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水
《伪装成爱的恐惧》
第N次......
第N次我无奈地用枕头压住脑袋,试图抵御阳台上传来的声嘶力竭的哭声和挽留。
两年了,我的朋友小Y似乎仍未发觉——她过于相信了宿舍阳台玻璃门的隔音。她对男友的哭诉、控告、哀求,其实我们都尽收耳底。
而这已经是这两年来我数不清第多少次她的歇斯底里。
犹记往昔,第一次隔墙听到如此劲爆戏剧的内容时,我俨然化身战地记者,紧张兴奋地实时吃瓜。而现在,我只想蒙住双耳(举🏳️)。
每每听我吐槽,朋友们总会啧啧称奇:
“天呐,她太爱他了吧。”
嗯,她当然爱他。否则无法解释她为何会为一个劈过腿的男生哭得痛断肝肠且重金挽回。
听到这,朋友们又开始感叹:
“天呐,她太不爱自己了。”
然后纷纷开始为“付出真心总会被辜负”而不平。
曾经我也一样以为:她太缺爱了,她的内心有需要填补的沟壑。她太爱对方而忘记了爱自己。
但如今我突然发现:她是太想爱自己了。
其实无论是低三下四抑或是死缠烂打,都不是因为她爱对方爱得多深。每一滴苦苦哀求对方不要离开的眼泪,其实都不是在说“我好爱你”,而是在说,
“快来爱我吧”。
她给的不是爱,是伪装成了爱的恐惧。
小y绝非个例,不受性别年龄局限,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也有类似的男性朋友,同样可以为了女友做到24孝的地步,但最后仍然跪地苦苦哀求对方不要离开。
我挖苦他惯了:
“真是男儿膝下有小腿,跪一小时不痛吗?你好有毅力,适合去当兵。神经兵。”
他还在冷幽默:
“痛,所以我不停偷偷变换姿势地跪了。”
“那她呢?”
“她不停哭了一个小时,没空管我。”
“啧。你都爱得这么痛苦伟大了,她被爱的怎么也这么折磨?”
他不说话了。
因为他也发现,他的爱并没有让对方得到被爱的愉悦,对方也没有在他的牺牲中受益。而爱,是舍不得对方为难、痛苦的。
因为他没有发现,他给的不是爱,是恐惧。
“我害怕一个人”,他和小Y说过一模一样的台词。
恐惧被抛下,恐惧被割舍,恐惧孤单。
而这种恐惧无法被自己妥善的解决,于是乔装成了一种近乎疯狂,丧失尊严的“爱”向外投射出去。他们的心中有一道历史遗留的沟壑,可却刻舟求剑的在别人身上寻求填补的土壤。
这样的爱不是付出,这是乔装后的索取。
这种看似像“爱”的恐惧传递出后,往往给人一种牺牲似的错觉,但事实是,真正迫切需要受益的人,是那个看似失去了所有的人。
在这种虽然病态但尚且能维持的亲密关系中,小Y们的恐惧得到了放置。
他们最终想要这“爱”作用的对象,其实并不是他们为之疯狂的恋人,而是自己。
“爱的能力取决于人们从自恋当中解脱出来的能力。”
很久前,当我在《爱的艺术》里读到弗洛姆这句话时,我以为,人们要先学会妥协自己、牺牲自己,才能成全爱。
而现在,我推翻我所有关于爱的定义。爱不该是妥协,也不该是牺牲,爱就应该是纯粹的爱,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灵的空缺,亦不是为了索取情感的回馈,更不是绕着圈子为了爱自己而去爱旁人。
但是,他们又忘记怎么爱自己了。
可不懂得爱自己的人要如何给别人健全的爱呢?
亲爱的小Y们,在感情中拆东墙补西墙不叫爱,那只是你的恐惧在阋墙补顶。而最后,房屋一定会坍塌。
“爱是一种需要练习的能力。”我的另一位朋友小H某天深夜突然对我感慨,那是她和她的女友进行了数次争执与长谈,终于达到平衡后的一天。
看吧,爱不是一种天赋,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使人突破屏障,把“我”和“你”联结起来的合力。它并不是单向发出的,而是双向沟通的。
爱让人克服孤独与分离感,更让人感知到“我”的价值与意义。爱是滋补品,我们在爱里都不应该越走越孤单,越走越卑微。
我们都需要爱,也需要被爱。但这并不是非要进入一段哪怕并不健康的亲密关系才可以解决的问题。
不要伪装自己的恐惧,也不要伪装自己的爱。
End..
文字 | 柳水
排版 | 唐海婷
初审 | 唐海婷
审核 | 孙晓莉 汤艺
终审 | 吴鑫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