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事情做成了,有些人就该清除掉了!

职场   2024-10-28 10:37   北京  

公元前202年,刘邦定都长安,本以为天下已定,革命成功了,可以享受一下胜利的果实了。但是,出大事了!

同年,七月,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率兵伐。

同年,赵王张耳去世,长沙王吴芮去世。

同年,九月,刘邦攻下了燕国,俘虏了燕王臧荼。二十五日,封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卢绾可不是一般人,这是跟刘邦同一个胡同里长大的,而且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

刘邦跟卢绾的这种亲近关系,甚至比儿子都亲。

其他大臣也不敢奢求有卢绾这样的待遇,刘邦封卢绾为燕王,也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说到底,还是自己人,更放心呀!

燕王臧荼这个蠢东西,楚汉相争的时候,他不站出来争一争,咱们后人也可以看个热闹!

天下一统了,他出来造反,这不就是看不清时势吗?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比项羽都厉害,跟拥有天下资源的刘邦叫板,太高估自己了吧!

这件事其实颇让人感到迷惑。

燕王臧荼,为什么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没有出来争一下呢?反而会在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再造反的?恐怕他有不得不反的理由。

按理说,这是一个很识趣识时务的人,此时造反,难以解释,而这一切,大概率是刘邦已经安排好的。

接下来,项羽以前的部将利几叛乱。

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击败利几。

同年闰九月,刘邦回到长安,把秦王朝时代的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

利几为什么又反叛了?

应该是刘邦杀掉丁公之后,这些叛将没有安全感导致的,利几估计是担心刘邦秋后算账!

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道:利几最后投降刘邦,刘邦封他为颍川侯。

而刘邦到了洛阳之后,召集诸侯,利几怕刘邦秋后算账,所以干脆反了。

刘邦闲的没事干,为什么要召见利几呢?

那肯定是有什么心思。

就算刘邦没有什么心思,利几那边也会怀疑刘邦有什么心思,利几也不敢去啊!

丁公的人头还没烂呢,谁还敢送上门找死呢?

与其等着被杀,不如反叛。所以说,利几这时候也反了。

利几的反叛,怕是有刘邦的推波助澜,这恐怕都是刘邦预料之中的事。

项羽这边投降的,一个一个出了意外,只有季布得到了好的结果。这不由得别人不多心呀!

但是,这事还不算完呢。

刘邦的通缉名单里面还有一个人,他是项羽的部将,叫钟离昧。

钟离昧跟韩信的交情比较好,项羽死后,钟离昧投奔了韩信。

而刘邦对钟离昧也是记在心上,刘邦听说钟离昧就藏在韩信的楚地,于是就下令,通缉钟离昧,而韩信窝藏了钟离昧,自然心里也是非常害怕。

刘邦此举,又是为什么?自然是要找借口搞事了!

韩信在楚国四处巡视的时候,出入都有大量的安保人员随同,避免出意外。可见韩信心里有多么的慌!

《资治通鉴》这一段比较琐碎,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刘邦开始清除异己。

没有借口,可以创造借口!

事情做成了,该分蛋糕的时候,总会清理一些人,这样蛋糕才能多分点。

史书中没写出来的,往往就是丑陋的人性,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事成翻脸,这类事情,一直在发生!

下一个,韩信!

这是专栏第15节,观看更多专栏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子霄读史
从头到尾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谋略智慧 御下之道 成事学问 让《资治通鉴》有趣又实用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