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永恒,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JD,《2021 CLECSS-方达海外奖学金》得主 |
康奈尔法学院JD就读感想
非常感谢Simon的邀请以及CLECSS-方达奖学金的支持,让我得以分享一些个人对于在康奈尔法学院三年求学的体悟与反思,希望能够对有志于在美国法学院攻读JD项目的朋友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1L
2021年的夏天,因疫情而推迟一年赴美入学的我终于如期重返校园。康奈尔法学院以小班教学著称,每年入学的新生会被随机划分为6个人数在30人左右的sections。由于班级规模和其他法学院相比较小,且每个section的同学在第一年几乎朝夕相处,在一定程度上和高中生活较为相似,康奈尔法学院又被学生们戏称为Myron Taylor High(即在教学楼Myron Taylor Hall内所开设的高中)。由于JD是研究生阶段才能攻读的法律专业第一学位,在入学前大家都在各自迥异的人生轨迹上探索,却又于同一年在法学院产生交集。我的同学中,有人曾经是专业的戏剧演员,有人是退伍老兵;有人来自于法律世家,有人来自于第一代移民家庭……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同学们,奠定了法学院生活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康奈尔法学院第一年的必修课程包括合同法、侵权法、宪法、刑法、物权法以及在秋季学期与春季学期均要求选修的民事诉讼法与法律写作。此外,每名学生在法学院第一年的春季学期均可自由选修一门课程。在教学方面,教授们沿袭法学院传统的苏格拉底教学法,师生与同学之间对于问题的思辨构成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1L生活“苦读”的底色使人在高压之下快速前进的同时,难免陷入对求知本身的忽视以及被curve支配的恐惧。然而,许多法学院生活的高光时刻也并不会因此被折叠。无论是seminar上对于时政观点充满激情的交流、辩论甚至争执,还是在有“big-law factory”之称的康奈尔法学院仍然坚持自身对公益法律事业(public interest)信仰的同学们,都时常深深地打动并激励着我。
法院实习
在第一学年结束的暑假,我有幸获得了在美国新泽西州联邦地区法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习(judicial internship)的机会。由于疫情的影响,我所在的法官办公室(chambers)并未开放线下办公。然而,通过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我仍然得以旁听案件审理的关键环节,观察律师辩论与法官决策的过程。此外,我还在书记员的指导下进行法律检索,参与撰写部分案件的判决。法官与书记员对每一个案件细节的思索,对每一个结论、脚注甚至标点符号的推敲,都让我切身感受到在实践中寻求公平与正义的复杂性。我的主管法官曾是一位经验丰富、极具声望的资深刑事律师,在出任联邦法官前已积累了数十年的刑事案件办理经验。作为一名联邦法官,尽管日程繁忙,她却总能努力抽出时间与刚进入法学院不久的实习生们定期交流,并结合自身职业历程,耐心解答我们在法学院学习和职业规划中的疑惑。这段与法官和书记员直接共事的宝贵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美国司法实践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理论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法律诊所
从法学院第二年开始,由于选课不再受1L统一必修课程的限制,在着重选修了证券法、M&A等与未来执业领域相关的课程之外,我还出于个人兴趣选修了几门法律诊所(clinic)课程。相对于传统的doctrinal courses,我认为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经历能更全面地提高作为一名律师的综合素养。
法律诊所课程是一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诊所课堂中,学生在教授和执业律师的指导下,作为见习律师(student attorney)为真实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在为期一年的跨境争议解决法律诊所(Transnational Disputes Clinic)课程中,我主要负责投资者-国家争议解决(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方面的案件。其中,我主要参与代理了三家希望以非争议方(non-disputing party)身份介入某东欧国家与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媒体集团之间的国际仲裁的非营利组织,并与组员们一起撰写了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见书(Amicus Brief)和介入申请书(Petition to Intervene)。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诊所的第一届学生,除了完成代理客户的任务,我们还在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到了争取客户(client pitch)的过程中,向当时的潜在客户展示我们的提案,并成功为诊所的国际仲裁小组争取到了第一个“案源”。
在法学院的最后一学期,我选修了Advocacy for LGBT Communities Practicum,需要每周前往纽约州雪城市以及周边城市为客户提供法律援助,主要职责为起草并提交在纽约州法院进行姓名更改的必要文件。在纽约州,如果在法院申请更改姓名,需要在律师费以外额外缴纳二百多美元的费用。我们的客户大部分为纽约上州本地收入较低的性少数群体,在得知我们诊所可以免费为其起草提交并申请文件、并帮他们免除申请费时,他们无一例外都向我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一些客户甚至喜极而泣。在沟通中,不少客户敞开心扉,向我们讲述他们改名的契机和新的名字/身份对于他们的意义。学期结束时,我一共帮助了13位客户成功在纽约州法院系统提交了姓名更改申请。于我而言,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在多文化的工作环境中对于美国的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更让我从与客户的连结之中体会到法律作为职业的意义——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尽可能地帮助到具体的人、完成具体的事,相信也是众多法律人的初心所在。
课外生活
在课堂学习之外,我担任了一年向LLM学生开设的法律写作课程Principles for American Legal Writing的助教以及由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法律课程Business and Hospitality Law的助教,主要职责包括开设office hour和review session、批改作业及考试等。我十分珍视担任这两门课程助教的经历,不仅因为这一年来我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的经历当中提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不断巩固与强化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因为在与学生们的互动中收获了宝贵的信任与友谊。比如,在担任LLM法律写作课程助教时,我十分理解母语为中文的同学在写legal memo时会产生的疑惑以及常见的误区。因此,我会从1L自己学习legal memo写作的经历当中总结出一些技巧与经验教训与前来咨询的同学分享,并又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于文章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的理解,可谓常看常新。
在法学院第三年的秋季学期,我还通过康奈尔法学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院级交换项目,作为交换生回到了本科母校,开始了一学期的交换生活。阔别母校四年后再次以新的身份回到校园,体验似曾相识又全然新奇。作为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在校期间并没有接受过中国法律课程的系统教育。因此,在北大法学院学习中国法课程的经历充分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也帮助我从新的视角审视在美国学习法律所搭建的知识框架。
转瞬之间,曾经以为和伊萨卡的冬日一般没有尽头的法学院时光早已成为过去式。如今在新的征程起点再回首,我愈发感激过去三年的经历所带给我的成长与体悟,也衷心祝愿所有志同道合的法律人都能在自己的征途上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联系电邮:admin@clecs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