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继承内难经),博来众方(汉代以前及仲景本人)据临床经验写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精通方术具可操作性,开拓性构建六经辩证论治体系,奠定了理、法、方药中医诊断学基础,使脉诊、望诊等更清晰易懂,对中医贡献巨大。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强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故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和“医圣”。
东汉末年,气候寒冷,很多人得伤寒病死,为拯救族人,努力钻研医学,该书不仅主治伤寒,亦治内伤杂病,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医学著作、第一部系统研究辨证论治思想的专著、汉代极负盛名的医学实践家、理论家,架设了基础与临床的桥梁,通过《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建立起中医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思维。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值得深入学习和传承。这些理法药方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可用治疑难杂病,如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偏瘫等病疗效肯定,治疗特定病症亦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经方治癌,疗效较为理想。通过运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要略》内容主要涉及内科杂病的治疗,详细描述了病因、病机、症状、脉象以及治疗方法,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临床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思邈对张仲景医术高度评价
药王爷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在《千金翼方》中高度赞扬其医理畅明,医术精湛有“神功”,且行之有效,未有不验,医德高尚,立法用方,堪为典范。
正如《千金翼方·卷九》的一篇序文中说:“论曰: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需有检讨,仓卒易知。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孙思邈提出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批评伤寒误用凉药的错误、建立治疗风寒三方。
中医各家学说之伤寒学派
汉代得伤寒病死亡的70%,很流行,给人生命危害,当时有很多医家(不止张仲景),已相当优秀,但成就不突出,象样的著作流传至今只有一个著名的《伤寒杂病论》,是在《内经》基础上结合临经,之所以写书,说明得病人多,若未经历过的场面就不易写出,出现脉因证治,新的辩证方法,辩证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历经二干年而不衰,总结相当多病例基础上写出。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210年,三国时代战乱纷争,问世不久,散失。
晋太医王叔和,从脉因证治研究,最早首推他整理研究,将有关伤寒原文收集整理,使其独立成书,所处年代三国后期,仍是动乱,亦散失民间,看之不易。
孙思邈开始重视“麻桂青龙”三方,孙思邈《千金翼方》有讨论内容,为唐代仅有的研究,感叹仲景书被秘而不传,至晚年看到此书,叹神书,将有关原文,以方类证收入《千金翼方》,现最古老的伤寒原文见于《干金翼方》,书原貌不见。
宋朝几个发明,造纸,刻版印刷(比用竹写先进),指南针,宋王朝成立校正书局,医学由林亿负责,发展二种版夲,《伤寒论》十卷22篇本,影响较大,林亿认真校正出《金匮玉函经》(即《金匮要略》的别称),为《伤寒论》别本,宋本目前不见。
明代赵开美复刻本,赵开美(书商)照宋本复刻,现见最早的为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亦即宋本(因照宋复刻)。
成本宋未成无已,按《伤寒论》十卷22卷本《注解伤寒论》成注本,虽为参考书,但现经校斟,亦作版本,比赵本早,成无己为主要伤寒论注家。
明方有执认为赵本不是原貌,林亿、王叔和写的,将此打乱,错简重订。喻昌推崇方有执,提出“三纲鼎立说”。
争论的焦点—最早研究整理伤寒的医家围绕着编次注释、研究方法、六经本质、展开争论。
晋唐一收集整理(王叔和、孙思邈)
宋金一研究形成层出不穷,700多家,(代表性医家名称和著作)六医家:韩衹和《伤寒微旨》、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叔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庞安时—阐发伤寒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寒毒说、戾气说,提出伤寒乃因冬受寒毒,阳气不足,着而成病;把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并指出天行温病乃乖侯毒气所致,与伤寒六经之邪绝不相同。感寒是否得病在于→阳气被扰,发病原因在于→勇怯〈素体强弱)
朱肱以经络辨部位,阐明伤寒论的定位问题,首次用经络理论解释六经,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即足之六经,确定明确的定义,才有六经病的概念,第一位用经络学说解释六经本质的伤寒家,仲景强调治伤寒是先经络,所以六经为病都是邪气侵犯不同经络的具体反应,并提出六经提纲雏形,朱肱首先提出三阴三阳就是足之六经,伤寒先识别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根据《素问•热论》的六经病症,深入研究仲景的《伤寒论》,认为伤寒论的六大类型的脉证,(伤寒的三阴三阳)为经络为病,且明确提出是足之六经的(名称),并用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症的发生、传变及转归机理。
成无己注释伤寒第一家,七方十剂创始人,注释特点是以经释论(内难经),以论证经(伤寒论),受仲景启发,著作源泉《内难经》,以内难经理论为根据,解释《伤寒》,既指导了伤寒论,又验证了内难两经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方法,为珍贵读本,他将王叔和整研后的《伤寒论》,自“辨脉法”至“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可不可8篇)凡十卷22篇全部注释,无一遗漏,故其为全面注释伤寒论的唯一医家,以《内难理论》来解释伤寒的医理及处方用药的原则,是其注解伤寒论的方法和特点(即以经释论)简而明,不仅使《伤寒论》精炼的条文增加了内容,更易理解,而且使《内难经》深奥的医理又现实化,具体化,此种方法既指导了《伤寒论》的临床实践,又验证了《内难经》的理论,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故成无己全部注释的王叔和整研后的《伤寒论》成为注释学习《伤寒论》的范本
明清一兴盛发展
方有执错简重订的具体方法,为何主编?
《伤寒论》年代久远已失仲景原貌。王叔和编次也为后人更改,主张心仲景之心,志仲
景之志。返回原来面貌,方有执对太阳病篇的编次整研突出,六经病症中首重太阳,太阳中首重风寒重伤营卫说,
明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不仅倡言错简,且对《伤寒论》进行删减和重新编次,对各条遵仲景原文逐一考证辨析,对当时医界影响最大,其提出风寒重伤营卫说,推动了伤寒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发展了仲景学说
柯琴认为六经是以脉为经纪的分区地面,六经为百病立法,非独伤寒一科,主张风寒相因为病(两者同时作为病因侵入)反对三纲鼎立之说,对后世都深有启发,《伤寒杂病论》按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不仅治六经病,且治杂病,从书名即知,《金匮》治内妇儿辨证施治的全书,作为治则即可治伤寒病,亦可治杂病。
伤寒学派的产生,研究方法不同又产生三大流派,五个代表医家及著作
三大派的代表医家(学派产生)
方有执 喻昌 错简重订派
张卿子(父)张志聪(子)陈修园 维护旧论派
柯琴 徐大椿 辩证论治派 (只要符合仲景辩证施治精神)
辩证论治派 对《伤寒论》编次方法有几种
辩证论治研究方法不同,又产生小的流派,分五个,代表人,著作,
以方类证 柯琴《伤寒来苏集》 按法类证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按因类证 钱璜《伤寒溯源经》 按证类证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
分经审证 陈修园《伤寒医决串解》
临床应用
创立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理论,强调不同疾病与经络的关系。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确立诊疗规律,体例以六经统病证,据人体抵抗力、病势进退的缓急、脏腑经络气血的病理变化、以及证侯的属性,把复杂多变的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化分为六大类证候群,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以此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这一理论体系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除介绍各经病典型脉证特点外,还叙及非典型症情。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属表证,为太阳病。但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脉缓脉急之别。其中有汗、脉浮缓属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证;无汗、脉浮紧属太阳伤寒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躁属大青龙汤证。辨证精细,选方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证候辩证灵活。如“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从”虚“着眼。
临床思维观:注重辨证施治,强调治病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启发临床思维,提倡“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通过观察天象、地理和人事,理解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分析和治疗疾病。即象数思维。
寒热虚实辨证思维:源自《内经》,张仲景对其有深刻阐述,在《伤寒杂病论》中系统化,从六经八纲(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出发,进行差异化治疗,体现中医独特智慧和科学价值,临床综合患者症状、病史、舌脉象等信息,准确判断寒热虚实,制定合理方案。
如太阳病:表寒里热,宜解表清里,代表方剂为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心下痞:心下痞兼阳虚,宜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代表方剂为附子泻心汤。
胃热脾寒:宜清上温下,代表方剂为黄连汤。这些方剂的选用基于寒热虚实辨证。
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治则以整体观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载方113 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严密精妙,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令人佩服。尤其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深远影响,并突出切诊在辨证选方中的作用。
其中许多著名方剂仍疗效显著,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等。
另在剂型上创新,其种类多,已超汉以前方书。有汤、丸、散、膏、酒、洗、浴、熏/滴耳剂、灌鼻、吹鼻、灌肠、阴道栓、肛门栓剂等。此外,剂型的制法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颇细。该书所列方剂称“经方”。
针灸治疗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应用针灸,针灸条文69条,展示针灸在外感病及内科杂病中的重要地位。
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急救方法如自缢、食物中毒等救治颇有特色。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人工呼吸法。
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时,先针风池、风府,再服桂枝汤则愈。展示了针灸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体现针灸独特应用。此外,书中还涉及其他针灸案例,如太阳少阳并病的针刺治疗等。
穴位选择:当出现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的症状时,应针刺大椎、肺俞、肝俞。其中,大椎属督脉,针刺可提升阳气,缓解头项强痛;针刺肝俞可治疗少阳经病引起的眩冒等症状;针刺肺俞可治疗胸膈(心下)病症。
治疗禁忌与后续处理:慎不可发汗,因为病邪不全在表,已侵入半表半里之间,如果发汗会使少阳的邪气未解,且发汗药的热性会增强少阳火(肝火),导致谵语、脉弦等症状。若出现谵语五天不停止,说明少阳火(肝火)很强,散不掉,这时应当针刺期门穴,以泻少阳火(肝火)。
针灸治未病:重视预防与截断病情,如太阳病头痛,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针足阳明截断病情,体现治未病思想,强调针灸疏通经络,固护卫外以预防疾病、抗御外邪,对预防医学和老年医学发展具重要意义。
丰富针灸理论:张仲景针灸见解独到,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为后世针灸学奠定坚实基础,据病情寒热虚实,确立“病在三阳宜针,病在三阴宜灸”的治则。
通过以上内容,展示了《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指导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经典著作。服务临床为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