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立信之星| 敬畏法律,无畏办案——蔡开信律师跨界传奇人生的正义诗篇

民生   2024-12-17 20:34   海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法律的广阔天地里,有这样一位律师,他以洒脱无畏的姿态行走在追求正义与真理的道路上,坚守信念,步步踏实。他以匠心为炬,用知识与逻辑之光拨开迷雾,为守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执着前行。这是一段跨越学科、跨越职业的旅程,也是一位法律人书写的人生诗篇,他就是来自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的蔡开信律师,一位充满传奇的律师。






求知与蜕变:从教师到工程师,再到创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

出生于1971年的蔡开信律师,于199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毕业后即往海南省工业学校任教。1992年至2001年1月任职期间,他创立了独特的"本体到位"教学法,这一创新获得学校历史上唯一的"教学改革奖"并全校推广,使学校在省级、国家级重点中专评估中的"教学改革"专项获得满分。


2001年进入工程领域后,蔡开信律师同样显示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在北京某中德合资公司,他成功开发"铝型材压弯机",为公司节约二百多万元设备进口费用,生产效率比原手工作业提高超过20倍。仅用六个月就从工程师晋升为工艺部部长,获得公司专项奖励,并被派遣至德国总部进行技术培训学习。2003年在上海担任过意大利某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并到意大利总部进行技术和质量管理培训学习。2004年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设上海某机械公司并长期担任执行总裁,领导并主持过公司的四阶段工艺变革和流程再造带领公司产品出口欧洲。2014年在三亚某商业管理公司任总经理,他从零开始负责组建上百人团队,成功运作某商业广场开业,其中的农贸市场成为当时三亚标杆农贸市场。


早年间的工作经历不仅塑造了蔡开信律师追求敢于挑战的职业风格,也让他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教学的创新性,还是工程实验的严谨性,亦或是组建团队的合作性,都为他后来成为律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法律之路:无畏办案,正义的守护者

“古之立大事者,不为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蔡开信律师虽没有上过一天法学院,却痴迷于法理学习,对法律的热爱至极,他甚至能在讲座中当众只字不漏背诵出民法典第143条至第157条。“蔡开信是天生的律师”,朋友们如是说。他在45岁那年经过6个月的刻苦学习一次性以不菲成绩通过司法考试,并以“非法学专业”毅然决然地转行,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传奇,他的法律之路如诗如画,一路披荆斩棘。


他办理的民事、刑事、行政翻案和无罪案件已高达16件。他向海南省人大和高院的建议被认可和采纳。他通过自学累积了深厚的法理基础,他通过法理和逻辑结构分析论证了民法典第154条规定有违逻辑结构美,并提出:第154条规定可直接由第153条规定第二款代替作为请求权基础,第154条规定的内容系第153条第二款违背“公序良俗”之“善良风俗”的具体情形,第154条因其有损逻辑结构美不宜独立列为民法典法条,宜以司法解释形式出现作为列举违背善良风俗的情形之一。他自由思考,不迷信权威,只相信更强大的理由,如通过说理论证质疑权威法学家观点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一)民商领域:以逻辑之力守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民商、行政和刑事三大领域,蔡开信律师如一把利剑,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蔡开信律师主攻民商领域,在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中【(2023)琼9002民初2063号、(2023)琼96民终5064号】,成功维护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案件中,对方购买委托人房屋计划用于经营酒店,签订合同并交付房屋后,因房屋与报建图纸不符,未能通过消防和装修许可证审批,导致酒店经营无法实现。对方因此以“合同目的未实现”为由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返还购房款及支付违约赔偿金,共计3700余万元。蔡律师通过精心论证,明确区分“经营酒店”为合同动机而非合同目的,成功说服法院采纳这一核心观点。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对方全部8项诉讼请求,二审中对方撤回上诉,案件最终以委托方胜诉告终。如果对方在磋商阶段将经营酒店的动机明确写入合同条款,委托方或将面临败诉风险。蔡律师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这一点,在法庭上有效辩论,为委托人规避损失。


在某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仲裁案【(2023)海仲案字第593号】,对方因与委托方发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支付工程欠款本金及利息约1400余万元。蔡律师充分发挥工程师背景优势,通过细致严谨的逻辑论证,在工程鉴定方面提出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业意见,成功被鉴定机构和仲裁机构采纳。最终裁决认定,委托方不仅不存在欠付工程款的问题,反而多支付了工程款70余万元。仲裁裁决驳回对方全部仲裁请求,并由对方承担高额仲裁费和鉴定费,委托方大获全胜。这一案件充分体现了蔡律师在建设工程纠纷中的专业能力,将他能将工程技术和法律逻辑完美结合,为委托方争取了最大化的利益。


此外,某民间借贷纠纷案【(2020)琼0271民初9914号、(2022)琼02民终1414号】二审撤销一审判决,为当事人挽回约2百万元的损失。某确认合同无效案 【(2022)琼96民终4069号】二审撤销一审判决,使用二审法院的理由说服之前一直拒绝受理有关土地争议的行政部门受理并作出行政裁决。帮助农民解决了之前“找政府,政府说你们应去找法院;找法院,法院说不在受理范围”的求助无门困境。某劳动争议案 【(2024)琼0107民初889号】帮助法院创设“微信记录可视为书面合同”的新裁判规则。


(二)刑事领域:为无罪者争清白

蔡开信律师虽主攻民商领域,但在刑事辩护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多起刑事案件取得无罪结果或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改判。其中,在一起滥伐林木案【(XX检刑不诉(2024)89号】中,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了绝对不起诉的结果。案件中,当事人任法定代表人的A公司将工程转包给B公司,后因B公司实施毁林行为,办案机关认为当事人指使B公司毁林,涉嫌滥伐林木罪。在审查起诉阶段,当事人被取保候审12个月、监视居住6个月,共计长达18个月。期间,检方和警方多次要求当事人认罪认罚不起诉,并提示不认罪认罚的法律风险,但均被当事人坚定拒绝。


(滥伐林木案结案日)


蔡律师提出的辩护意见精准有力:首先,若构成犯罪,案件性质应为单位犯罪,而非自然人犯罪;若单位不构成犯罪,则不可直接追究负责人刑事责任。其次,若毁林行为人B公司不构成犯罪,行为人本身不可能成立犯罪。再次,公司之间的工作沟通不是刑法上的“指使”。最后,毁林行为人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员作为证人指控当事人“指使”毁林,这一做法严重冲击刑事诉讼基本制度,因为行为人B公司(及其责任人)不成立犯罪,当事人的“指使”不可能成立犯罪,不指控毁林行为人而直接指控“指使人”犯罪,有违常识和法律规定。蔡律师据此主张当事人无罪,最终检方采纳其辩护意见,并以“不认为是犯罪”为由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何其艰难的重获自由!这不仅是一场法律上的胜利,更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及其家庭的人生未来,办案就是办当事人的人生!展现了蔡律师卓越的刑事辩护能力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及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勇敢决心。


此外,某交通肇事案 【XX检刑不诉〔2023〕21号】当事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能获徒刑七年以上,最终获得不起诉,无罪。某强奸案 【XXXX解保字(2022)0062号】取保候审届满一年,公安机关认为证据不符合起诉条件解除取保候审,无罪。某诈骗案 【(2019)琼01刑终238号】二审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后改判减少二年徒刑。

(交通肇事罪结案日)

(三)行政领域:程序与实体的坚守

蔡开信律师在行政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代理了一起涉及土地权益的行政登记案件【(2021)琼96行终332号、333号,(2022)琼96行终303号】。案件中,当事人(某经济社和镇农场)因与对方(自然资源规划局)及第三人(原国营农场)行政登记案,先后不服程序、实体一审提起上诉。


蔡律师先后在程序审和实体审上两次成功翻案。在程序上,他通过细致的法律分析,争取到撤销一审判决的结果;在实体上,他成功说服法院认定行政登记行为违法,最终实体判决撤销不动产权中共约850亩土地的行政登记行为。这起案件为农民争回了宝贵的土地权益,其程序审与实体审均翻案且为农民争取到的土地面积大达约850亩的结果在全国范围内亦属罕见,不仅彰显了蔡律师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立法领域:助力法律完善的践行者

蔡开信律师不仅在具体案件中展现出卓越的法律专业能力,更积极参与法律建设。他曾向海南省人大法工委提出修改《海南省土地权属确定与争议处理条例》的建议,得到了法工委的高度重视并专函回复。同时,他对《律师调查令征求意见稿》提出了6条具体修改建议,其中5条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纳并写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诉讼中实行律师调查令的操作指引》,那条不被采纳的修改建议是“‘ 涉及商业秘密 、 个人隐私的不予签发律师调查令’应当删除” , 但是该不被采纳的修改建议已被法院实际采用,如法院签发律师调查令调取银行账单(银行账单属于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这一系列实践,不仅彰显了蔡律师深厚的法学素养和对制度完善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他对推动法律进步的积极贡献。他始终以法律服务为基础,以推动法治建设为使命,在多个领域留下了令人敬佩的成就和足迹。




三、思维革新:律师专业化的转型与行业的未来

在时代变迁与科技进步的背景下,蔡开信律师对律师专业化和行业的未来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律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正经历着从信息差到思考力差的转型。传统上,律师专业化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某一领域的经验积累和信息获取上,然而,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变得更加高效,信息差优势将逐渐消失。


蔡律师认为,未来律师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信息的占有,而是深度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思考力差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基础性、简单重复性的法律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可生成式AI取代,而复杂、高创造性的法律服务将成为律师不可或缺的领域。


展望法律行业的未来,数字化和AI技术将推动行业迅速变革,催生新兴领域的法律问题与业务机会,同时跨境法律服务空间将进一步拓展。然而,与此同时,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也将加剧行业竞争,对律师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蔡律师的这一思考,不仅反映了他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律师职业不断追求卓越与革新的精神。他的洞见为从业者应对未来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四、跨界智慧:通才的光芒,同行与客户的信任之选

蔡开信律师以“敬畏法律,无畏办案”为执业理念,凭借跨领域的职业背景和卓越的专业能力,赢得了同行、客户及前单位的高度评价。他的原单位领导评价道“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蔡律师都全身心投入并创造卓越成绩”。在律所中,多位资深律师对蔡律师的法律功底和逻辑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业内少见的高水平律师,代表行业标杆,并多次邀请与之合作办案。企业客户称赞蔡律师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称其为“公司坚强的法律后盾”,而个体委托人也对蔡律师充满感激,特别是那些成功翻案或实现重大突破的案件,更让客户感受到他的卓越能力与责任担当。


从教师到工程师,再到创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最后成为律师,蔡开信律师用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理想。教师生涯赋予了他优秀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这在庭审中使他能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讲解得通俗易懂;工程师的职业背景让他善于精确分析,将复杂案件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创业企业家的经历培养了他卓越的组织能力与风险意识,让他在面对多重挑战时更能统筹全局;职业经理人的丰富实践让他深刻理解商业运行规律,使他在处理企业法律事务时更加专业精准。而律师职业则让他用逻辑力将表达力与专业性结合起来,构建起他独特的法律实践路径。他的跨界经历不仅丰富了个人阅历,更赋予了他独特的职业视角。工程师的严谨、教师的耐心,企业家的决断力与经理人的系统思维在法律领域激发出非凡的专业光芒。


生活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追求也应如此广阔。蔡开信律师的职业路程如行路于山水间,所向披靡,心怀广阔。以坚韧的意志为法律事业书写了一首跨界的壮丽诗篇,他以坚定的信念和超然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挑战,正如词中所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风雨兼程的法律之路上,他成就的不仅是专业的巅峰,更是对责任的守望与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附:蔡开信律师简介









椰岛春秋
在这里读懂海南!原名:微海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