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看到一张图,感慨万千,真是让人无语的一幕:
一个家长,带着娃,看样子也就上小学,自带便携式小桌子,在地铁上写作业。
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希望孩子能学习好,所以争分夺秒,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但是,这种效果真的好吗?上小学的孩子,真的只差这半小时吗?考虑了孩子的感受了吗?孩子内心真的愿意吗?看孩子的表情,仿佛很痛苦。
我有一个亲戚也是这样的,孩子上小学,每天自己抽出大量的时间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还报了无数培训班,学英语、作文、练字等等,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然而,讽刺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是很差。我这个亲戚自己很苦恼,说孩子不争气,自己付出那么多,学习成绩还是很差。
其实,是她自己没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
我也给她说,你可以换个方式,不要这种强压式,留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培养兴趣,你也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可能效果会更好。
但是她自己不这样认为,她说,孩子太小,没有自控力,不能放任,不管好,就会学坏。
我不知道再给她说什么好。
我一直在想,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很多家长的角度看,教育仿佛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在竞争极大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所以,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卷,剥夺了孩子本应该快乐的童年。我认为这是一种功利性教育,只想要一个“好”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建设。
苏格拉底曾经讲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即通过教育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和智慧,让他们自觉自悟,从而在成长中收获自尊、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因斯坦则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让人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后剩下的东西。教育是以孩子为本,目的是让孩子唤醒沉睡的心灵,而非被现实奴役。
我的理解,教育是要想办法让孩子活的快乐,活的充实,内心不纠结。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循循善诱,慢慢培养孩子的兴趣,因为只有建立了兴趣,才能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一方面能自我精进,持续深耕。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非常反对那种强压式的让孩子学习,还口口声声的道德绑架,说“都是为了你好”。一般来说,这种教育下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需要一生去和自己和解。甚至,有的孩子因为给的压力太大,出现自杀,去年,我们这里的一个高中,就有一个高二的孩子跳楼了。
你说,到底是学习成绩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如果因为强压孩子学习,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失去生命,这种教育,还是成功的教育吗?
我们家庭的教育,从来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我和爱人,基本都是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爱好,从来不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去要求他,而是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教孩子从小就阅读大量的书籍,慢慢的,他自己就建立了学习的习惯了。我不要求成绩,反而我儿子成绩还算不错。
对于我女儿,现在她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和爱人也达成一致,绝对不强求她学习,更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要求,因为我们认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在学校的课本里,而是让她多读书,多长见识,多经历,建立终身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她爱音乐就发展音乐,爱体育就发展体育,爱什么就发展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让她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陷入内耗,能内心豁达的过完一生,这就成功了。
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一个人进步的最重要的能力,然而,我们反而在孩子年少的时候,通过各种压力让他讨厌了学习,扼杀了他学习的爱好,岂不是和初衷背道而驰?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不要让他感觉到你在教育他,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孩子,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你的想法和做法,决定了你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从而也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书前几天脱销断货了,现在出版社刚刚补货完毕,欲购从速:
我的两个号,都要关注。大号记录交易的点点滴滴,小号记录思想的天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