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他带领一群吃饭都成问题的人,创造了学术史上无法复制的奇迹

学术   2024-11-09 09:01   吉林  



有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时期,教授比校长强势,学生比教授更强势,胡适能在讲台上站住,靠的居然是一个学生的一句话:“这个人书读得不多,但走的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胡适后来在文章中写道:“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晓得是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孟真是谁?民国最著名国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傅斯年。身为学生,能识别并保护一代名师,已一身豪杰之气。这种慧眼和魄力,更使他日后成为三千年中国最佳的学术带头人,没有之一。而这种能力的极致运用,则是在一个非常时期的一个非常之地。

1940年,首都失守,大半国土落入异邦之手。山河沦丧还可恢复,最怕文化一夕灭绝,为保存岌岌可危的中华文脉,一些全国顶级的学术机构,精英中的精英,辗转落脚于四川李庄,将个人的学术理想和国家命运紧紧融合,创造了中国学术迄今唯一平视世界的六年时光。


李庄奇迹因何能发生?今天的故事,来自岱峻老师的皇皇巨著《发现李庄》。


▲《发现李庄》三册

▌他天生大才,却甘于为人作嫁衣


胡适说,“在北大,学生的学问是可以超过老师的。”这里的学生,最初是指傅斯年。


傅斯年的学问之大,还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俞大维号称神童,留学时与陈寅恪并称华人双雄,本来也要搞文史,后来却弃文学理,他说:“文史圈出了个傅斯年,我们便永无出头之日了!”


仅凭《夷夏东西说》、《性命古训辨证》两本大作,傅斯年便跻身宗师之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杜撰“满蒙本非中国版图”,他挑灯速成《东北史纲》,使“国联”依此作出了正确判断。

但是,他最大的成就却是创立史语所,聚集和培养了中国最顶级的社科人才,打造了百年中国最璀璨的人文星图。

他在李庄组织出版的作品,皆为世界级水准,比如被陈寅恪誉为抗战八年第一书的《殷历谱》,中国第一本田野报告《城子崖》,让国外刮目相看的《中国建筑史》,史语所因此得名天下第一所。


▲傅斯年(左二)与陈寅恪( 左三)等史语所人员在北平北海静心斋留影

大学时期就被誉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他何尝不想专心治学,但以他的判断,当时中国最缺的是学术组织家,而能胜任者非他莫属。事实上,两岸顶尖的学术机构,从中研院到北大、台大,今日辉煌之头功,全在傅斯年。西南联大亦是因傅斯年首倡而成立。


1951年,史语所继任所长、甲骨文大师董作宾说,“现在结算一下史语所23年的总成绩,看去似乎是许多人的,事实上,应该全记在傅先生名下。他成就了多少学者?”

▲史语所聘请人员名单


他不畏权贵,却对知识分子“低三下四”


他是只手揭龙鳞的民国大侠。作为国民参政员,傅斯年十年之内,以一己之力逼退两位徇私舞弊的行政院长,丝毫不顾及他们是“皇亲国戚”,连蒋先生设宴调解都被他拒绝,甚至在蒋先生说情的一份绝密件上,大笔一挥写下三个字“不成话”。


1949年,麦克阿瑟访台,蒋先生率各部首脑前往迎接。次日照片中,麦克阿瑟、蒋先生和傅斯年同坐沙发上,傅斯年高跷二郎腿,口衔烟斗吞云吐雾,其他“满朝文武”束手而立。


然而,同人眼中的傅斯年,却是另一种画风。敦煌学权威向达与语言学权威李方桂,两家孩子打架,引来夫人也争得不可开交,途经此处的傅斯年,左右作揖,转着圈地赔礼:“你们两个消消气,都怨我。”


中研院想请李方桂任民族所所长,派傅斯年去做说客。李方桂说:“一流人才搞研究,二流人才做教师,三流人才做所长。”傅斯年一听此话,边退边说:“我是三流人才。”

▲傅斯年和蒋介石合影


他脾气火爆,却是最能照顾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


抗战胜利后,他主理北大,开除日据期间的“伪北大”员工,怒骂名家罗振玉、周作人乃至老友容庚,教育界沸沸扬扬。傅斯年说:“我知道恨我的人一定很多,但我不能作乡愿!”


兼任台大校长期间,有军警来抓学生,他直接对来人说,“若有学生流血,我就和你拼命。”蒋先生对亲信说:“台大的事,我们管不了。”


这样一个斗士,却又怀揣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夜晚的李庄,他常常突闯“董宅”,一来就与董作宾吵得声振屋瓦。实际上,他是为缓解董先生长期沉浸于学术的孤寂之苦,同时也能逼迫他在辩论中强化印证,扎实精进。

李庄天气阴湿,为让患病的梁思永能晒到太阳,傅斯年请人专门打造了一个阳光房。每次梁思永上山下山,他必亲自组织担架队伍。


1942年,加重的病情,让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永陷入赤贫,连吃饭都成问题,傅斯年给上司朱家骅写信,凭他的个人交情及让人落泪的描述,借来两万元,让“口才第一”的林徽因,半天不能说话。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李庄的住所

李庄六年,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困苦的时期,粮米奇缺,物价飞涨,薪水则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
在近乎山穷水尽的处境中,梁思成腰背箍上铁马甲写作《中国建筑史》;梁思永疼痛稍一减缓就继续撰写《殷墟考古报告》,被当地人呼为“硬人”;考古学家李济两年内失去两个女儿,仍继续埋头于学术,并未从此一蹶不振;董作宾在一块门板上,完成了震惊世界的《殷历谱》;历史学者何兹全把“断舍离”做到极致,除了读书就是工作,称李庄是“最佳的学问环境”。


韦伯所说的“把学术当志业”,得到李庄学人最真切的回应,但如此庞大的集体,能一直坚守李庄直到抗战胜利,离不开傅斯年这颗定海神针。

胡适评价傅斯年:他是人间最稀有的天才,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又有最大刀阔斧的本领。他的情感最热,带有爆炸性,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

▲李庄知识分子集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话概括傅斯年再恰当不过。他有一万种理由可以过得更好,偏偏给自己设置了极高的底线,偏偏侠肝义胆,偏偏把生命都投进了学术,以至于一生清贫。谁能想到,他去世时没能穿上一条期待许久的棉裤?

于右任给他写了精当的挽联:“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官僚,不缺吹鼓手,缺的是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缺的是有学问、有见识更有情怀和风骨的学术带头人。如果百年中国只选出一位知识分子来冠以伟大二字,那就是傅斯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傅斯年很多故事被深锁。打开《发现李庄》,如果说傅斯年是令人惊叹的“头鱼”,李庄就是一片不可思议的深海,太多独家史料让我们震惊,当年的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个故事后面,则是发人深省的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那么显赫的历史,却需要一甲子后由一位叫做岱峻的民间学者用生命来挖掘?如果说当年李庄被湮没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未来李庄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岱峻老师(右一)在李庄走访

近些年,去李庄的学者和游客多了起来,距离李庄的完整历史重回大众视野,似乎越来越近了。而作为了解和研究李庄的开山之作,《发现李庄》是绕不开的存在。

无论想了解更真实的那段历史,还是当两岸再次坐在一起寻找新的文化认同,重读傅斯年,发现“李庄”,都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岱峻老师23年心血之作《发现李庄》,书中不仅有大量独家史料,更有很多名家当年手稿首度披露,我们还争取到73岁的岱峻老师亲笔签名和钤印,更具收藏价值。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可怕的不是被权力边缘化,可怕的是被权力“收编”之后再被“边缘化”。那个过程,往往是残酷而剧烈的,伴随着对人的尊严的剥夺,伴随着泯灭人性的灾难。

对近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其实也是对我们所处社会的结构和制度的一种思考。反思苦难,才能对得起所受的苦难,才能在未来避免重蹈覆辙。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知识分子命运五书”,从知识分子的经历中,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签名书、独家书):


没有谁能揭破知识分子的神话,除了极其优秀的知识分子。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五位优秀知识分子反思“知识分子”的力作——“读懂知识分子五书”

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独家书),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独家书),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托马斯·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独家书)。

沿着五本经典提供的四大视角,我们可以十分笃定地认为:对知识分子少一些崇拜、特权、揣测和绑架,他们反而更能谦卑、尽责、独立和清醒;而我们也才能真正的将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化为己用。

五书都是大家手笔,更是讨论知识分子的传世经典,阅读、收藏、送礼必备。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若想了解李济背后的整个大时代,则岳南的《南渡北归》更可一读,见证傅斯年、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一代大师在大时代下的心灵史——是一部二十世纪历史命运之书。《南渡北归》多次绝版,再版不易,全书毫无删减,值得珍藏。

见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读先生的人,读先生的思想。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签名版):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

近现代史论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协助学术资源书籍查找,关注史学动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