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伦古湖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是中国第二大内流湖,仅次于青海湖。它被誉为“远离尘嚣的天然秘境”,湖水清澈,周围环绕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湖光山色相互辉映的美景。
更为难得的是,乌伦古湖是一个淡水湖,这是当地十分难得的水资源宝库。
作为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乌伦古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湖泊平均水深近8米,分为布伦托海和吉力湖两部分,两湖之间由一条长10公里的库依尕河和沼泽地连接,水域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
乌伦古湖的水资源情况
乌伦古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归宿地。湖面高程达到了468米,形状近似三角形,南北宽约30千米,东西长则达到了35千米,湖水面积达到了827平方千米,这样的规模让人叹为观止。
乌伦古湖的储水量为59.0亿立方米。该湖由大湖布伦托海和小湖吉力湖组成,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湖面海拔468米。湖泊面积约753平方公里,南北宽27公里,东北长41公里。
乌伦古湖湖水来源
乌伦古湖水主要来源于乌伦古河,“乌伦古”的蒙古语意为“云雾升起的地方”,是一条自东向西流的较大河流,发源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阿尔泰山东段南坡,主要流经青河、富蕴、福海等地,最终汇入乌伦古湖。河流全长约725公里,流域面积达到34134平方千米,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占据24324平方千米,而蒙古境内则有9810平方千米。
乌伦古河的年径流量在过去曾达到10.7亿立方米,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1997年至1999年的年流量为7亿立方米,而到了2000年至2006年,年流量减少至2.6亿立方米。2007年1月至6月15日的来水量仅为5836万立方米,显示出乌伦古河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
乌伦古湖湖水也来源于降水。福海县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区,属于大陆性中温带戈壁干旱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福海县全年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具体来说,乌伦古湖湖区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16.5毫米。其中,夏秋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3%,而冬季则占37%。这显示出该地区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显著 ,夏季降水较多,而冬季则相对较少。
乌伦古湖为什么不是咸水湖
乌伦古湖的主要水源来自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这条河流为湖泊提供了持续且相对清洁的水量补充。由于乌伦古河的水质较好,其中的盐分含量较低,因此它有助于维持乌伦古湖的水质,使其保持淡水状态。
乌伦古湖地区存在人工抽水和引额济海工程的影响。这些人为干预措施使得湖水水位得以回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盐分的积累。通过人工调节水量和盐分平衡,可以有效减缓湖泊咸化的过程。
乌伦古湖本身是一个拗陷湖,这种地质构造有助于保持湖泊的水质稳定。拗陷湖通常形成于地壳运动,其地形特点有助于减少与外界高盐度水体的交换,从而保持湖泊的淡水特性。
引额济海工程介绍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发源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阿尔泰山南坡,沿阿尔泰山南麓向西北流。额尔齐斯河全长2969千米,其中在我国境内流经的长度为546千米。它的流域面积达到了5.7万平方千米,因此被誉为新疆的第二大河。
额尔齐斯河河谷宽广,水势浩荡,年径流量多达119亿立方米,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居新疆第二位。河床中巨砾重叠,银波翻腾,河曲异常发育,为流域内的农业、渔业等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引额济海”工程,顾名思义,是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乌伦古湖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解决乌伦古湖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进而改善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到乌伦古湖能将额尔齐斯河丰富的水资源引入乌伦古湖,以改善乌伦古湖的水位和水质,进而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额尔齐斯河水量充沛,水源充足,为引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之间的地域相对狭窄,这为开挖引水渠道、实施引水工程提供了便利条件。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之间的实际距离非常近,仅有2.1公里。然而,尽管它们相距如此之近,却被一道地峡隔开,没有天然水道相通。目前,二者之间有一条人工水道,即“引额济海”工程。
引水工程的实施,能显著提高乌伦古湖的水位,缓解其近年来湖面萎缩的现象。额尔齐斯河的水质相对较好,引水还有助于改善乌伦古湖的水质,降低湖水盐度,进而促进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湖面面积的增大和蒸发量的增加,也将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沿湖区域的气候条件。
总结
乌伦古湖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的淡水湖,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和推动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额济海”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态水利工程,它将为乌伦古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