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快乐语文天地初中语文资料表
(点击下面蓝字即可查看)
七上电子课本 | 八上电子课本 | 九上电子课本 |
七下电子课本 | 八下电子课本 | 九下电子课本 |
学生习作 | 初中名著 | 同步训练 |
单元作文辅导 | 中考作文 | 2023初中作文 |
七上教学视频 | 八上教学视频 | 九上教学视频 |
七下教学视频 | 八下教学视频 | 九下教学视频 |
2023中考 | 中考古诗词 | 初中文言文 |
七上朗读材料 | 八上朗读材料 | 九上朗读材料 |
七下朗读材料 | 八下朗读材料 | 九下朗读材料 |
七上图文解读 | 八上图文解读 | 九上图文解读 |
七下图文解读 | 八下图文解读 | 九下图文解读 |
往期链接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
微课视频
电子课本
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 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 (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等 (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 (10)灵山取真经
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
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8.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典型情节——调戏嫦娥、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淳朴憨厚。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心地善良、信仰坚定、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但有时过于迂腐,太糊涂太慈悲。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围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小说中,唐僧收徒的顺序依次是( )
A.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B.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沙僧
C.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僧
D.孙悟空——沙僧——猪八戒——白龙马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识记。
唐僧收徒的顺序,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并赐号行者。随后师徒二人西行,在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的叙述中,唐僧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白龙马。二人来到高老庄后,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的叙述中,唐僧收服了天蓬元帅,赐号八戒。之后在流沙河中,也就是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的叙述中,唐僧又收伏了水怪,赐号沙和尚。故唐僧收徒顺序为:孙悟空、小白龙、猪八戒、沙僧。
2.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在观音禅院的大火中,孙悟空用来保护唐僧的辟火罩是向广目天王借的。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D.有误,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调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在火云洞,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故选D。
3.在“名著人物我品评”环节中,有四位同学发言,其中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读人物、辨善恶。比如长妈妈和衍太太,前者虽有缺点,但却是真心疼爱孩子,所以得到鲁迅喜爱;后者表面温和,实则阴险,令人心生憎恶。
B.读《朝花夕拾》,一定不能忽略鲁迅本人的形象。了解他童年生活的趣味、青年时期的苦闷压抑与历尽艰辛的奋斗求索,才能读懂鲁迅的初心。
C.猪八戒是个典型的喜剧形象,他贪婪自私的心计、好吃懒做的性格、搬弄是非的言行都在西行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相关的情节读起来很有喜剧色彩,但在师徒取经的艰辛历程中他没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D.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敢于挑战天庭权威,不惮于和十万天兵天将对阵;护送唐僧取经时,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出生入死,对师父忠诚不贰。这看似截然不同的两面,恰是他爱憎分明的具体表现。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C.唐僧因猪八戒“老实”,平常多袒护猪八戒而责备孙悟空,猪八戒也好进谗言,多次挑唆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导致唐僧两次将孙悟空赶走,直到“真假美猴王”之后,师徒之间才剪除二心,同心戮力,赶奔西天,遇到妖怪时,猪八戒开始敢于争先,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兄弟合力打败牛魔王、九头虫、豹子精、蟒蛇精等许多妖怪;“但在师徒取经的艰辛历程中他没起到任何积极作用”有误;
4.《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下面故事情节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三打白骨精》 B.《三调芭蕉扇》
C.《五庄观推倒仙树》 D.《乌鸡国救国王》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情节识记。
A.符合。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夫,全被孙悟空一一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B.符合。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
C.不符合,《五庄观推倒仙树》出自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其故事是师徒五人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只有采用四处寻访医树之方的方法救出师徒,最后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众人得以继续上路取经。从这个故事情节来看,并没有反映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这一特点;
D.符合。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自称三年前被一个道士推入御花园井中害死,道士变为国王篡位。国王交给唐僧一块玉珪。悟空将太子引入寺中,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并哄骗八戒将国王尸身从井中捞出并背回宝林寺。又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还魂丹,救活国王。假国王被揭穿,文殊现身,言明因缘,原来此怪是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
5.下列对《西游记》前五十回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孩儿纵风抓走唐僧,悟空去火云洞讨要险被烧死,后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
B.在“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中,白骨精一变老妇,二变少女,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C.车迟国王命唐僧等与三大仙赌赛求雨。虎力大仙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D.师徒四人行至八百里通天河,听老者说灵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对童男女,于是悟空变童男,让八戒变童女,在庙里等候妖怪。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B.有误,《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中,山中妖精有三变,第一次是:“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第二次是:“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第三次是:“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
6.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第三次借芭蕉扇是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去骗得真扇,然后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最后大战一场,在神仙的帮助下,才借得真扇。
B.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作妖怪。
C.《西游记》中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美女、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D.《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天,以为他已为灰烬,太上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竟然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如来佛帮忙,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答案】C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白骨精先后变幻为村姑、老妇和老翁这三种形象来迷惑唐僧。
7.《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面对险峻的自然环境。师徒四人出生入死,降妖伏魔,艰难跋涉于险山恶水之间,可谓是“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将下列地名按照书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鸦鹊难飞鹰愁涧 ②烈焰腾腾火焰山 ③鹅毛沉底流沙河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答案】D
【详解】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与“鸦鹊难飞鹰愁涧”相关的情节是第5回,鹰愁涧是《西游记》众多河流中非常特别的一条河,因为河水太过于清澈,鸦鹊从上面飞过,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认为是同群之鸟,投入河水中寻找同伴。因此只要从河面上飞过的鸟类,都会被淹死,就像莫名其妙的自杀一样,所以这里得名鹰愁涧。唐僧与悟空到达鹰愁涧时,正是腊月寒天,他们走了数日方才来到这里,四处荒无人烟,眼里看到的净是些悬崖峭壁。忽然听到水声响,唐僧问悟空这是哪里,悟空说这是蛇盘山鹰愁涧。唐僧骑马到涧边勒缰观看,涧中突然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把唐僧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伏水潜踪逃跑了。白龙跟孙悟空一番打斗后,躲在水底不肯出来。孙悟空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出马,收服了白龙。这白龙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犯天条被困在此,等待取经人唐僧一起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与“烈焰腾腾火焰山”相关的情节是第59—61回,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了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
与“鹅毛沉底流沙河”相关的情节是第22回,孙悟空与猪八戒斗赢了黄风怪,很快师徒三人就来到了流沙河。孙悟空用火眼金睛一看,测出了流沙河的距离,一共八百里。果不其然,唐僧师徒很快在岸边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八百流沙河,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住在此河的沙僧,原为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兵器为降妖宝仗,后因蟠桃会上打破宝物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入凡尘,沦为流沙河的水妖,长得蓝面獠牙,赤须红发;长年在河中兴风作浪,专吃过路人,脖子上挂有所食者的头骨,后经观音菩萨点化,在此处等待取经人前来收徒,随后皈依佛门,成为唐僧的三徒弟,保护师父西天取经。据此可知正确排序为①③②。
8.下列有关《西游记》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章回体神魔小说,创作于明代,作者是吴承恩。
B.《西游记》讲述唐朝法师唐三藏与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C.《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核心人物,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不畏强权、蔑视权威、敢于反抗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精神。
D.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成功的路上充满了磨难,没有哪一种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的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A
【详解】A.《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的说法错误。
9.选出《西游记》中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
A.“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一只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答案】B
【详解】B.给悟空定风丹的是灵吉菩萨,并非“文殊菩萨”。
10.关于《西游记》,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为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招他们为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只有八戒动了凡心。
B.《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C.“尸魔三戏唐三藏”中白骨精先变成貌美村姑,再变成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但都被孙悟空识破。
D.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路上,一直忠心不二,意志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离开取经队伍。
【答案】D
【详解】D.孙悟空曾三次离开取经队伍。
《西游记》第十三回至第十四回中,孙悟空打死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一怒,驾云离开唐僧,这是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取经队伍;
第二十七回中,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悟空到南山摘桃子,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于是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三变老翁,来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三次打死妖精所幻化的人形。唐僧以为悟空滥杀无辜,再加上八戒挑唆,于是怒而逐走悟空。这是孙悟空第二次离开取经队伍;
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师徒四人投宿一老者家,老者的儿子与强盗发现悟空,欲谋财报仇。老者暗中报信,师徒脱险。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非死即伤。老者之子也被割下头颅。唐僧大惊,念起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并赶走了他,这是孙悟空地三次离开取经队伍。
选项中“从来没有离开取经队伍”表述错误。
二、填空题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翎黄鹅撇,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 (人物)。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这句话是孙悟空对 (人物)说的。
【答案】 沙僧 猪八戒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语段中为人物描写,根据典型特征“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可知,此人是沙僧。沙悟净幼年游荡乾坤时得遇真人,修得三千功满,被玉帝亲口封为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流沙河,每七日一次用飞剑穿其胸胁百余下,使之痛苦万分。因饥寒难忍,便两三天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冲撞了观音菩萨,经菩萨劝化,皈依佛门,以沙为姓,取法名悟净,专候取经人,唐僧取经至流沙河时被收服。取经途中,沙悟净或在看守行李,或被妖怪所擒,少有在降妖除怪的事情上建功,但他时常以言语调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之间的关系,维护取经团队的和谐稳定,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虽然能力上不及两位师兄,却能自嘲“放屁添风”,在必要的时候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菩萨。
根据典型特点“耙子嘴”“蒲扇耳”可知,此人物是猪八戒。猪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下凡后“嫁”给卵二姐,栖身云栈洞,后被观音菩萨指点归于佛门,法号悟能,于高老庄等候取经人时入赘高太公家。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拜唐僧为师。唐僧因猪八戒“老实”,平常多袒护猪八戒而责备孙悟空,猪八戒也好进谗言,多次挑唆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导致唐僧两次将孙悟空赶走,直到“真假美猴王”之后,师徒之间才剪除二心,同心戮力,赶奔西天,遇到妖怪时,猪八戒开始敢于争先,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兄弟合力打败牛魔王、九头虫、豹子精、蟒蛇精等许多妖怪,虽然仍贪图美色,但定力较之前好了许多,打死玉面狐狸、万圣公主、杏仙等多个女妖。取得真经后,如来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菩萨。
12.唐僧赴西天取经,先后收了四位徒弟,请根据原著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在五行山收孙悟空,赐法名“悟空”——在(1) 收小白龙——在高老庄收猪八戒,赐法名“(2) ——在流沙河收沙和尚,赐法名“悟净”。
【答案】 鹰愁涧 猪悟能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白龙马,本是“玉龙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而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猪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下凡后栖身云栈洞,于高老庄等候取经人时入赘高太公家。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拜唐僧为师,赐法号“猪悟能”,取得真经后,如来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
13.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 孙行者 下联:鹰愁洞遇小白龙
上联:黑风山里黑熊怪 下联:白虎岭
【答案】 示例:五行山收 上白骨精
【详解】本题考查写对联。写对联要符合以下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①根据下联“鹰愁洞遇小白龙”可知,整体为“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上联所填写对应为“地点名词+动词”,联想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将其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可补写为:五行山压。
②根据上联中“里黑熊怪”可知,下联所填写的应是“方位词+妖精名”,根据“白虎岭”联想到“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可补写为:中白骨精。
14.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行者即使铁棒捎开石块,那妖邪果藏在里面,呼的一声,就跳将出来,举药杵来打。行者轮起铁棒架住,唬得那山神倒退,土地忙奔。那妖邪口里嚷囔突突的,骂着山神土地道:“谁教你引着他往这里来找寻!”他支支撑撑的,抵着铁棒,且战且退,奔至空中。正在危急之际,却又天色晚了。这行者愈发狠性,下毒手,恨不得一棒打杀,忽听得九霄碧汉之间,有人叫道:“大圣,莫动手!莫动手!棍下留情!”
——《西游记》
上文中的“妖邪”指的是① (填人物名),她变作天竺国公主来诱惑唐僧,后被悟空识破,最后太阴星君把她收走。
【答案】玉兔精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内容识记。
玉兔精是《西游记》中的妖怪,原是广寒宫中捣药的玉兔,溜出宫门,逃至下界,因与广寒宫仙女素娥有隙,摄藏了素娥转世的天竺国的公主,而变成公主模样,戏哄国王。玉兔精算好唐僧路过天竺国的日子,设计搭台抛彩球,砸中了唐僧,要招唐僧为驸马,诱取唐僧的元阳,成太乙上仙。后被孙悟空识破,几番激战,玉兔精不敌,悟空正欲挥棒将其打死,太阴星君从空降临,把玉兔收走。
根据选文“行者即使铁棒捎开石块,那妖邪果藏在里面,呼的一声,就跳将出来,举药杵来打。……有人叫道:‘大圣,莫动手!莫动手!棍下留情!’”中“举药杵来打”,可知,“妖邪”指的是玉兔精。
15.根据内容填空。
(1)花果山仙石孕育一石猴,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 、学得长生之道、 、及“筋斗云”。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位老师是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 ,是徐伯荪的学生。
【答案】 孙悟空 七十二变 藤野先生 范爱农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1)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产生的仙石孕育而生,出生地位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上,因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而被尊为“美猴王”。为了学艺而漂洋过海拜师于须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学会大品天仙诀、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2)本语段出自鲁迅所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此语段写的是“我”在日本仙台留学,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这位老师是藤野先生。
(3)本语段出自鲁迅所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此语段写的是“我”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是对范爱农的外貌描写。
16.按要求填空。
变成母亲,观音、普贤、文殊菩萨三人变成女儿。母亲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分别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四人中,只有 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后被捉弄捆于树上。这个故事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
【答案】 黎山老母 八戒 四圣试禅心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在过了流沙河之后的某天,师徒四人路过了一户庄院,请求在那里借宿一晚。这家有三个女儿,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们几个人招为女婿,就劝说他们,其他人不在意。只有猪八戒心里蠢蠢欲动,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猪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终却被她的三个女儿戏弄,把它绑上在树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来那是几个菩萨在试探他们,只有猪八戒没有通过考验,有待改过。
17.孙悟空从第一个师傅那里学到了 、 神通。《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 。
【答案】 七十二变 筋斗云 大闹天宫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菩提祖师,《西游记》中的人物,也是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第十辈小徒,传授他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预知孙悟空一定会惹出是非,故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
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皇大帝封的弼马温,自立为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他,太白金星大事化小,劝玉帝给了他个齐天大圣之名(有名无实),后因蟠桃会没有请他,使得孙悟空搅了蟠桃会,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反下天界。在后来与天兵天将的争斗中输给二郎神,被太上老君拿到八卦炉里,企图练回自己的金丹。谁知孙悟空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再次大闹天宫,十万天兵无人能敌。玉帝无奈,请来如来佛组将其压在五行山下500年,直到唐僧把他救出来。孙悟空以一己之力,和象征着封建势力的整个天庭相抗争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普遍承认的英雄人物和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18.填空题。
(1)孙悟空大闹蟠桃会返回花果山后,在观音菩萨的推荐下,玉帝派 收服悟空。
(2)沙僧在成为唐僧的徒弟前,是在 (填地点)为怪。
(3)观音禅院中的师祖因为 (填事件)想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二人。
【答案】 二郎神 流沙河 想把唐僧的袈裟占为己有
【详解】(1)二郎神。原著中表述为“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其中提到的“显圣二郎真君”指的就是二郎神。
(2)沙僧原为上界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每七日万剑穿心,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西天拜佛求取真经。故应填:流沙河。
(3)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火烧禅院,烧死唐僧师徒。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后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故应填:想把唐僧的袈裟占为己有。
19.根据《西游记》原著,完成填空。
书籍是蕴藏着文字的载体,阅读名著可以让我们收获良多,往往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让我们为主人公的经历捏了一把汗。比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① (地名)遭遇黄袍怪,唐僧被变成老虎,情况危急(30回);之后在平顶山遇到了金银角大王,② (法宝)、玉净瓶、幌金绳皆是他们的法宝(34、35回);而后又遇到了善用三昧真火的③ (人物),纵然请来龙王相助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观音巧施妙计将其收下。(41回)这一路上困难重重,故事引人入胜。
【答案】 宝象国 紫金葫芦 红孩儿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西游记》第30回。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空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当下随他前来。悟空变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内丹舍利,现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无影无踪。悟空去天界查访,星神念动咒语,将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将公主带回国,并使唐僧恢复原身。
《西游记》第34、35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看金炉的童子,银角大王是看银炉的童子。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角二童,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 金、银角二大王使用的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宝剑,并且有宝象国、玉净瓶幌金绳几件宝物,与孙悟空比武斗法,难分输赢。后来孙悟空开动脑筋,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连人带物返还给太上老君,战胜了西行路上一个灾。
《西游记》第41回。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孩子名为红孩儿,修炼得道,神通广大,为益寿延年,他一心想各异唐僧肉。变成小孩喊救命,把唐僧抓到了火云洞。悟空得知红孩儿是结拜兄长牛魔王之子,想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岂料红孩儿不信悟空所说,从口鼻中喷出烟火烧退了悟空和八戒。龙王弟兄被请来向红孩儿喷水,谁知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连雨水都浇不灭,反使悟空熏了一身的烟火。八戒去南海请观音菩萨,被红孩儿假变的观音菩萨骗进了洞,悟空又变做牛魔王被红孩儿问出了破绽。悟空纵筋斗云径投南海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收做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20.【共性提炼】阅读一些名著时,我们可以采取提炼共性的策略。小七发现《西游记》中的某些情节构成具有相似性,比如说妖精的身世来历、唐僧师徒如何解决困难等。请你协助她完成下表。
情节相似点 | 相似情节 |
相似点:① | 平顶山遇金、银角大王 小雷音寺遇黄眉怪 |
相似点:妖怪最后的结局——它们最后都是被观音设法收归佛门 | 黑风山遇熊罴怪 ② |
【答案】 妖怪的身世——他们都是如来佛祖派手下弟子伪装成妖怪来考验师徒四人 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儿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的掌握能力。《西游记》中的某些情节构成具有相似性,比如说妖精的身世来历、唐僧师徒如何解决困难等。①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看金炉的童子,银角大王是看银炉的童子。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角二童,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 黄眉怪原本是东来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变成短软狼牙棒。他趁佛祖不在家时,偷了金钹、人种袋几件宝贝,下界成精。此怪胆大妄为,假设雷音寺诱使唐僧师徒上当,并把悟空扣在金钹里。又施展人种袋,数次把孙悟空和天兵 天将收入袋子。紧急关头,东来佛祖笑呵呵踏云而来,教悟空诱使妖怪出洞,弥勒佛变成种瓜叟,让妖魔把悟空变成的西瓜吃进肚子,治服了黄眉大王。据此分析可知:妖怪的身世——他们都是如来佛祖派手下弟子伪装成妖怪来考验师徒四人的;②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去落伽山请来观音菩萨,又让护法惠岸木叉借来李天王的天罡刀,收服了红孩儿,让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三、真题演练
(2022春·江苏连云港·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完成题目。
【甲】原来那盘丝洞七个女怪与这道士同堂学艺,自从穿了旧衣,唤出儿子,径来此处。正在后面裁剪衣服,忽见那童子看茶,便问道:“童儿,有甚客来了,这般忙冗?”仙童道:“适间有四个和尚进来,师父教来看茶。”女怪道:“可有个白胖和尚?”道:“有。”又问:“可有个长嘴大耳朵的?”道:“有。”女怪道:“你快去递了茶,对你师父丢个眼色,着他进来,我有要紧的。
【乙】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对唐僧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那三藏才与八戒、沙僧领御斋,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慌得沙僧上前搀住,只叫:“师父苏醒,师父苏醒!”八戒道:“有甚祸事?有甚祸事?你慢些儿说便也罢,却唬得师父如此!”行者道:“自师父出朝,老孙回视,那国丈是个妖精。少顷,有五城兵马来奏冷风刮去小儿之事。
1.简要概述与甲段故事相关联的前后情节。
2.乙段中的“祸事了”指的是什么?祸事的原因是什么?
3.给乙段中画线句子加个批注。
【答案】1.前:孙悟空在盘丝洞打败蜘蛛精后,蜘蛛精便去黄花观投奔师兄蜈蚣精,唐僧师徒途中去黄花观休息。后:蜈蚣精得知唐僧四人是蜘蛛精的仇人后,便设计毒死唐僧四人,只有孙悟空没上当,在黎山老母指点下,悟空请求毗蓝婆菩萨帮助,毗蓝婆用儿子昴日星官的宝贝破了蜈蚣精的妖术。
2.比丘国国王要挖唐僧心肝做药引。国王听信国师白鹿精的谗言,以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治病,孙悟空吹了一阵黑风把孩子们解救了,国师又建议用唐僧心肝代替小儿的心肝作为药引。
3.神态、动作描写,写唐僧在听到祸事后紧张害怕的样子,表现他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解析】1.考查名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识记。
结合甲段“原来那盘丝洞七个女怪与这道士同堂学艺,自从穿了旧衣,唤出儿子,径来此处”的内容可知,唐僧独自化斋,误入盘丝洞被妖精擒住,八戒原想消灭蜘蛛精救出师父,却因好色调戏女妖,反被七个女妖用丝绳绊得倒栽葱、嘴啃地,又被蜘蛛精收养的七个干儿子变出无数虫怪前叮后咬,幸得悟空相救。孙悟空在盘丝洞打败蜘蛛精后,蜘蛛精便去黄花观投奔师兄蜈蚣精,唐僧师徒途中去黄花观休息。孙悟空在盘丝洞打败蜘蛛精后,八个蜘蛛精便去黄花观投奔她们的师兄——蜈蚣精。唐僧他们行路中也去黄花观休息,当蜈蚣精得知唐僧四人是蜘蛛精的仇人后,便设计毒死唐僧四人。只有孙悟空没上当,孙悟空又难以战胜妖精,幸亏黎山老母指点,悟空请求毗蓝婆菩萨帮助。毗蓝婆菩萨用儿子昴日星官炼成的宝贝。抛向天空,就破了蜈蚣精的妖术。毗蓝用手一指,妖魔现出原身,悟空一把火把妖精住的黄花观烧了个精光。
2.考查名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识记。
结合“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行者道:‘自师父出朝,老孙回视,那国丈是个妖精。少顷,有五城兵马来奏冷风刮去小儿之事’”的内容可知,情节出自《西游记》第七十八,七十九两回,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被妖魔所缠,身染重病。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为此传下圣旨,命百姓选送小儿,装入鹅笼,听候使用。为了搭救孩童,孙悟空深入王宫,识破“国丈”和国王宠爱的“美后”是南极仙翁所骑白鹿和一只白面狐精变化,于是施展神威,降伏白鹿,打死狐精。二妖现了原形,国王羞惭难当,低头认错。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孩的性命得救了,全城百姓感恩戴德。据此可知,“祸事”是指比丘国国王要挖唐僧心肝做药引;原因是:国王听信国师白鹿精的谗言,以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治病,孙悟空吹了一阵黑风把孩子们解救了,国师又建议用唐僧心肝代替小儿的心肝作为药引。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的内容可知,本句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僧在听到祸事后紧张害怕的样子,突出了他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4.(2022秋·江苏苏州·七年级统考期中)看完《西游记》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同学们对“黑松林遇黄袍怪”的故事津津乐道,有同学认为故事中充分体现了猪八戒的“义”和孙悟空的“智”,也有同学认为,“义” “智”在猪八戒和孙悟空的身上同时都有体现。你更认同哪个同学的看法呢?结合本回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孙悟空①“义”:虽然被“好坏不辨”的师父赶走,但最终还是回来解救唐僧一行人。虽然其中有猪八戒“激将法”的作用,但从悟空返回前怕师傅嫌弃而特意“下海净身”等细节,可见孙悟空的真心与义气。②“智”:孙悟空在解救唐僧时变作公主,假意身体不适骗取妖怪内丹舍利后,才现出本相打得妖怪无影无踪。
【示例二】猪八戒①“义”:虽然在沙僧被抓、白龙马受伤、师傅被变作猛虎后,猪八戒扬言要散伙,但最终仍在白龙马的劝说下,尽心尽力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并一同解救师父。②“智”:抓住孙悟空喜欢“戴高帽”、有仁义的特点,运用激将法,成功将悟空请回。
(学生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能根据相关情节之一,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考查分析名著体会人物的“义”和“智”体现。
孙悟空“义”的体现:根据《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句子“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可知,孙悟空虽然被师傅赶回花果山,但是当师傅有难的时候,不但不说师傅的坏话,还帮师傅说好话,说师傅让孙悟空回花果山玩耍,还是要去救师傅,体现了孙悟空的“义”。根据原文句子“‘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可知,孙悟空对师傅的真心。
“智”的体现:根据《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句子“那猴王把公主藏了,他却摇身一变,就变做公主一般模样,回转洞中,专候那怪”,“行者见他来时,设法哄他,把眼挤了一挤,扑簌簌泪如雨落,儿天儿地的,跌脚捶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可知,孙悟空哄骗黄袍怪,骗取黄袍怪的信任而取胜,体现了孙悟空的智慧。
猪八戒“义”的体现:师傅被黄袍怪捉走了,猪八戒去花果山求大师兄孙悟空救师傅,即使被小猴子们捉了去,恐怕要受孙悟空的打,也坚持请大师兄出山救师傅,体现了猪八戒的义气。
“智”的体现:以理服人,借白龙马的话赞美悟空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以情动人,用师徒之情去感化悟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妙用激将法,用妖怪对悟空的藐视来激怒悟空。
5.(2022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1)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下定心猿”。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对孙悟空的 描写,突出他 的性格特征。
【答案】(1)五行山
(2)语言描写 武艺高强、具有反抗精神(不畏强权)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选文写的是佛祖与悟空打赌,结果是孙悟空输了,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八卦炉”是地点,据此可填写“五行山”。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具体内容:孙悟空被二郎神捉住后,天兵神将使尽方法杀他都无可奈何,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炼化,孙悟空躲入炼丹炉的巽宫内,只有风,没有火,变成了火眼金睛。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踢倒丹炉。玉帝派人请人如来佛祖,佛祖和悟空打赌,一路筋斗云,翻不出佛祖掌心,佛祖将五指化作大山,压住孙悟空。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选文“‘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是对悟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反抗精神。
结合“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是对悟空的语言描写,可看出孙悟空本领超群的特点。
6.(2022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两段《西游记》选文,回答问题。
【甲】
①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②……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③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④……
⑤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乙】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鲁迅先生称此书为“ 小说”。
(2)阅读选段(乙),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录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大圣, 定心猿。
(3)做批注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的类型有“评价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或者“补充式批注”。请按要求做批注。
①赏析式批注:“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联想式批注:“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能发人自省,由此我们能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有关诚信的一个句子,请写出来。
【答案】(1)神魔
(2)五行山下
(3)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石猴入洞的情景,表现了石猴勇敢、机智、灵巧的特点。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他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据此可知,鲁迅先生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
(2)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解答时,要结合名著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概括。“八卦炉中逃大圣”指的是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跳出来,继续大闹天宫这一情节。
通过乙文中“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可知悟空最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八卦炉”对“五行山”都是名词;“中”对“下”都是方位名词;据此可概括为“五行山下”。
(3)考查批注阅读的能力。
解答时,要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分析。①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通过句子中“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内容可知,需要赏析的句子是对石猴的描写,可归为人物描写。句中“蹲”“纵”“跳”都是动词,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猴轻快、敏捷地跳入水帘洞的情景,展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②考查默写题,《<论语>十二章》中有关诚信的一个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022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
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王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7.以上选段出自名著《 》,作者是 (朝代)的 。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
9.从上面的节选部分可以概括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7. 西游记 明 吴承恩
8.孙悟空在龙王的劝说下决定回到师父身边。(或:龙王劝说孙悟空回到师父身边。)
9.知错能改,任性。(急躁,直率)
【解析】7.考查名著内容。根据选段中提到的“悟空”“行者”“唐僧”“观音菩萨”“龙王”等人物名称可知,选段出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8.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首段中的“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可知,事件的起因是悟空打死了几个毛贼,唐僧将他逐走,于是悟空来到龙王处吃茶。根据“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可知,故事的经过是龙王给悟空讲“圯桥三进履”的故事,意在劝说悟空回心转意,返回扶保唐僧。根据“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可知,故事的结果是悟空听从了龙王的劝说,回到师父身边。故可概括为:孙悟空在龙王的劝说下决定回到师父身边。(或:龙王劝说孙悟空回到师父身边。)
9.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二段中的“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可知,悟空听从了龙王的劝告,决定回到师父身边,可知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根据第一段中的“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可知,悟空只是因为唐僧说了几句,就撇了唐僧,要回花果山。可见他急躁、直率、任性。
往期回顾
欢迎扫码关注快乐语文天地
读书三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山有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