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近来腹部总感不适,时而胀如鼓,却又难以排气。忍耐多日后,症状并未缓解,家人急忙带她前往医院。医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十几分钟后,一份满是专业术语的肠镜报告单递到了张阿姨手中。望着那些陌生的词汇,她一脸茫然,只认得寥寥几字,其余的犹如天书,让她倍感焦虑。
“这上面的‘息肉’‘糜烂’是什么意思?严重吗?”张阿姨焦急地询问医生。其实,像她这样对肠镜报告一头雾水的人并不少见。那些专业术语确实让人难以捉摸。
今天,我们就借张阿姨的经历,为大家解读肠镜报告中常见的几个关键词,让这份报告不再“难懂”。
首先,来说说肠镜报告中的“息肉”。张阿姨的报告上明确写着:“直肠息肉,大小约0.5cm,建议切除。”看到“息肉”二字,她顿时紧张起来。医生耐心解释:“别紧张,‘息肉’在肠镜检查中很常见,多数人都会有。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息肉若长期不处理,有癌变风险。您的息肉很小,切除后定期复查即可。”
“息肉”虽听起来吓人,但实质上是黏膜的局部增生,类似皮肤上的“痣”。医学上,息肉分为多种类型: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癌变风险极低;腺瘤性息肉则需重视,尤其是超过1cm的,癌变风险显著增加;锯齿状息肉也需根据类型评估风险。研究显示,约30%-50%的肠癌源自腺瘤性息肉,早期切除可将肠癌风险降低约76%。因此,发现息肉不必恐慌,及时处理并定期复查是关键。
再来说说“糜烂”。报告上的这个词让张阿姨担心不已,生怕自己得了严重的肠道疾病。医生解释道:“‘糜烂’指肠道黏膜表面的轻微损伤,可能由慢性炎症引起,如慢性结肠炎或肠道感染。这并不代表严重疾病,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
简单来说,“糜烂”就像皮肤擦伤,损伤通常较浅表,肠道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若糜烂伴随腹痛、便血或长期腹泻,则需警惕更深层次的疾病。中医认为,肠道糜烂与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有关。现代医学也证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肠道炎症风险。因此,医生建议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张阿姨还在报告上看到了“溃疡”一词,心中更加慌乱。医生安慰她:“溃疡比糜烂深一些,但并非都会癌变。需根据溃疡的大小、深度和病因来判断。您的报告未提及恶性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为炎症性溃疡,不必过于担心。”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未治愈的肠道溃疡有癌变可能。因此,一旦发现溃疡,需积极治疗,如抗炎、改善肠道环境等。张阿姨听后松了一口气,深刻体会到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张阿姨的报告中还提到了“肠道局部充血、水肿”,她询问医生是否意味着肠道有炎症。医生肯定地点了点头,并解释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预防肠道炎症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少吃腌制食品、减少高温烧烤,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通过张阿姨的肠镜检查经历,我们可以总结出肠道健康管理的几个要点:定期检查、调整饮食、保持运动、警惕症状、管理情绪。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或有肠癌家族史的人,应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需及时切除并随访。
如今,张阿姨在医生的建议下切除了息肉,调整了饮食,肠道不适感逐渐消失。她感慨地说:“肠镜真是肠道健康的一面镜子,早检查早治疗太重要了!”
希望今天的解读能让更多人了解肠道健康知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远离肠道疾病的困扰。记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肠道通畅了,身体才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