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让爱温暖每个角落

文摘   2025-01-26 21:17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心智家园教育”,关注我们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老年人数量已达近3亿人,而独居、孤寡和空巢老人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超过1.3亿。

这些老人用自己的半生辛劳为社会贡献了曾经的岁月。如今,年华老去,他们未来的生活应当被重视并得到保障。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看到了老人们的这份处境,积极给出了答卷,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积极付出行动,旨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助力营造“老有所敬、老有所爱、老有所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2年起,基金会连续在每年的中秋及春节前开展“中国太阳送温暖公益行动——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帮助数千位老人度过一个个幸福的节日。

截止2024年,项目共集结超过4300人次的志愿者,开展了超过355次孤寡老人探访活动,受益老人将近9600人次,基金会累计支出超过375万元。

2025年1月9日-25日,在基金会创始人包丰源老师、理事长黄国明女士、党支部党建负责人黎凯如理事等人的带领下,220位志愿者分别在佛山、中山、湛江、韶关、太原、北京、遵义、汕尾、惠州、南宁、包头、昆明、德阳、广州、揭阳15个地区展开了公益行动,受益老人282位

各地志愿者在探访孤寡老人的活动中,给老人带去了包括大米、花生油、寿桃面、小米、润肤露、牛奶、洗衣液、抽纸、纪念照片、相框、慰问金等在内的各种实用慰问礼包,物资和慰问金合计价值147,607.03元

(广州探访活动获广东经视、今日头条报道)


本次“中国太阳送温暖”活动,纷纷获得网易新闻、广东经视、今日头条、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湛江新闻网等众多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太原探访活动获网易新闻报道)


这个春节,这些老人们有了新的盼头。


他们身患疾病,内心却坚韧
说到身患疾病的孤寡老人,许多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只有辛酸。探访这些老人,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们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佛山的群姨因身体不适,需要坐轮椅,并依靠长期吸氧维持生命。初见志愿者时,她愁容满面,但志愿者们耐心陪伴,并与她聊天,让群姨逐渐打开心扉,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她热情地带领大家参观志愿者帮忙修建的冲凉房,眼中满是感激。整个人的气色也焕然一新。
(佛山探访活动获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报道)

韶关的龚叔是独居老人,他因儿时发烧成了聋哑人。但他的自理能力极强,把简朴的平房打理得窗明几净,物品摆放井然有序。

每当志愿者们前来探望时,龚叔都像孩子般欢喜雀跃,开心地迎接大家。他的乐观与纯真让大家备受鼓舞。

中山的才叔几年前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变故。他的妻子在一场煤气爆炸中不幸离世,两个女儿也相继出嫁,家中只剩下他孤身一人。那段日子,才叔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身体也出现了问题,甚至需要进行腰椎手术。

如今,他的精神面貌、气色以及身体状况都在逐渐好转。看着才叔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活力,我们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德阳的增叔虽身患多种疾病,却始终坚强开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言语风趣幽默,总能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启发他人

见到志愿者们,他拿出自己炒的花生和红桔来招待,并分享珍藏的书籍和族谱,为大家讲了一堂极具智慧的课程,令在场的所有人受益匪浅。
(德阳探访活动获德阳日报报道)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资支持
在我们探访的这些老人中,有许多老人经济贫困,还有些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吃住都是问题。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资上的支持,还有精神上的慰藉。
昆明的苏阿姨因腰痛住院,目前在家服用中药调理。她的医疗开销较大,尤其是药品费用,给生活带来不少压力。尽管如此,苏阿姨依然乐观,独自在家煮饭,生活简单而有规律。

看到志愿者的到来,她热情迎接,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她的坚强与乐观让大家深受感动。
来自南宁的李姨今年71岁,未婚未育,每月依靠国家特困供养费和城镇居民养老金维持生计。她身体状况不佳,去年因脑梗住院十多天,今年又时常头晕。但她从未放弃,如今格外注重锻炼,每天坚持去江边散步,还会定期去社区调理身体。

在李姨眼中,志愿者们如同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她对志愿者们的关怀满心感激,离别时眼含泪花与大家一一拥抱。
昆明的张阿姨和女儿靠低保维持生计,生活节俭。张阿姨因脑梗腿脚不便,行动受限。为了照顾刚做完心脏手术的女儿,她无法独自就医,生活的重担全压在身上,但她从未抱怨。

她说要把与志愿者的合影贴在卧室墙上,给自己力量和希望。
包头的杨大爷身体欠佳,需常年服药,生活的重担似乎压得他与老伴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次探望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杨大爷和老伴送去了物质上的支持,更传递了精神上的慰藉。他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反复表达着感谢,也对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们热爱生活,眼里有光
通过与这些老人们聊天,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感染着每一位志愿者。
湛江的福伯酷爱乐器,擅长拉二胡和秦琴,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见到志愿者的到来,他非常开心,拿着中秋节的照片仔细观看,指着整面墙上基金会每次探望带来的照片,还细心地认出了上次来的志愿者。

福伯面对志愿者开心地弹起秦琴,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者们也被福伯的热情和喜悦感染,一起唱和起来,其乐融融!
(湛江探访活动获湛江新闻网报道)

在村委会的不懈努力下,北京杨伯的新房终于竣工了。老人告别了坍塌的废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杨伯是个有爱心的人,经常喂养的流浪猫狗都随他搬进了新家。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杨伯仍会省下钱买猫狗粮,悉心饲喂这些“毛孩子”。
广州的刘伯虽年逾八旬,却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他不仅能够独立烹饪,还热衷于煲汤,尤其擅长制作排骨红枣枸杞汤,这道汤品也是他最爱的美食之一。刘伯居住在一楼,家中摆放着许多精心养护的绿植盆栽,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在我们即将转身离去的那一刻,刘伯喊道:“新年快乐啊,孩子们!谢谢你们来看我,愿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那声音里饱含的祝福与感激,久久回荡在我们心间,让我们不禁湿了眼眶。

汕尾的昌伯见到我们的到来,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枚珍贵的党员纪念牌,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用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为我们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那些关于奋斗、奉献与坚守的故事,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昌伯动情地表示,非常感谢基金会多年来对他的关心与照顾。份温暖的关怀让他在岁月的长河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初心与信念。

遵义的周阿姨曾因血管堵塞而腿痛难忍,如今已大为好转。原来,周阿姨凭借自己的独立与智慧,通过网络平台寻得良医,成功治愈了腿疾。这份独立与果敢,令人钦佩不已。

她还是个紧跟潮流的人,热衷于刷抖音、看直播,甚至还学会了在直播间购物,为生活添置新物件。她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享受着独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写在最后



爱是惦记,是给予,是回馈。

从2012年起至今,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坚持探访孤寡老人,我们希望给老人们带去一些温暖,传递一份能量,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年,基金会帮助老人们找到了家的港湾,身体疾病得到了改善,生活有了盼头,但更为重要的是背后这份爱的链接。这些老人们对待生活的热情也让我们备受鼓舞,振奋人心。

每一次探访,都会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前行的力量。

未来,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将继续开展探访慰问孤寡老人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助力营造“老有所敬、老有所爱、老有所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这样一个阖家团圆、幸福相聚的节日里,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祝福天下所有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更多精彩 
清远、广州公益行,让孩子们绽放生命的精彩!
59个留守和困境儿童如何被看见?他们给出了答案
奖助学金捐助、校园翻新……他们点亮了孩子的求学路!
这封穿越了10年时光的信,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三个字告诉你,陪伴与陪着的区别 | 心康护童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可以了解更多“慈善活动”的内容

点击转发,点赞,在看,分享传递智慧







心智家园教育
心智家园教育平台,由心智教育专家、情志疗法创始人包丰源所创立。 19年致力于帮助更多人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生智慧,让生命更有价值! 全面介绍生命智慧、心转病移、明心见性、永续发展、为人父母等心智教育系列课程,分享学员感悟,传播善意和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