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演”的心态来工作,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途会一片光明

文摘   2024-09-07 08:59   山西  
行走职场,拼关系、背景那是实力问题,拼能力是本事问题。拼“演技”,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还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演”这个词,似乎贬大于褒,给的人感觉不是真实,可在职场这个环境中,谁又能保证自己一直以真实的面目示人呢?
就像你在同事面前的样子,跟在家人面前的样子不同,谁也不能说那是假,只是多面性而已。
既然总要是“演”的,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心态工作,或许会在职场中收获更多。

用“演”的心态做事,好处多多

1.既然是“演”,就别有心理负担
既然是“演”就按照角色要求去演,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即可。你是指挥者,还是执行者,按照角色出演即可。
不少职场人总是做事越界,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的角色。比如,你抢了领导的台词,那就是你的错。
当然如果角色需要你做“坏人”,也不需要有心理负担,那是角色需要,哪怕并不是你的真实想法。
你按照职场中所处的角色做事准没错,即便有错,那也是职位的错,跟你没关系,岗位需要就是角色需要。比如,监督工作的人,就是要“黑脸”,不是你要得罪人,而是角色需要而已。
2.既然是“演”,就按照剧本做事
演技是个人的事,但做为“演”的其中一员,就要按照剧本来“演”,可以施展你的“演技”,却不能脱离剧本。
剧本需要你“演”成温馨有爱的大家庭,如果你非要“演”成灾难片,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可能被踢出去。
这是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个人要服从集体。别拿着无知当个性,硬是要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样很可能成为团队中不和谐的因素,最终只能被“淘汰”。
当然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岗位职责。后勤保障的岗位,不可能比开拓市场、技术研发的成绩更突出,符合剧本的设定,才更容易行稳致远。

“拼演技”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搞清你的“观众”是谁
既然用“演”的心态来工作,就要明白谁是你的观众,只有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沧浪之水》一书中提到:“一百一万个人看在眼里,不如那一个人看在眼里,一万个人说你好那不管用,你还是坐在那老地方,老地方坐久了心里发凉,双眼发黑,人活就是活那一线光。”
所有的同事都说你好,你能力强,但提拔不起来,依然没有用,可如果领导认为你好,那些负面的声音自然会小很多,只要不是太招人恨,基本都混的不会太差。
更何况大家都说你好,不一定是真的好,而是成年人的社交礼仪,说你喜欢听的话而已,只有当领导认为你好的时候,那才是最有效的。
搞清楚真正能为你带来利益的观众是谁,也就自然而然知道“演”的方向了。就像成年人很少看动画片,小朋友对商战、官场的影视剧没有兴趣一样。
2.“观众”需要你的样子
观众(领导)需要你是什么样子,就“演”出来什么样子,观众才愿意为其买单。
观众(领导)需要踏实干活的人,那就演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样子;观众(领导)需要情绪价值,你深谙迎合之道,就能获得资源倾斜。
哪怕是观众(领导)需要“小人”来制衡其他人,只要你能“演”的出来,符合观众(领导)需要,那么你就会成为“小人得志”的代表。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观众,你喜欢看武侠片,你会为伦理片买单吗?即便有,也不过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作为职场人,本来处在弱势位置,迎合观众(领导)的需要,更容易获得资源倾斜,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3.“观众”期待你的样子
“演”出观众(领导)需要的样子还不够,还要满足观众(领导)的期待。就像剧情一样,有所期待,也有意外的惊喜。
比如,领导需要你把事情做到60分就行,同时也期待你能把事情做到80分,90分,甚至是满分。
事实上,领导对你平时的表现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评估,但也希望万一能做得更好呢?这就像许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实力,却还是会做着发财梦一样的道理。
不断地“演”出领导期待的样子,不断地给领导惊喜,做他想做却不能做的事,说他想说而不能说话的话。
凭借“演技”获得领导更多资源支持,其实许多人都在这样做。那些在领导表现刻意表现自己的人,不都是在做着相同的事情吗?
区别在于是否站在领导的立场上,呈现出观众(领导)期待的样子。

写在最后

行走职场,大家都在“演”只是有些人“演技好”,演绎出大家都喜欢的样子,有些人“演技差”表演的痕迹太重。当然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搞清楚“演”的意义,也没搞清楚到底是“演”给谁看,所以即便是“演”了,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九乙大叔
欢迎关注,专注职场领域,深度思考。
 最新文章