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北大血研所赖悦云教授团队《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 汇聚理论知识、操作经验、遗传学图谱及典型病例

文摘   2025-01-17 17:10   北京  




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

主  编  赖悦云

副主编  王   彤  潘金兰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精装  16开

ISBN 9787565931024  定价  220.00元


【点击封面 直接购书】






《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一书以2016年版及2022年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为基础,集细胞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经验、各类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细胞遗传学图谱以及典型病例于一体,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知识参考书,可供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血液科医生、研究生及医学生阅读参考。


CONTRIBUTORS

     01  编者名单



ABOUT US

     02  赖悦云与团队介绍



赖悦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细胞遗传学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二党支部书记。200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学位。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症和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性。自2006年至今,在承担临床工作的同时一直负责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工作,通过多年在细胞遗传学领域的深耕细作,积累了丰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经验。曾先后负责和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FISH研究课题和国自然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了间期FISH技术在恶性血液病诊治中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或翻译血液专著5部。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细胞遗传学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染色体检测的实验室之一。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展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血液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的克隆性异常,与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相结合,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等,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007年至2010年,在黄晓军所长的带领下,由赖悦云教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该实验室先后牵头多项全国多中心FISH研究课题,通过大量基因探针的运用建立起规范化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平台。目前赖悦云教授领衔的细胞遗传学团队有相关科研及技术人员20余名,实验室配套设施全面,拥有全自动化的染色体扫描和分析系统、全自动化中期分裂细胞处理和收获系统、全自动FISH扫描及分析系统等高端仪器。近年通过引入湖南自兴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染色体扫描系统及人工智能分析软件,创建了集染色体图像采集自动化、核型分析智能化、实验数据数字化以及异常数据库检索一体化的操作系统,显著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目前团队成员每年完成血液病患者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上万例,FISH检测每年探针数超过3万。




FOREWORD

     03  序


自1985年由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共同组成的法 - 美 - 英协作组提出急性白血病的形态 - 免疫 -细胞遗传学(MIC)分型以来,细胞遗传学一直是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诊断分型、预后分层及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细胞遗传学研究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十余年来,对疾病的遗传学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促使对疾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不断更新和优化,但国内尚缺乏一本较为全面的与血液系统肿瘤的最新诊断分型密切结合的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工具书。由赖悦云教授主编、国内血液病细胞遗传学领域知名专家参编的《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以2016年版及2022年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为基础,集细胞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经验、各类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细胞遗传学图谱及典型病例于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血液科医生、研究生及医学生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知识的参考书。特别宝贵的是,本书汇集了所有编者及其所在中心多年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细胞遗传学临床检测和相关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许多典型病例和图片代表了国内高水平的血液病细胞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源于“祖国大地”的成果展示出来,对于推动血液病细胞遗传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2024年10月


PREFACE

     04  前言


自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首次发现费城染色体以来,细胞遗传学在血液肿瘤领域逐渐受到重视,随后越来越多与血液肿瘤密切相关的染色体异常被揭示,为进一步的分子学研究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细胞遗传学已经成为血液肿瘤诊断、预后分层和疗效评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分子学检测手段突飞猛进的时代,细胞遗传学技术依旧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血液肿瘤的细胞遗传学技术操作难度较大,受影响因素多,只有经过长时间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方可胜任此项工作。然而,目前国内此领域专业书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稀缺,导致很多中心尚不能开展此项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细胞遗传学在血液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而限制了依据疾病细胞遗传学特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精准施治。因此,培养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目的,我们组织国内多家中心长期从事血液肿瘤染色体分析工作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同道们共同编写了此书,通过总结在本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将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相关理论、方法、染色体模式图和核型图及典型病例汇集在一起,以2016年版及2022年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为基础,着重阐述每种常见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旨在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本较为实用的工具书,并为广大血液科临床医生提供一本充分了解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的参考书。


本书中所有染色体G显带核型图和病例由各章节编者所在中心提供(个别由其他中心提供的核型图和病例在书中均有特别标注),所有模式图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安徽省立医院邬志伟绘制完成。感谢李叶、张艳、马宏伟等为此书的核型图编辑所做的出色贡献,并向此书秘书组同道王峥、李叶致谢!对所有为此书作出巨大贡献的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图片和病例凝聚了参编人员及其所在中心全体同仁们多年的劳动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一项极需耐力和意志力的工作,谨以此书向为此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而辛勤耕耘的前辈们致敬!并与今天仍处临床检验一线,弘扬前辈传统、开拓进取的同道们共勉!由于学识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各位同道和专家学者不吝指教,以便改进。


2024年10月


CONTENTS

     05  本书目录


← 左右滑动查看,共4页 →


SAMPLE PAGES

     06  样页试读


← 左右滑动查看,共10页 →



编辑:韩子琦

校对:高伟豪

审核:陈月、刘竞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医出版社”

国家血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转化研发、精准诊断三个平台为核心,聚焦临床与转化研究国际前沿资讯,推进规范化诊疗体系惠及全国。欢迎同道点评讨论,携手助力健康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