下的百姓遍地死伤,父子双亡,尸骨扔弃荒野的不计其数。

项王说起来很厉害,到处战斗,追逐汉军,可以说,在军事上明显占据优势,也让天下震动。

但是,项王的军队,却被困在京、索之间,往西有山区阻挡,不能前进。

如此,楚汉形成了对峙局面,已经三年时间了。

而汉王呢,率领十万部队占据了巩县、洛阳两地,靠着山河的地理优势,阻击项王,虽然频繁出战,但是丝毫没有取得进展,甚至接连挫败,他也是自顾不暇,进取无力。

这个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家智慧用尽、勇力消磨,而百姓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都想着太平,但是,太平却迟迟不能到来。这就是人心所向,这就是众望所归。

按照我的观点,这样的天下大势,必须有圣贤的人,站出来平息天下的祸乱。

如今,汉王和项王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的手上,您帮助汉王,汉王就能得胜,您帮助项王,项王就能得胜。

我觉得,对您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两边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他们都能存在下去,避免削弱对方。

这时,天下三分,就像三足鼎一样,您就可以和他们并列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您呢,以您的贤才盛名,又拥有众多的兵力,占据强大的齐国,到时候,您率领燕赵两国,出兵收复楚汉兵力不足的地方,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要求楚汉停战,那么,天下就会纷纷响应您,到时候,谁还敢不听您的呢?

您再削弱大国、强国,分割他们的土地,分封诸侯,全天下都得听您齐国的,一定会对您感恩戴德。

您安定齐国原有的地盘,控制胶河、泗水流域,从容有礼,那么,天下的诸侯,就会纷纷来齐国朝见您了。

蒯彻这话,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对局势的判断,非常老道。

对韩信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大的馅饼,从天而降,只要他抓住机会,就可以像当年的周天子一样,让诸侯臣服。

但是,韩信对蒯彻的建议,并不认同。

韩信对蒯彻说:

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么能为了利益而背弃道义呢?

蒯彻听了,摇摇头对韩信说:

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两个人,他们两个还是普通百姓的时候,就结为了生死之交。

后来呢?

两个人为了张耳的部下张黡、陈泽战死的事,起了争执。

而常山王张耳最终把成安君陈馀杀死了,这两个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间最好的。

但是,如此刎颈之交的两个人,还能够反目成仇,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人的贪心不足、在于人心难测。

而您呢,如今您忠诚于汉王,但是,您跟汉王的关系,比得上张耳和陈馀的关系吗?

而且您跟汉王之间,相比张黡、陈泽的事情更大,涉及到的利益更加巨大,更加复杂。

所以,我觉得,您如此信誓旦旦,觉得汉王不会加害于您,这是大错特错的。

越国的大夫文种,让即将灭亡的越国,得以存活下来,又帮助勾践称霸诸侯,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业,成就了个人的名声,却被害死了。

这就是野兽打光了,猎狗就会遭到烹杀。

咱们从交友的角度来说,您跟汉王的关系,比不上张耳和陈馀的关系。

以忠诚守信而言,您和汉王的关系,也比不上文仲和勾践,您对汉王的贡献,也比不上文仲对勾践的贡献。

这两件事,也足以让您看清这里边的人情世故了,您应该提起警惕了,希望您仔细考虑清楚。

我还有一句话,要送给您,勇敢和谋略震慑君主的人,一定会有危险,而功高盖世的人,一定得不到封赏。

如今您有了震动君主的威势,拥有了无法赏封赏的功劳,您归附项王,项王不敢相信您,归附汉王,汉王恐怕也会担心您,那么,您想带着您的勇略和功劳,归附他们哪一位呢?您将如何安身立命呢?

韩信听了,沉默了,对蒯彻说:

先生,您不用再说了。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我再考虑考虑。

几天之后,蒯彻见韩信依然无动于衷,知道韩信还在犹豫,于是又来劝韩信。

他对韩信说:

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先兆,能够抓住时机,仔细谋划,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听信错误的意见、决策失误,而能长期安定的人,非常少。

所以,明智的人,能够果断做出正确的决策,而犹豫不决、疑心重重,往往会败事、误事。

计较细微的小事,遗忘天下的大计,智慧可以预知得失成败,但是,却不够果敢,无法下定决心,这就是一切事情失败的根源。

功业不容易开创,但是很容易失败,时机很难得到,但是很容易失去。时机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了。

蒯彻这一番话,可以说苦口婆心。

但是,韩信依然不为所动,犹豫不决,不忍背叛刘邦。

同时,韩信又觉得,自己功劳这么大、这么多,汉王终究不会把自己的齐国夺走的,所以,谢绝了蒯彻的建议。

而蒯彻呢?

觉得韩信这家伙,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迟早被汉王给弄死。而自己,肯定不能在这棵树上吊着,不然的话大祸不远。

于是,蒯彻假装疯了,离开韩信。

这就是蒯彻劝说韩信这段故事。

韩信没有听蒯彻的,是蒯彻的说辞不行吗?不是!

蒯彻这一番说辞,是非常有逻辑,而且非常有说服力的。

咱们可以总结一下。

一,以相人之术,来说服韩信。

古代人还是比较信相人之术的,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切入点,而且很容易引起韩信的兴趣。

二,为韩信分析天下大势,告诉韩信他的优势在哪,如何借助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的功业。

但是,韩信不知道是看不起蒯彻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辩士,不想被蒯彻忽悠了,还是有自己的执念,依然不听蒯彻的。

当然了,韩信也有他自己的理由,汉王对他太好了,他不忍心背叛刘邦。

这就是妇人之仁。

三、蒯彻举例反驳韩信。

怎么反驳韩信呢?

论人际关系,你跟汉王的关系,比得上张耳和陈馀吗?张耳和陈馀这对刎颈之交,最后都是成为了生死大敌。

你跟汉王没有患难与共的交情,凭什么觉得他会对你好呢?交情不深,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论功业,文仲帮助越王勾践保全了越国,并且让越国称霸,帮勾践复仇雪耻,这样的功业,有几个人能比呢?但是,文种得到了什么好的结果吗?没有。

你觉得你对汉王的功劳,比得上文种对勾贱吗?

论交情,你没有那么深的交情,论功业、论功劳,你也没有那么大的功劳。

那么,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安然无恙?

蒯彻的这番说辞,对吗?非常非常对!

蒯彻的这番话非常具有洞察力,旁征博引,以史为鉴,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但是,却无法劝住韩信。

那么,韩信为什么不听劝呢?这就是韩信的悲哀!

蒯彻的说服套路,可以说非常经典。

《资治通鉴》的原文更是字字珠玑,发人深思。

但是,韩信却不为所动,这就是韩信的悲哀,这就是韩信身上的妇人之仁。

不管多么睿智的蒯彻,也无法说服妇人之仁的韩信,犹豫不决的韩信,优柔优柔寡断的韩信。

这或许就是韩信的命运,这也是韩信的悲哀。

前边有武涉代表项羽拉拢韩信,后边又有蒯彻为韩信分析天下大势,告诉韩信最好的选择方案。

但是,韩信最终因为自己的妇人之仁,因为自己的识人不明,因为自己自持功高,最终把自己推上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良言难劝该死鬼,妇人之仁,优柔寡断,这就是韩信的悲哀!

你觉得是这样吗?

这是专栏第231节,观看更多专栏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专栏第二季开启,每日更新,订阅全部内容(公众号只发部分内容),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

作者介绍

李子霄,自媒体专栏作家,畅销书作者。

著有畅销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17年。

子霄读史
从头到尾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谋略智慧 御下之道 成事学问 让《资治通鉴》有趣又实用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