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是骆驼。
影片其实讲的就是:关于主角高志垒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成为骆驼祥子的故事。首先男主角高志垒由徐峥饰演,其为典型的中年 IT 男士。十多年来在公司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然而却遭人事系统裁员。与此同时,他还面临着孩子求学的问题、背负着巨额房贷、老婆全职在家带娃、父亲生病需要照顾,以及高龄求职却被嫌弃等诸多沉重的压力。最终,他选择跑外卖,与生活达成和解,并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电影目前的评价很有意思,上映前骂声一片,上映后口碑却逐渐好转,其中有些比较尖锐的评论,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就是:其实我也完全能理解在当前环境下,这样带情绪的批判很正常,一些人认为有钱人可能无法真正体会穷人的痛楚,所以对电影的真实性和深度产生怀疑,担心电影只是一种表面的呈现,无法触及穷人生活的核心问题。要知道这几年对于普通人来说,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好的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这也反映出观众对于电影表达和社会现象之间关联的关注。他们希望电影能够更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性的演绎。
然而,这种评价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表现底层人民奋斗的电影都有很多,但你不能因为演员有钱,就认定不能去饰演穷人了,也根本说不过去。例如,比较著名的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带着他的儿子饰演一个失业的推销员,故事也非常励志。威尔,史密斯绝对称得上有钱人了,但不代表他就演不了穷人,也不代表他演穷人,就是富人拿穷人“开涮”说直白点,很多博主的负面评价也只是在迎合普通人的情绪G点,本质上也是收割底层流量。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很难指望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能够彻底撕开表象,揭示深层运行逻辑的。说多了大概率是上不了架的。或者如《隐入尘烟》那样,刚冒了个头就不见了浪花,大多数观众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现实意义不大。实际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长期存在、产生影响的事物,就像是有一个醒目的标记符号一直存在着让人记住。要知道,已经消逝或不再活跃的东西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只有持续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而《逆行人生》至少完成了一项使命。虽然不能说是深刻地揭露了问题,起码已经对表面现象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例如当年《我不是药神》所依据的真实原型故事,也并不是在事件刚发生时就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作用。不过在原型人物被捕两年后的 2017 年,国家把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格列卫”纳入了国家医保。客观来讲,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都都是一艘大船,大船就意味着它具有很大的惯性,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的。况且利益关系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所以在我看来,导演想要传递的的并不仅仅是展现白领和外卖人员从相互对立到彼此认同再到最终释怀这样比较常见、如同春晚小品这样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导演在呈现这种表面现象的同时,特意为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观众能够去探讨和思索电影背后那些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不便言明的深层原因。但话说回来外卖这个职业确实本身毫无前途,真正失业要养一家老小的,但凡有一点机会从事其他有上升渠道或者更体面的同等收入工作,谁会去干外卖这种“铁人三项”呢?当然,也并不排除会有人抱着自由自在、不受上班约束的心态去干这一行,但大概率跑不到多少钱,而且由于外卖骑手数量的增加,将来内卷会更加严重
2023年,某外卖平台发布了一份外卖骑手就业报告,揭示了全国范围内外卖骑手数量的惊人增长。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745万名外卖骑手,到了2024年,单单该平台的骑手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300万,翻了近一倍,薪资的中位数却只有7096元,相比于2023年的9400元降低了25%。就像网上很多人说的,大不了就去跑网约车送外卖,可笑的是,你自以为的退路,其实已经有1亿人在卷了。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最低门槛的工作已经趋于饱和了,而被困住的不止只有年轻人,与此同时还有35岁后面临失业的中年人。不光是身体机能的消退,婚姻家庭的琐事烦扰,父母身体的衰老重担,还有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文章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个人是挺期待徐峥导演的作品,但或许由于外卖员的形象被很多广告短剧拍烂了,这一次他确实挑了个很不讨好的切入点,但能够花四年时间描摹一群普通人的人生状态,也挺难得。至于其他的交给市场和时间去验证。
至于这部影片是拍给谁看的,从广义上讲,是给所有在奋斗道路上前行的人看的,从狭义上讲则是给那些能够代入其中并感同身受的人看的。如果饰演穷人就要被骂就要承担暴力,那么以后谁还敢为普罗大众发声呢?
谢谢点亮【赞和在看】点个【关注】的朋友,愿您行好运! 发大财!🙏
倘若有一天,你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表达,不妨多看看书,多和朋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很多事,不必非要追求一个答案,别活的太复杂,开心就笑,累了就睡觉,好好爱自己,把期待降低,把依赖变少,关注骆驼,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